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飛
美文引路
附庸風雅總比炫俗好
◎王清銘
大文豪蘇軾在《和董傳留別》寫道:“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比羲F(xiàn)在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曬讀書,估計有些人鄙視的目光只會落在他的粗繒大布上,對他那種因腹笥豐贍而顯露的軒昂氣宇選擇性失明。蘇軾活到現(xiàn)在,大概也不敢曬讀書了,因為近來有一種說法,曬讀書就是“裝”。
對上述說法,我自然一笑了之。還好他們嘲笑的不是讀書,而是曬讀書,這情有可原。
如果嘲笑讀書,那可能意味著“讀書無用論”正借尸還魂,若長此以往,反智思潮可能泛濫成災,這就堪憂了。“我讀書少,你別騙我”可以用來調侃,若讀書少都可以拿來炫耀,那文化真的就荒蕪化了。曬讀書,最差的評價是附庸風雅,附庸風雅當然不好,但最少說明讀書和文化在這些人的心目中還是衡量人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標志。如果一個時代連附庸風雅的人都少了,其價值觀可能扭曲了。
曬讀書成為貶義詞,事出有因。朋友圈里心靈雞湯盛行,弄壞人們的胃口;微博大V們大秀讀書,以讀書的名義營銷自己和商品,搔首弄姿,引人作嘔;網絡曬讀書“秘籍”盛行,我就好幾次看過類似《如何在朋友圈高逼格地曬書》這類提供“裝”的利器的帖子……
朋友圈里曾多次轉載一篇文章《這個社會在極嚴厲懲罰不讀書的人》,想必那些嘲笑別人曬讀書是“裝”的人多數(shù)也曾轉載過吧。他們嘲笑曬讀書,很多不是認為讀書不好,而是反感裝讀書的形式主義風氣,恨之切用力過度,誤傷了那些真讀書的人。當然,讀了書,要不要曬,這是另一個話題。人們把曬讀書當成“裝”,從積極的一面說,是期待有人真正靜下心來,而不是擺拍裝文藝范兒。
錢鍾書、楊絳等大師的很多照片就是在書房里拍的,沒人會說他們“裝”,原因是他們把身后的書籍化為了滿腹的經綸?,F(xiàn)在很多人都太浮躁,把書當作敲門磚,還有人用來裝潢門面。真正愛書讀書的人,大概是不會去“裝”的。讀書不是走馬看花,更不是借花炫耀,而應是含英咀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那些潛心于書的人,曬一曬讀書也無妨,有人說你“裝”,你就“裝”得徹底些,把書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和獨特氣質。對那些譏笑你“裝”的人,你大可反唇相譏:“你也來裝啊,裝出自己的學問?!?/p>
附庸風雅總比炫俗好,但最好的是把自己變得風雅起來。以前有一句話曾刷爆朋友圈:“你現(xiàn)在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蔽以敢赃@句話與愛書者共勉。
(選自《半島都市報》2017年5月22日,有刪改)
◆技法提煉
這篇文章議論之先破后立主要表現(xiàn)在:
1.反駁論點。反駁論點往往通過提出新的事實論據來證明對方論點的錯誤。具體來說,先總括出對方錯誤的論點,然后擺出事實證明其謬誤,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本文中,先舉反例,若蘇軾“現(xiàn)在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曬讀書,估計有些人鄙視的目光只會落在他的粗繒大布上,對他那種因腹笥豐贍而顯露的軒昂氣宇選擇性失明”,隨后亮出自己的觀點——附庸風雅總比炫俗好。反駁論點還可運用歸謬法,即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后將這種說法加以引申,得出一個十分荒謬的結論來。
2.反駁論據。論點、論據是議論文最基本的構成要素,論點是論據的集中和升華,論據是論點的基礎和支撐。駁倒論據,猶如釜底抽薪,對方論點就會頹然倒塌。論據通常有兩種: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反駁論據也就常從這兩方面入手,揭露其事實虛假或理論荒謬。本文主體部分通過舉例論證來駁斥“曬讀書”的危害,批判陳舊的觀點,進而論證文章“附庸風雅總比炫俗好”觀點的合理性。
3.反駁論證。論據與論點之間必須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如此才能成為論點的有力支撐。指出對方論點、論據之間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也能達到反駁的目的。論證的錯誤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有時是演繹過程中大小前提與結論不合邏輯,有時是一篇文章內的觀點自相矛盾,有時是論點與論據之間推理不妥當……總之,只要發(fā)現(xiàn)對方在論證上有邏輯錯誤,就可從這一角度入手展開反駁。本文以嘲笑讀書的危害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注重讀書的好處。
學子佳作
好奇心
◎雷 諾
好奇心,通常被認為是一顆希望探索未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將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來,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這樣的一顆“心”。
“好奇心”在魯迅的文章中最為常見:驅使國民爭先恐后看“砍頭節(jié)目”的是好奇心,驅使鄉(xiāng)鄰聽祥林嫂哭訴的是好奇心,驅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這些只能稱作“好奇”罷了,“心”卻是失去的。這樣的“好奇”,建立在對他人痛苦的窺探上,建立在“鐵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奇心”,那么沒有也罷。
如果放眼世界呢?這樣的“好奇而無心”比比皆是。火刑柱上的貞德滿足了中世紀人們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滿足了蕓蕓眾生的好奇心。這樣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語言,在這樣的語言之中寫的盡是愚昧、平庸、衰亡與了無生機。
試問:真正的好奇心又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觀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笔澜缟喜⒉蝗鄙倜溃皇侨鄙侔l(fā)現(xiàn)美的眼睛。用心觀察,即便是最尋常的事物也會化為“神奇”。在遠古時代,先人們仰望星空,探尋斗轉星移的奧秘,品味云卷云舒的風采;到現(xiàn)在,我們通過望遠鏡與另一個星球招手,通過顯微鏡感知微觀宇宙??梢哉f,沒有觀察與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的工具,好奇心也會閉上心房上的窗,落滿灰塵。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是供我們觀察的無限舞臺,那么“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則是激發(fā)與約束我們將觀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門。如帕斯卡爾所言:“思維成就人的偉大,我們的一切尊嚴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過是強大自然下的葦草?!比绻麤]有這種“靈魂在場”之下的思考,那么無論多少個蘋果掉下來,恐怕也得不出“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無論人類是多么費盡心思地觀察與學習,也難有一絲一毫的創(chuàng)造與進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獵奇,它的存在不是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態(tài)去“發(fā)掘”別人的痛苦,去踐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觀察的雙眼來定位,需要思考的頭腦來彰顯其價值。有了這樣的好奇心,困難得以排解,社會得以進步,人類得以更好地生存并維護自己的尊嚴。
《哈姆雷特》中有言:“即便我身陷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無限宇宙之王。”也許,正因為有了真正的“好奇心”,我們才能以更有力的聲音爆發(fā)出這樣的吶喊。更何況,我們的世界遠比果殼廣闊得多。
【湖北咸寧市鄂南高級中學】
◆點評
本文采用了先破后立式的論證手法,開篇就批判了對好奇心狹隘的理解,進而提出觀點,闡述真正的好奇心應該具備怎樣的特點。作文通過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興趣。作文主體部分先批判魯迅文章中的狹隘好奇心和中世紀西方落后的好奇心,然后運用類比論證的方法,提出真正的好奇心是什么。作文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語言凝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