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的“蜜月之旅”
孫嘉懌出生在寧波的一個軍人家庭。爺爺是新四軍老兵,父親曾在海軍服役。外公是偵察兵,犧牲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
小時候,孫嘉懌經(jīng)常隨母親去看《奇襲白虎團》《英雄兒女》等影片??吹诫娪袄锏闹驹杠姂?zhàn)士,她覺得個個都像照片上的外公。想起外公,孫嘉懌就能想起那首歌:“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2008年,23歲的孫嘉懌參加了關(guān)愛新四軍抗戰(zhàn)老兵志愿者團隊。在結(jié)對幫扶中,她經(jīng)常幫新四軍老兵在網(wǎng)上查找戰(zhàn)友安葬地等信息。她發(fā)現(xiàn),很多烈士的信息里都沒提到具體安葬地,導(dǎo)致很多烈屬找不到烈士安葬地,無法前去祭奠。孫嘉懌開始到寧波市和周邊縣(市、區(qū))的烈士陵園祭奠烈士,尋找線索。后來,祭奠和尋找范圍擴大到浙江省、全國各地。
2012年4月,孫嘉懌結(jié)婚了。她和丈夫商量:“我們沿著邊境線去看看烈士陵園吧?沒有解放軍,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兩人開始了別具一格的蜜月之旅。利用婚假,他們到云南省十多座烈士陵園尋找線索。她發(fā)現(xiàn),許多烈士犧牲時只有20多歲,和自己年齡相仿。有的為了引開敵人,身體被炸成兩截;有的在身上綁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這次云南之行,孫嘉懌對烈士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厚。她開始將陵園的照片和自己祭奠烈士的感受發(fā)到微博上,引起很多人的關(guān)注。
為幫更多烈士找到親人,孫嘉懌買了許多革命戰(zhàn)爭、黨史、英烈故事等書籍,研究相關(guān)史料。她把收集到的資料制作成烈士信息表,近兩萬名烈士信息中有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部隊番號、犧牲時間、犧牲地點以及參加革命時間。
每一次尋找,都是在告慰先烈
孫嘉懌為烈士尋親的消息在網(wǎng)上傳開后,向她尋求幫助的人越來越多。由于工作量太大,孫嘉懌在微博上發(fā)起“我為烈士來尋親”活動,招募志愿者一起整理資料。在孫嘉懌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為烈士來尋親”志愿服務(wù)隊。
孫嘉懌最難忘的是2018年的朝鮮尋親之行。那天下著小雨,開往朝鮮的火車慢慢行駛著,雨滴敲打著車窗,似乎在傾訴不盡的哀思。還未到站,同行的60多位烈士家屬已是淚流滿面。五六天的行程,他們走了3座烈士陵園。烈屬們拿著殘破的烈士證,撫摸著英烈碑上親人的名字泣不成聲。
70多歲的陳傳文始終沒有找到父親陳士成烈士的墓碑。“老爸,我來看您了,您到底在哪兒???”白發(fā)蒼蒼的他不停地走來走去,用手中的拐杖敲擊著地面,一聲又一聲焦急的呼喚回響在陵園中,讓同行的人潸然淚下。
回國后,孫嘉懌委托朋友繼續(xù)幫陳傳文老人尋找父親的安葬地。在志愿者從朝鮮拍來的陵園照片中,孫嘉懌發(fā)現(xiàn)一位烈士叫“陳世成”。經(jīng)過與多方專家共同研判,確定此名為“陳士成”的誤寫。孫嘉懌將陳士成烈士所在陵園照片專程送到陳傳文家。陳傳文老人接過珍貴的資料,感動得熱淚盈眶:“終于找到父親的安葬地,了卻全家人的一樁心事了?!?/p>
“每一次尋找,都是在告慰先烈。”孫嘉懌說,他們要做烈士回家路上的“提燈人”,點亮烈士家中的“團圓燈”。
英烈的名字和事跡必須被銘記
為烈士尋親和為烈屬服務(wù),孫嘉懌異常忙碌,開支陡增。前些年,她自費去全國各地祭奠烈士,自費帶烈屬去朝鮮尋親,花去不少積蓄。自從她開始自費替烈士修復(fù)照片,又花了不少錢。這些錢,都是孫嘉懌省吃儉用節(jié)約出來的。平時,她穿的都是價格便宜的衣服,外出住的都是最便宜的旅館。
孫嘉懌的微博有近20萬粉絲。除了她帶領(lǐng)的志愿團隊外,還有成千上萬的網(wǎng)友參與到“我為烈士來尋親”活動中。
多年來,孫嘉懌團隊成員的足跡已遍布712座革命烈士陵園。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 林兵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