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李先生因工程項目資金周轉困難,向錢先生借款200萬元,約定一個月后歸還。到期后,李先生僅歸還15萬元。2022年5月,李先生因債務纏身自殺身亡。李某死亡后,錢某和其他10名債權人先后訴至上海靜安法院,要求李某的妻子、兒子及父母在繼承李某的遺產范圍內共同歸還債務。審理中,4名被告均認可李某尚欠原告錢某借款本金185萬元。
法院查明,李某還背負其他債務,總額超1500萬元,名下僅有一套房產,扣除尚欠銀行貸款后,市值約1400萬元。
李某的兒子小李9歲,在讀小學,李某的妻子王某平均月收入不足1萬元。王某表示放棄繼承李某的遺產,但兒子小李系未成年人缺乏勞動能力,所以希望在李先生的遺產范圍內,為小李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小李距離成年還有9年,如果僅靠母親王某的收入,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都不利于李小某的健康成長。此外,王某的收入并不穩(wěn)定,而房產被拍賣后,母子倆也將無房居住。
靜安法院審理后認為,該案適用必留份規(guī)則,因此判決在李先生的遺產范圍內,為小李保留16萬元。
經過釋法和溝通,原告錢某對小李深感同情,并表示會尊重并依法執(zhí)行法院判決。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同時在執(zhí)行階段,承辦法官及時與執(zhí)行法官溝通,確保在李某的遺產范圍內,先行為小李保留16萬元。
法官介紹,“必留份規(guī)則”是指在遺囑繼承中或被繼承人的遺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情況下,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一般而言,未成年人在求學讀書階段不具備勞動能力,所以該項規(guī)則體現了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優(yōu)先保護,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基本生存權,彰顯出司法的人文關懷,使司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據新民晚報微信公眾號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