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楊凝式是五代時期的著名書法家,其《韭花帖》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件珍品,有“天下第五行書”的美譽。楊凝式所處的年代特殊,其自身富有文藻且悟性極高,一生縱情于山水、書法,為后世留下了數(shù)件珍寶。通過對《韭花帖》的研究,分析其書法藝術風格和特點,探討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和對后世產(chǎn)生的影響,呼吁書學者進一步拓展研究領域,深化對其歷史地位和價值的認識。
關鍵詞:楊凝式;《韭花帖》;書法藝術
楊凝式(873—954年),字景度,號虛白,陜西華陰人。楊凝式富有文藻,善書法,尤工行草。其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后又學習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自成風格。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其用筆有破方為圓、削繁為簡之妙。北宋書家多受楊凝式的影響,將其與顏真卿并稱為“顏楊”。清代李瑞清視楊凝式為“由唐入宋一大樞紐”。目前存世書跡有《韭花帖》《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刻本有《步虛詞》等。
一、《韭花帖》的書法藝術特點
楊凝式的書法風格自然流暢,與眾不同,且毫無做作之感。他的筆觸流暢自如,如同行云流水,表現(xiàn)出一種自由自在的意境。這種自然流暢的風格使得《韭花帖》在視覺上給人以舒適、愉悅之感,充分展現(xiàn)了楊凝式的個性特點。他的筆觸線條流暢而有力,表現(xiàn)出一種既活潑又沉著的氣質,這種個性特點使得《韭花帖》在眾多書法作品中獨樹一幟。
(一)筆法
1.內擫和外拓的融合
楊凝式的筆法精湛,用筆一絲不茍,卻不顯得古板呆滯,表現(xiàn)出獨特的書法韻味,尤其是將內擫和外拓的用筆融為一體,使得字形既端莊穩(wěn)重,又生動活潑。內擫的筆法注重收斂和含蓄,而外拓的筆法強調筆勢的開張和氣勢的磅礴。這種融合使得《韭花帖》既有嚴謹?shù)姆ǘ?,又不失靈動和生氣,如圖1所示。
2.點畫的細膩表現(xiàn)
楊凝式的筆法注重點畫的細膩表現(xiàn),每個字的結構和筆畫都經(jīng)過精心的構思和細致的安排。他的筆觸細膩而有力,運用提按、頓挫、轉折等手法,使得筆觸線條富有變化,表現(xiàn)出書法藝術的韻味和內涵。
3.筆勢的飛動和遒放縱逸
楊凝式的筆法使得《韭花帖》整體如流水般流暢。同時,他的筆法又具有遒放縱逸的特點,使得整個作品充滿了生命力和活力。
(二)結構
在結體上,《韭花帖》表現(xiàn)出楊凝式的獨特書法風格。首先,《韭花帖》中的每個字都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特點,或欹側而不失平衡,或端莊而不失靈動。通過不同的結字方式,楊凝式展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書法藝術魅力。同時,他運用自如的筆法,使得每個字都生動活潑,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種結體的多變與靈活性為后世書法家所效仿。其次,他以精到的中鋒用筆、流美的線條分割空白,形成虛實相生、變化無窮的字內空間。其結構嚴謹卻不失森嚴密布,通篇秀雅恬淡,“二王”精髓畢現(xiàn),魏晉風韻十足。
(三)章法
1.《韭花帖》的布局疏朗
《韭花帖》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都留有一定的空間,給人以空靈、平和、寧靜之感。這種布局方式對后世書法家創(chuàng)作作品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如曾鞏、董其昌等人的作品均采用了類似的布局。
2.《韭花帖》整體章法變化有度
在前三行,楊凝式采用相對密集的布局,表現(xiàn)出工穩(wěn)的效果;在后幾行,則采用了較為稀疏的布局,表現(xiàn)出疏朗的效果,使得整個作品既有節(jié)奏感,又富有韻律美。
3.章法具有靈活性
鄧石如曾贊嘆《韭花帖》:“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韭花帖》在布局上的靈活性,突出了楊凝式既善于利用空間,又注重保持一定密度感的高超水平。
二、《韭花帖》的歷史地位與影響力
(一)《韭花帖》的歷史地位
《韭花帖》被譽為“天下第五行書”,在歷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楊凝式繼承并發(fā)展了“二王”書法,尤其在《韭花帖》中,繼承了“二王”的筆法和意境,同時又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體現(xiàn)出五代時期的審美追求。這種對前人書法的繼承和發(fā)展為后世書法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啟示,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二)《韭花帖》的影響力
1.對五代書法的影響
