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鳴
中國古代灌溉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據史書記載,大禹和伯益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利用河渠、井水灌溉農田和園圃。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鐵制生產工具的大量應用,灌溉工程開始得到迅速發(fā)展,如鄭國渠、都江堰等。
史前文明時期的水利工程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了灌溉技術的探索和實踐。最早的灌溉工程可以追溯到黃河、長江流域的古代文明,如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
長江下游的浙江良渚文化遺址發(fā)現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距今約有5000年歷史。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遺址之一,其灌溉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據考古學家研究,河姆渡遺址發(fā)掘出的灌溉設施,如水道、水渠等,這些古老的灌溉系統為當時的農業(yè)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為后來的農業(yè)文明奠定了基礎。
夏商周時期的水利工程
夏商周三代是中國古代水利初步發(fā)展的時期。相傳夏朝建立以后,開始有了農田規(guī)劃,大禹治水后,劃分九州,按照土壤肥力和灌溉條件區(qū)分農田賦稅標準。到了商代,井田制下出現了原始的溝洫工程。人們利用水利工程來進行灌溉農田,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我國最早的成體系文字——商代甲骨文中也有一些關于治水的記載。西周時期,溝洫工程有了發(fā)展,形成了有灌有排的初級農田灌排系統,引水灌溉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直接造福人類。
先秦典籍《尚書》《周禮》和《管子》等文獻中記載了許多商周時期的水利工程情況,如灌溉渠道、水庫、水門等。《周禮》記載,國家設有管理農田水利的官員——稻人?!豆茏印穭t記載:齊相管仲提出,“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屬,水最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這種“治國先治水”的思想和主張,在我國水利史上有著十分突出的地位和影響。
秦國和秦朝的水利工程
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掌握的水利工程技術,先后開鑿了都江堰和鄭國渠兩個大型灌溉工程,對農業(yè)生產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對秦國成功地統一中國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后,為了進軍嶺南,秦朝又開鑿了大型運河工程靈渠。三大水利工程的規(guī)模和技術水平較前代都有所提高,使中國的水利工程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
漢至南北朝時期的水利工程
兩漢時期,國家統一,灌溉工程得到了發(fā)展。但是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戰(zhàn)亂頻仍,導致北方人口大量南遷, 政治中心也逐漸南移。江南地區(qū)因水源豐富,農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水利工程數量逐漸增加。相比之下,黃河流域的農業(yè)整體上處于衰落狀態(tài),水利建設重心開始轉向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
在西漢和東漢時期,大一統的格局維持了400多年,水利建設迎來了大發(fā)展時期,形成了高潮。西漢前期,關中水利得到了較快發(fā)展,除了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的鄭國渠外,又分別開鑿了白渠、漕渠、龍首渠、成國渠、六輔渠、靈軹渠等著名水利工程,全國出現了“用事者爭言水利”的大好局面。
西漢末年,黃河水患持續(xù)60余年。到了東漢,漢明帝命水利工程專家王景主持治河。王景依靠數十萬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筑黃河大堤,另一方面整治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門。從此,黃河一直到北宋初年都沒有發(fā)生大的決堤和改道。于是,便有了“王景治河,千年無患”之說。
漢代,鐵器得到普遍使用,城市規(guī)劃日趨完善,地下排水系統發(fā)達,排水管道種類齊全、泄水斷面各異。從考古遺址中可看到這些排水設施的存在。
魏晉時期水利建設的特點是重視西部屯田事業(yè)。在北方戰(zhàn)亂期間,移民紛紛沿河西走廊西遷,對當地農田水利的發(fā)展產生了影響。嘉峪關市東北新城鄉(xiāng)魏晉墓葬群的壁畫生動描繪了采桑、耕種、井飲、牛耕、射鳥和驛傳等場景,展現了當時西域地區(qū)的繁榮景象。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在南方政權統治區(qū),水利建設取得了長足發(fā)展,涌現出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壩工程——浮山堰和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堰壩——通濟堰。
浮山堰是南北朝時期淮河上修建的攔河大壩,是淮河歷史上第一座用于軍事水攻的大型攔河壩,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壩工程。這一工程的技術水平在當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比國外土石壩技術的出現時間早了600多年。通濟堰則是迄今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堰壩,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
