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會
圖為黃崖關長城。
在遺存明長城的11個省市區(qū),天津市境內的長城是最短的。1984年7月5日至9日,我和同伴在薊縣(今薊州區(qū))徒步長城。這是天津市境內唯一有長城的區(qū)縣。
明長城在薊州區(qū)北部山區(qū),位于燕山山脈靠近華北平原一側。自古以來,薊州區(qū)北部的燕山山脈便是燕山以北牧區(qū)進入華北平原的重要屏障。薊州區(qū)是各朝代抵御北部游牧民族進入中原的邊陲重鎮(zhèn),著名的黃崖關至今仍然是天津寶坻、薊州,經興隆縣通往承德市的必經路線。今天的黃崖關已經是非常著名的長城旅游景區(qū),我們走長城的時候,這里還只是一個叫黃崖關的村莊。
長城東從河北省遵化市鉆天峰入境,西出北京市平谷區(qū)將軍關。長城橫跨薊州區(qū)下營鎮(zhèn)的赤霞峪、古強峪、船艙峪、青山嶺、黃崖關等11個自然村,全長40.28千米。天津市現(xiàn)存明代長城,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長城遺址遺存有7大段176小段,有空心敵臺85座,大部分位于山頂或山谷旁居高臨下的山梁上。
除長城墻體遺存之外,烽火臺、關城和寨堡等附屬設施共有14座。其中,烽火臺共4座,全部位于長城主線外側;關城1座,也就是黃崖關關城。這座關城平面為刀把形,位于泃河河谷平地,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寨堡9座,均位于峽谷南側相對平坦的山地上,因地制宜,墻體材質均為石質,形狀一般不規(guī)整。
天津的長城是明薊鎮(zhèn)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防御體系完整,各類長城建筑非常豐富,具有“小而全”的特點。天津市的長城沿線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主要活動地區(qū),為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津圍公路在黃崖關關城東側通過,是天津明長城內外最重要的南北通道。
原本以為進了天津市的農村,老百姓的生活要比河北秦皇島、唐山的農村好很多。其實,真的到基層農村,當時的生活情況也差不太多,下面是我在天津境內的三天日記。
下雨,住青山嶺村未走。青山嶺大口子、小口子均已毀,長城南有青山嶺堡。據《四鎮(zhèn)三關志》載,“成化二年(1466年),建正關”。為黃崖關所轄,曾設兵駐守。
青山嶺村為下營鄉(xiāng)所轄,我在王書記家看到了鄉(xiāng)政府關于雨季造林的安排,“意見”很好,要求全鄉(xiāng)完成造林任務4000畝,其中直播油松1900畝、松柏植苗造林1000畝、秋季種橡樹300畝、秋栽刺槐500畝和秋栽松柏300畝。“意見”對荒山造林的意義、時間都做了安排,定于6月27日開始做兩天準備,于6月29日開展荒山造林,突擊植樹15天,未完成的要繼續(xù)完成,7月3日必須完成直播油松和雨季松柏栽植任務。
我看后很受感動,如果長城沿線的山村都能這么做,山區(qū)植被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問王支書,青山嶺村有沒有任務?答:有。又問植樹了沒有?答:沒有。又問理由,答:因為地上原來的樹如何分沒解決。再問完不成任務咋辦?答:那還咋辦?