楊凝式《韭花帖》以其疏朗寬綽、自然流暢的布局和用筆,以及妍麗多變的結體、筆法、章法布局,引領了五代書法的新風尚,成為五代時期書法藝術的杰出代表。首先,這種新風尚不僅體現(xiàn)在單個作品上,還對整個五代書法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推動了五代書法藝術的繁榮和發(fā)展?!毒禄ㄌ返某霈F(xiàn),不僅繼承了唐末五代的書風,還為五代書法藝術走向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礎,其以獨特的筆法、結構和章法布局,展現(xiàn)出楊凝式個性化的書法風格。這種個性化的表達方式,促使五代其他書家開始探索自己的個性化書法風格,推動了五代書法藝術的多元化發(fā)展。其次,體現(xiàn)在五代文人的審美追求上?!毒禄ㄌ匪宫F(xiàn)的文人之氣和簡約的審美追求,代表了五代文人的審美傾向,推動了五代書法藝術走向成熟。
2.對宋代書法的影響
楊凝式《韭花帖》繼承并發(fā)展了唐末五代的書風,以行書為基調,兼有楷書韻味,不僅對當時書法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也為宋代書法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開啟了宋代“尚意”書法的先河。
宋代“尚意”書法注重表現(xiàn)書法的內在精神和情感,強調書法的個性化和獨特性?!毒禄ㄌ芬云洫毺氐娘L格和特點,推動了宋代書法藝術的多元化發(fā)展。在《韭花帖》的影響下,宋代書法家們開始追求更加自由、個性化的書法風格,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規(guī)范和法則。
3.對后世書法家的影響
后世書法家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楊凝式的啟發(fā),開始嘗試打破傳統(tǒng)規(guī)范和法則的束縛,追求更加自由、個性化的書法風格。同時,《韭花帖》也成為后世書法家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其一,楊凝式在《韭花帖》中展現(xiàn)了他精湛的筆法技巧。后世書法家在筆法的運用上,受到了楊凝式的啟發(fā)和影響,將其筆法技巧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從而形成了具有個人特色的書法風格。其二,《韭花帖》在結構布局上的獨特之處,對后世書法家在創(chuàng)作上帶來了啟示,使得后世書法家在布局上更加注重自然與和諧,追求一種美感與意境的完美結合。其三,《韭花帖》體現(xiàn)了楊凝式的書法意趣及追求自然、流暢、簡約的文人之氣。這種書法意趣成為后世書法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和目標。在這種影響下,后世書法家開始注重表現(xiàn)書法的內在精神和情感,強調書法的獨特性,追求更加自由、個性化的書法風格。
三、《韭花帖》的藝術價值與啟示
書法藝術是一種表達個人內心情感和個性的方式。通過筆墨的運用和布局的變化,書法家可以展現(xiàn)出自己的情感、氣質和個性。書法藝術通過筆法、墨色、紙張等元素,創(chuàng)造出形式多樣、富有變化的藝術形象。這些形象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書法藝術不僅在表面形式上追求美,更在深層次上蘊含了作者的文化功底和思想境界。此外,書法藝術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通過欣賞書法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古代社會的文化背景、思想觀念和藝術風尚。同時,書法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能夠陶冶人們的性情,提高人們的審美素養(yǎng)。欣賞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可以讓人們感受到美的力量,激發(fā)人們的想象力。
(一)《韭花帖》的藝術價值
《韭花帖》代表了五代時期文人的審美追求和藝術風尚,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文化氛圍和藝術傾向,這對我們理解五代時期的文化和藝術提供了重要參考。《韭花帖》的用筆精致細膩,筆畫的氣息質樸沉著。在結體上,楊凝式做到了奇中寓險,險中見奇,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在用墨上,楊凝式盡力使墨氣沉入紙下,使墨被充分吸收,表現(xiàn)出墨色的厚重和層次感。在章法布局上,他將字距與行距拉開,有“疏可走馬”之姿,使整幅作品顯得空靈秀美、淡雅平和。同時,每個字、每一筆都傳承于“二王”書法,用筆精致含婉,平和中又寄以異態(tài),行筆乍行乍楷,纖絲連帶自然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二)《韭花帖》對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的啟示