隋唐時期的水利工程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發(fā)展的又一個高峰期。該時期興建、整修了大量的灌溉工程,另一方面,南方也興建了大量的中小型灌溉工程,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了強大的水資源支持。同時,灌溉管理制度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與西漢一樣,隋朝面臨著將糧食從關東運輸至關中的挑戰(zhàn),以滿足首都長安承載的巨量人口的經濟需求。鑒于渭河運輸無法滿足這一需求,隋文帝在開皇四年(584年)下令修建一條連接大興城與黃河的運河——廣通渠。這條運河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轉運狀況,為關內的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撐。在遭遇水旱災害或饑荒的州縣,隋朝政府還通過開倉賑濟的方式來緩解百姓的困境。
20世紀初,人們在敦煌莫高窟中驚奇地發(fā)現了敦煌遺書,其中包含著失傳已久的唐代中央政府頒布的水利管理法規(guī)——《水部式》。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全國性水利法典,歷史價值不言而喻。雖然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水部式》殘卷是手寫本的形式,僅存7紙144行,但內容卻極為豐富,涉及農田水利管理、水力機械設置及水量規(guī)定、航運船閘和橋梁渡口的管理與維修、漁業(yè)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方方面面?!端渴健凡粌H見證了唐代水利管理的卓越成就,更為我們今天的水利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
隋唐時期,水利建設如火如荼,催生出眾多杰出的古代水利工程。如甬江流域的它山堰是我國古代典型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位于寧波鄞江鎮(zhèn)。它山堰采用條石砌筑成攔河溢流壩,其堰身則獨樹一幟地采用木石空心結構。歷經千余年的風雨洗禮,如今它繼續(xù)為阻咸、蓄淡、引水及泄洪貢獻力量。福建寧德地區(qū)的霍童引水工程由隋朝諫議大夫黃鞠修建,位于霍童石橋村。黃鞠在霍童溪南北岸分別開鑿了“龍腰”渠及“琵琶洞”(又稱“蝙蝠洞”“枇杷洞”),惠及數千頃耕地。黃鞠因此被譽為“中國隧道水利工程的先行者”。在福建莆田還有一座著名的木蘭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木蘭陂由陂首、渠系及堤防等部分組成。陂首的滾水壩巧妙地阻擋了諸溪流和海潮,展現了當時的高超技術。壩體中段設置了舌狀護坦,下游方向還鑿有閘槽,可以通過增減閘板數量來靈活調節(jié)蓄水量。
除此之外,山河堰也在這一時期得到重修。它的渠首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是漢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夏季,山河堰遭受了嚴重的洪水災害,次年春在朝廷的支持下得以重修?!吨匦奚胶友弑纷鳛橛涊d這一事件的摩崖石刻,被譽為“石門十三品”之一。
宋元明清時期的水利工程
宋元明清時期,水利工程建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水利事業(yè)在全國范圍內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發(fā)展態(tài)勢,新建和擴建了一批灌區(qū),如宋元時期的太湖,明清時期的畿輔水利營田、寧夏引黃灌區(qū),清代的內蒙古河套灌溉工程以及邊疆地區(qū)的新疆、云南等地區(qū)的灌溉工程,均有所創(chuàng)建或發(fā)展,南方江浙閩一帶則修建了大量的陂塘灌溉工程。
這一時期還重修了許多大型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靈渠等,這些工程至今仍然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經過長期治水實踐的積累,治水理論和河工技術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涌現出眾多杰出的水利專家和著作。
在水利科技方面,元明清三代的水利科學著作相當豐富。如徐光啟的《漕河議》等水利規(guī)劃理論專著,王禎的《農書》和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等農田水利技術百科,以及徐光啟的《泰西水法》和王征的《遠西奇器圖說》等介紹西方物理學和工程學成果的著作。此外,在江河治理方面,黃河流域的賈魯治河和長江流域的荊江大堤防洪工程都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
由于河患嚴重,河道變遷頻繁,明清時期涌現出眾多治河功臣,各種治水理論和思想相互爭鳴。其中,明代徐有貞的“分疏導流”和潘季馴的“束水攻沙”理論實踐最為著名。所謂“束水攻沙”,是指收緊河道,利用水的沖力沖擊河床底部泥沙,從而達到清淤防洪的目的。這一方法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在這一時期,還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治水文物,如鎮(zhèn)水石獸、石匾碑刻等,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見證。
總的來說,中國灌溉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中華先民在不同歷史時期通過灌溉工程的建設和改進,為中國農業(yè)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