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冬天的第一場大雪拉開了嚴冬的序幕,為了應對寒冷和食物匱乏,自然界中的動物大多選擇進入蟄伏或冬眠狀態(tài)。
在入冬前的秋季,棕熊就開始為冬眠儲存能量了,其間,它們每天要花至少15個小時覓食,努力尋找水果、蜂蜜和鮭魚,急于養(yǎng)肥自己,為度過漫長的冬天做準備。
在整個冬眠期間,棕熊不吃不喝,完全靠囤積的脂肪度過寒冬,只會偶爾醒來幾次。春天,蘇醒的棕熊爬出冬眠的洞穴,此時的它無比消瘦,全然沒有了冬季的渾圓體態(tài)。
據(jù)統(tǒng)計,一頭成年棕熊在冬眠期間要消耗掉73千克脂肪。
你一定沒見過油滴滴的土豆和蓮藕,這世界上也沒有肚子里滿是淀粉的動物。脂肪是動物重要的儲能物質,但植物更傾向用淀粉儲存能量。是什么造成了動植物在儲能物質上的不同?
脂肪是最高效的儲能物質,代謝1克脂肪能產生約38千焦的熱量,而1克淀粉只能提供約17千焦的熱量。用脂肪儲能,能讓動物(包括你我)在有限的身體內部空間里儲存盡可能多的能量。
雖然脂肪的儲能效率高,但真到需要能量的時候,脂肪里的能量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太慢。為了確保能量供應順暢,動物會以糖原的形式,將用不完的葡萄糖儲存在肌肉和肝臟中。比起脂肪,糖原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就快多了。
在一般情況下,人體內儲存的糖原足以提供人體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脂肪和糖原,這一慢一快的兩種儲能物質相互配合,保證了動物的正?;顒?。
雖然脂肪的儲能效率高,植物也會為種子提供脂肪(例如松子),但植物更偏好使用淀粉來儲存能量。這是因為,一方面,脂肪不如淀粉穩(wěn)定;另一方面,合成脂肪比合成淀粉需要更長的反應步驟,并消耗更多能量。
植物會將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聚合成顆粒狀的高分子淀粉,其化學穩(wěn)定性比脂肪高得多,更容易保存。
從西谷椰子樹中獲取淀粉的技術被印度尼西亞的阿斯瑪特部落代代相傳
因此,對許多植物來說,淀粉是更好的儲能選擇。例如,許多植物每兩年才開一次花,貝葉棕甚至約40年才開花(且一生只開一次花),開花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這類“慢性子”植物每年都會在體內儲存一些淀粉,然后在開花時一次性使用。比脂肪更耐儲存的淀粉在此時就發(fā)揮了作用,如果植物選擇脂肪來儲能,說不定脂肪早就氧化完了。
植物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中都存儲有少量淀粉,但這些部位并不是真正的“糧倉”。植物幾乎都選擇用根或地下莖來儲存淀粉。甜菜、胡蘿卜等植物的粗大肥厚的根部,以及土豆、山藥的塊莖都富含淀粉;仙人球將水儲存在地上的多肉莖中,而將淀粉儲存在地下的膨大根部中……植物將它們的食物儲備在地下,讓饑餓的動物難以發(fā)現(xiàn)。土壤提供了比空氣更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土壤的溫度變化比空氣小得多,同時還能提供合適的濕度,這些條件都有利于淀粉長期保存。
動植物會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能量儲存物質。動物需要活動,因此需要高效輕便的儲能物質;而植物則偏好穩(wěn)定性。
不只是動植物需要考慮適合自身的儲能方案,連我們人類在新能源發(fā)展過程中,也會考慮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淀粉或生物質柴油來儲存多余能量。看來,儲能物質怎么選,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