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的研究涵蓋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哲學、經(jīng)濟和藝術,還在金本位制度、歷法改革、神學研究等方面有所涉獵。牛頓之所以了不起,關鍵并不在于解決了一些具體的疑難問題,他無與倫比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構建學科體系方面。
在牛頓之前,數(shù)學是初等數(shù)學,在他之后是高等數(shù)學;在牛頓之前,那些最基本的物理學概念,都沒有清晰的定義,而牛頓定義了經(jīng)典物理學中的最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力學三定律,進而搭建起整個了物理學的大廈;在光學方面,牛頓提出了完整的粒子說,建立起完整的光學體系……是的,諸多科學領域都以牛頓為分界點,才開啟了新的紀元。詩人亞歷山大·波普曾為牛頓寫下這樣的墓志銘:自然與自然的定律,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于是,一切變?yōu)楣饷鳌?/p>
好奇、探索、求真,這就是牛頓的一生。牛頓自己曾說:“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如何看我,但對我自己而言,我僅僅是一個在海邊嬉戲的頑童,為時而發(fā)現(xiàn)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愛的貝殼而歡喜,而我面前偉大的真理的海洋依然未經(jīng)探索。”
在牛頓眼里,真正的科學,并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播與運用。和藝術一樣,科學研究也需要有赤子之心,要有對習以為常的事物感到吃驚的能力,而不是沉迷于解決問題,卻喪失了提出問題的好奇心。
如此博學的牛頓,在大自然面前,仍然只是個孩子——科學的目的當然是求真,但人們卻經(jīng)常忘記,科學研究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就像我們初次仰望星空那樣,內心充滿神秘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