從我出生那天起,全家人就為我的名字發(fā)愁。
那天,爺爺剛好去北京辦事,于是專門找了個“大師”給我求“名”。
當(dāng)爺爺喜滋滋地捧出“大師”給的“宜涵”和“宜萌”兩個備選名字時,心直口快的外公不樂意了:“‘伊涵’配上蔣姓,用我們溧陽本地話說就是‘醬油碗’。這樣的名字肯定被人笑死!”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著,外公看了看第二個名字,說道:“寶寶屬羊,‘萌’字有草吃,又是‘萌萌’的小女孩兒,叫‘蔣宜萌’怎么樣?”爸爸媽媽反復(fù)思量后,覺得“宜”字太男性化,不如改成“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字。
于是,一個叫“蔣伊萌”的“萌萌噠”女孩兒名字就誕生了。
(指導(dǎo)教師:楊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