第一,楊凝式的《韭花帖》繼承了“二王”的筆法和意境,同時又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這啟示我們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要尊重傳統(tǒng),深入學習和研究前人的書法理論和作品,從中汲取營養(yǎng),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楊凝式的《韭花帖》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個性成為五代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品。這啟示我們,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要追求獨特的風格和個性,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勇于創(chuàng)新,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中,以展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個性。
第三,《韭花帖》的用筆精致細膩,筆畫的氣息質樸沉著。這啟示我們,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要注重筆墨技巧的運用,通過精妙的用筆和墨色的變化來營造獨特的藝術效果。
第四,楊凝式的《韭花帖》表達了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極強的情感表現(xiàn)力。這啟示我們,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要注重情感表達,將個人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中。
第五,《韭花帖》在章法布局上將字距與行距拉得很開,有“疏可走馬”之姿,體現(xiàn)了楊凝式在創(chuàng)作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啟示我們,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嘗試新的形式和手法,以創(chuàng)造出更具時代感和個性化的作品。
第六,《韭花帖》既保留了唐人的法度,又開啟了宋人的風韻,成為唐宋過渡期書法作品的重要代表。這啟示我們在創(chuàng)作中,要融合不同的書法風格,結合時代,展現(xiàn)出具有獨特意蘊的書法面貌。
總之,楊凝式的《韭花帖》在整個中國書法的發(fā)展歷程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視角,也為我們指明了如何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中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和發(fā)展空間的方向。
四、結語
《韭花帖》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其研究前景仍然十分廣闊。楊凝式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風格演變是理解《韭花帖》及其整個藝術生涯的關鍵。未來,可進一步研究他的書法作品和文獻資料,探索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風格演變的過程及影響因素,例如將楊凝式的書法作品與其他書法家的作品進行比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他與其他人的異同之處。《韭花帖》對后世書法家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藝術價值仍有待探索,可以深入研究楊凝式的創(chuàng)作思想、風格演變等方面,進一步拓展其研究領域,深化對其歷史地位和價值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李澤厚.美的歷程[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
[2]王鏞.中國書法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朱關田.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7.
[4]陳振濂.陳振濂書法創(chuàng)作思想檔案[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
[5]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6]馬國權.書譜譯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0.
[7]穆棣.韭花帖系列考[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8]張璞.風流飄逸:楊凝式《韭花帖》藝術簡析[J].新美域,2023(7):28-30.
[9]王治國.結構意識在書法臨摹與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以楊凝式行書《韭花帖》為例[J].對聯(lián),2022(2):29-30.
[10]胡如如.楊凝式《韭花帖》書風研究[J].藝術品鑒,2019(15):22-23.
[11]高雨嘉.楊凝式《韭花帖》“二王”精神[J].思維與智慧,2021(24):12-13.
作者簡介:
于瀟鍵,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書法篆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