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又被稱為“背簍專線”。每天首班車時,在石船、保稅港兩個站,都有一群老人背著背簍、挑著扁擔,搭乘地鐵去市區(qū)賣菜?!氨澈t專線”成為這座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我們的印象中,乘坐地鐵的乘客,多是手提公文包、背著雙肩包或單肩包、步履匆匆的上班族,背簍、菜筐、扁擔與地鐵場景有些“違和”。而且,在高峰期,這些體積較大的物件會占據(jù)很大空間,對其他乘客造成“積壓”。也因此,有人建議在高峰期禁止攜帶菜筐。
但我們也要看到,地鐵公共交通工具的底色,決定了它應最大化接納和服務所有人,不能輕易拒絕某一群體。地鐵接納公文包、雙肩包,也應當在安全運營的前提下接納背簍扁擔;地鐵歡迎奔波忙碌的中青年上班族,也應歡迎賣菜養(yǎng)家的老年菜農(nóng)。大家都是美好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城市的建設者,理應在日常出行等基本權利和公共服務保障上,享受一視同仁的待遇。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對那些與我們不同身份、職業(yè)、處境的人們,更多些理解、包容,甚至忍耐。理解他們的不易,就是理解我們自己;看到他們的辛苦,就是承認勞動的價值、勞動者的偉大。另一方面,公共服務單位也要推出更細致的人性化管理,為菜農(nóng)們做好服務保障,這樣也能消解掉背簍扁擔給其他乘客的部分不適感。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4年4月12日)
◆素材解讀
1.一視同仁,平等相待。背背簍、擔扁擔的菜農(nóng)同樣是美好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城市的建設者,理應在日常出行等基本權利和公共服務保障上,享受一視同仁的待遇。
2.一張有溫度的城市名片。城市發(fā)展既要有規(guī)范成熟的管理規(guī)則,也要有人文底色的溫情體恤;既要追求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進步,也要呵護人間煙火氣;既要看到匆匆向前的群體,也要不忘等一等那些“慢慢走”的人。
◆適用話題
平等相待 尊重勞動者 城市服務 人文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