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
當我們不理解孩子時,孩子往往不會接受我們的“大道理”。一個簡單的角色互換游戲,讓我們彼此體驗到對方的感受,讓家庭氛圍變得輕松愉悅。
女兒4歲多,遇到事情稍有不順心,就會又哭又鬧。
這天,我給女兒帶回一支自動鉛筆,她好奇地把玩起來,一不小心彈出很多鉛筆芯,卻又不知道怎么縮回去,著急地向爸爸求助。但在爸爸的一頓操作下,彈出的鉛筆芯更長了。不出所料,女兒一下子情緒爆發(fā),哭著大喊:“爸爸,你快點幫我把鉛筆芯縮回去!”爸爸一邊研究著自動鉛筆,一邊安慰女兒:“寶貝你別急,我看看是怎么回事?!闭f話間,手上的鉛筆芯又彈出來一截,女兒的情緒更加激烈,邊哭邊跳。
類似的場景時常發(fā)生,我每次都會跟女兒認真講道理,她也很快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可再次遇到問題時,心里的情緒“小怪獸”還是會爆發(fā)。
等到女兒平復心情后,我提議玩一個角色互換的游戲,再現(xiàn)剛才的場景。女兒欣然答應,她和爸爸交換了位置,自己拿起自動鉛筆,彈出鉛筆芯。戲精附體的爸爸接過自動鉛筆,對著女兒大喊:“快把筆芯給我縮回去!”女兒表現(xiàn)出十足的耐心:“別著急,我正在幫你修呢。”爸爸繼續(xù)學著女兒剛才氣急敗壞的樣子,肆意發(fā)泄著內(nèi)心的不滿。女兒像個小大人一樣,裝作淡定又無奈的樣子對爸爸說:“你這樣會讓我很著急的。”然后慢慢地把鉛筆芯縮了回去:“你看,這不是修好了嘛!”女兒的模仿讓我們?nèi)炭〔唤?/p>
我順勢詢問女兒:“你一開始看到自動鉛筆壞了,是不是很著急?”
女兒:“是啊,我以為自動鉛筆壞掉了,就很生氣?!?/p>
我:“爸爸剛才的樣子,你感覺怎么樣?”
女兒:“我本來在好好幫他修的,他一直叫,我心里就變著急了。”
爸爸:“我剛才的心情跟你一樣,看到你抓狂的樣子,都沒法靜下心幫你解決問題了。”
女兒:“爸爸,下次我不那么著急了?!?/p>
比起嚴肅的說教,女兒似乎更容易接受角色互換的方式。后來,我們經(jīng)常用角色互換游戲來體驗彼此的情緒,女兒也很樂于參與。經(jīng)過多次角色互換游戲后,女兒的情緒開始逐漸穩(wěn)定。搭積木的時候,即便積木不斷倒塌,她也沒有像之前那樣大喊大叫,而是耐心地重新開始,還笑著跟我說:“媽媽,剛才積木倒下我也沒著急,再搭一次就好了。”女兒不經(jīng)意間的言語讓我很欣慰,她的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站在成人視角去教育孩子,告訴她正確的行為方式。但是,當我們不理解孩子時,孩子往往不會接受我們的“大道理”。一個簡單的角色互換游戲,讓我們彼此體驗到對方的感受,讓家庭氛圍變得輕松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