早晨由小口子爬西坡墩臺奔單扇樓。接近單扇樓時起了大霧,寸步難行。約站了一個小時,霧漸稀,可辨2米外。改道由龍?zhí)稖厦律街淋嚨烙?,書記許凱又找人送我們到北井峪。北井峪共8戶人家,散居在溝里,無電,靠種山楂和養(yǎng)羊為生。山坡上有零星的地,種玉米和谷子。
北井峪老城口,據當?shù)乩相l(xiāng)說舊有關門樓,已被拆毀,現(xiàn)只存條石基座。北井峪生產隊隊長不在家,其弟引我們到其岳父家。老人姓戴名生,64歲。全家人正在吃玉米面餑餑。大嬸張羅給我們做飯,我說,吃餑餑就行,老人趕忙把餑餑藏到身后。給我們烙的白面餅,炒的西葫蘆片。
戴大爺講了不少抗日的事。頭兩年他去某部隊,看見有人吃大餅時掉地上一塊,還撿起來從窗戶扔了出去。戴大爺十分不滿地說:“掉到挺干凈的水泥地上了,你撿起來吃了怕啥呢?”那人說“臟了”。戴大爺說:“現(xiàn)在就是趕上好時候了,慣的,打鬼子那空,我們到軍分區(qū)去,首長見了我們高興地吩咐,今天給弄點好吃的,找點菜來。等到吃飯時,原來是稀里光湯的玉米面粥,這就算好的了,菜是一人一瓣蒜。”
戴大爺繼續(xù)說:日本兵在搞無人區(qū),讓敵占區(qū)的老百姓過來拆我們的房,割我們的莊稼。莊稼眼看要灌漿了,一連來了三次,一棵也沒剩。咱們隊伍和縣政府一點糧食也沒有哇,一次縣長把我找去了,問我:“戴生啊,你看咋辦?”我橫他一眼說:“我沒辦法,老婆也不會生糧食。就是會生,我也沒老婆?!笨h長說:“你有法兒,明日是集。”我一聽,這是讓我去搶啊。
戴大爺接著講:第二天帶著人就去了,趕集賣糧的在這兒過,全讓我給扣住了。我怕大白天有人回去給討伐隊送信,就說你們別害怕,今天封鎖,糧食一顆也少不了你們的。個人認好個人的口袋,會寫的在口袋上寫上字,別抓亂了。里面有我兩個親大爺,只是跟大幫人來也沒法兒。我把人帶進溝里,戰(zhàn)士們把120擔糧食全運走了。天黑了,我說,你們回家吧,糧食沒收了。有人當時就哭了,給我跪下。我親大爺?shù)芍艺f:“你真中!”這事挺缺德的,都是莊稼人,背點糧食,孩子老婆都等著換棉衣呢??稍蹅冘婈犨€要打鬼子,也不能餓死啊。
天很晚,大爺21歲的兒子趕上營集回來。我問他:“住這兒不憋悶得慌?”他說:“悶啥呢?”又問他:“天黑了都干些啥?”“睡覺?!痹賳枺骸疤炝聊??”“干活去?!本瓦@么簡單,周而復始。
戴大爺會看手相和五官,他對我說:“你兩眉骨間有只眼,這是福相。哪只眼往那邊偏都壞了,要傷妻傷子。”他說一次趕集看見一個老頭,便對人家說:“兄弟,你少說也傷了4個老伴了?!蹦侨嘶卮穑骸皼]有,我娶了三回,四年死仨,就沒說第四個,說不起了?!贝鬆斀o我號脈,說我胃火大,吩咐老伴去做山楂湯。給德玉號脈,說他肝火大,讓老伴把藥找來。德玉忙問“啥藥”?大爺說“去痛片”。山里人有病,不管啥病都是吃去痛片。
今天去黃崖關。長城由北井峪向西北經簡洼高尖、葫蘆晃大樓,至黃崖關東的圓形墩臺。此段城墻靠近圓形墩臺為磚砌,磚多被拆走;其余絕大部分為石砌墻,大體保存較好,個別部位有坍塌。這座圓形墩臺為石筑,存高5米,臺頂直徑7.5米,底徑10米,垛口墻存高1.5米。
圓墩臺至黃崖關,始為石墻,中間有一段磚墻,后又是石墻。石墻較好,磚墻人為破壞嚴重。由圓墩臺向西過3座空心敵樓,長城向西北有一分支,為黃崖關北重墻。關北1000米處,從泃河床拔地而起的龍婿山坡上,有一磚砌圓形敵樓,當?shù)胤Q此樓為“鳳凰樓”,樓直徑約15米,存樓基高約5米。黃崖關城已經毀無,只是在村頭有一座高大的黃土夯筑遺址尚存。
黃崖關孟慶順書記的老宅門前,有一長碑,我們做了拓片,此碑為黃崖關的石匾。在臨下山時,路過一片杏樹林,大片香白杏已熟。我們吃著杏,看杏的人拿著望遠鏡玩。我問他:“這片杏是分的,還是包的?”他說:“50塊錢包的,包三年。”我問:“去年收多少少錢?”答:“一千多塊吧?!蔽矣謫枺骸盀樯妒找磺K的樹,50塊就包給你了呢?”答:“在隊里時,這片地一分也不收,抓鬮讓我抓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