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詩蕾
兩個月前,我在采寫另一個選題時讀了《觀看之道》,這本書花了一個章節(jié)來闡釋女性在社會結構、文化及商業(yè)的共塑中成為一種被觀看的“景觀”,盡管從油畫時代到上世紀下半葉的平面廣告時代,傳播介質已經發(fā)生了質的迭代,但作者約翰·伯格認為,“觀看女性的基本模式與女性形象的基本用途,仍無變更”。
在他看來,社會描繪女性和描繪男性的方式之所以大相徑庭,“并非因為男女氣質有別,而是‘理想的觀賞者通常是男人,而女人的形象則是用來討好男人的”。
近日出版的《服美役:美是如何奴役和消費女性的》一書也引用了《觀看之道》的許多內容。書中寫道,“女性的工資低于男性,花銷卻更大,這樣一來,她們幾乎將賺來的錢都扔回了市場。她們更少投資,財務獨立程度更低,在如何管理財富方面受到的教育也更少。然而,幾乎所有的廣告都是針對女性的,無論是尿布、家具還是食品。假如沒有了女性力量,許多領域都會崩潰。但總的來說,是整個新自由主義體系將會崩潰。正因為如此,許多女性學者仍試圖強調這套體系具有階級壓迫而不是性別歧視的特點?!?/p>
值得注意的是,《觀看之道》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服美役》聚焦21世紀之前的社會現象,而我們如今身處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數字時代”,前人講述過的“女性標準之美”的束縛,通過技術得到了空前的強化。
對美的無限追求成為了可能,在醫(yī)療科技的發(fā)展中,人們可以通過護膚、化妝、醫(yī)美、整形等手段不斷精進外貌;而美的呈現效果可以被無限放大,在傳播科技的迭代中,人們可以隨時自拍,并在傳播中通過修圖等方式即時修改。
美的誘勸變得難以察覺,無孔不入的商業(yè)營銷總能踩在大眾情緒上,從帶侮辱性質的威嚇式營銷,到迎合男性審美的“斬男妝”,再到這幾年講究主體性的女性力量,甚至在“內卷”“躺平”年代里挖掘出了“情緒價值”的營銷點,再借助平臺的傳播,令人難以拒絕。
美的標準也被不斷拉高,“你可以繼續(xù)精進,你還可以做到更好”,到處都是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方法。這種看似積極的鼓勵背后卻是外界的壓迫和自我苛責,這幾年社交網絡上熱議的“容貌焦慮”可以為此注腳:“你明明可以更好,可你為什么沒有做到?”
“服美役”一詞就誕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一些女性意識到了來自“美的標準”的束縛,拒絕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來扮演“美的景觀”。在這次采訪中,每個人付出努力變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在銷售行業(yè)里更有競爭資本,有的是為了獲得自信,有的是為了吸引異性目光……也有人是一種“無意識行為”——社會標準早已內化于人,這也是稿件中所呈現的為什么追逐美這么順利和方便?
實際上,我們很難真正清楚一個人做出選擇的真實原因。個人選擇不應該受到苛責或審判,這更像是社會、經濟、文化的最終結果。我希望借助這次選題采訪來調研和呈現,在當下,美的標準答案是如何借助商業(yè)、傳播等渠道生效的。
《服美役》作者毛拉·甘奇塔諾在采訪中告訴我,盡管目前男性受到的外貌壓力不能與女性相提并論,但美容和娛樂業(yè)正在惡化男性青少年的心理狀況?!昂喲灾?,女性的狀況沒有改善,而男性的狀況正在惡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經濟制度是一套復雜的系統(tǒng),而探討美的神話就是一次質疑它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