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和徐悲鴻是畫壇的兩大巨匠,他們的畫都極具收藏價值,兩個人的關(guān)系也非常好。友情故事也讓人津津樂道。
千里馬遇上伯樂
齊白石幼年時就非常喜歡畫畫。年近六十時,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北漂,擺地攤賣畫。
1928年,留學(xué)歸來的徐悲鴻被國立北平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聘為院長,并力排眾議邀請齊白石來學(xué)校教授學(xué)生畫畫。徐悲鴻對齊白石一見如故,兩個人在交談的過程中對于繪畫方面的某些觀點和看法不謀而合,有共同語言、惺惺相惜的兩人每次都是相談甚歡。齊白石的課得到了同學(xué)們的熱烈歡迎和好評,為此,他認為徐悲鴻就是他的伯樂,對他有知遇之恩,自此,視其為知己。
不遺余力推廣畫作
徐悲鴻在教學(xué)過程中大膽改革,觸動了很多保守畫家的利益,再加上他力排眾議邀請齊白石之事,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擠和惡意嘲諷,徐悲鴻一氣之下辭職了,之后離開了北平。離開北平的他并沒有忘記齊白石,他利用各種機會幫齊白石宣傳他的畫作。
徐悲鴻在齊白石不知情的情況下說服書局的負責(zé)人出版了齊白石的第一部畫集,并且在畫集的序中高度評價了齊白石的畫。
1933年時,徐悲鴻帶著一些中國畫家的畫作來到了歐洲,進行巡回展出,其中就有很多齊白石的作品。這次巡展極為成功,通過這次巡回展出,大大提高了齊白石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他的畫在國際上得到了認可。
托孤之誼
齊白石和徐悲鴻兩個人初次見面時,一個是30多歲風(fēng)華正茂的青年,一個是60多歲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兩個人雖然在年齡上相差32歲,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友誼。
抗戰(zhàn)結(jié)束之后,徐悲鴻重新回到了北平,成為了北平藝術(shù)??茖W(xué)校的校長。徐悲鴻再一次邀請齊白石出山,齊白石成了學(xué)校的名譽教授。這時兩個人都住在北平,來往越來越頻繁,友情越來越深厚,兩人最常做的事就是在一起畫畫。他們畫畫時的互動也非常有趣,其中一人畫畫時,對方就會在畫上補上幾筆,或添上一塊石頭,或加上一束花草,讓畫作更加生動有趣。生活中,齊白石對徐悲鴻非常倚重,家中的大事小情經(jīng)常征求他的意見,遇到為難之事時第一時間便是尋求他的幫助。
齊白石于78歲高齡之時添一幼子,考慮到自己年紀(jì)老邁,恐怕不能等到孩子長大成人的那一天,于是領(lǐng)著幼子來到了徐悲鴻的住處,希望好友在自己走后對兒子看顧一二。
雖然齊白石比徐悲鴻年長許多,但是徐悲鴻卻走在了他的前面。得知徐悲鴻死訊后齊白石悲痛萬分,自此之后,失去了人生知己的老人越來越沉默寡言。徐悲鴻和齊白石這兩個書畫巨匠之間的忘年交成為了藝術(shù)史上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據(jù)正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