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嗣英 邵佳嶺
摘 要:介紹俄羅斯杰出的畫家馬·米圖里奇-赫列布尼科夫的生平,同時詳盡解析藝術家繪畫創(chuàng)作實踐教學的風格特色。其中,重點就其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教學指導思想、創(chuàng)作理念、創(chuàng)作手法、創(chuàng)作語言等做了獨特、富有內涵的精準闡述。另外,就藝術家具有深度與廣度的藝術影響做了概括性總結。希望通過對藝術家繪畫創(chuàng)作實踐教學特色的理性解析,為從事油畫教學的高等美術教育工作者打開一扇可借鑒的全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窗口。
關鍵詞:馬·米圖里奇-赫列布尼科夫;油畫創(chuàng)作;實踐教學特色;藝術風格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俄羅斯當代油畫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教學特色研究”(GJB1422635)研究成果。
馬·米圖里奇-赫列布尼科夫(圖1)是俄羅斯當代著名的油畫家和美術教育家。畫家1925年出生于莫斯科,1942至1948年參加衛(wèi)國戰(zhàn)爭,1953年畢業(yè)于莫斯科印刷學院,1961年至1993年在莫斯科印刷學院任教,先后擔任插圖、繪畫、構圖教研室主任。赫列布尼科夫是俄羅斯聯(lián)邦人民畫家、俄羅斯美術研究院院士、俄羅斯國家獎獲得者。其作品被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莫斯科國立特列恰科夫畫廊等收藏。畫家的插圖作品還獲得過安徒生榮譽獎。可以說馬·米圖里奇-赫列布尼科夫在當代俄羅斯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赫列布尼科夫的父親是俄國“藝術世界”的巡展畫家,被公認為是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繪畫的奠基人,他的母親也是一位畫家。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赫列布尼科夫對藝術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識,由此成就了他在油畫、書籍插圖、圖書裝潢等多領域的偉大藝術成就。
赫列布尼科夫更是一位心存善念的偉大的美術教育家,他培養(yǎng)了諸多優(yōu)秀的俄羅斯藝術家。雖然赫列布尼科夫于2008年去世,但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樹常青。下面就畫家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的繪畫創(chuàng)作實踐教學特色進行解析。
一、赫列布尼科夫的繪畫創(chuàng)作教學實踐特色
赫列布尼科夫在莫斯科印刷學院任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美術教學經驗。這位藝術家自身以獨特的創(chuàng)作理念形成了具有表現(xiàn)性的繪畫語言,作品風格既有現(xiàn)代繪畫的特點,又有意象油畫的某些元素,在教學中亦十分重視藝術創(chuàng)作指導思想的引導。他的作品抒情、典雅、質樸,經常透露著一種孩子般的純真與美好的氣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其創(chuàng)作理念和思想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大格局和特征。該思想貫穿了其整個教學過程。
(一)教學中重視藝術創(chuàng)作指導思想的引導
赫列布尼科夫在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總是首先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的思想通透,而后再指導其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實訓。這是一種值得學習和推廣的教學創(chuàng)新理念。
1.教學理念
面對學生,赫列布尼科夫言傳身教,首先以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思想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而這位藝術家的突出創(chuàng)作思想就是藝術創(chuàng)作要返璞歸真,道法自然,要摒棄雜念,用心、用真情來作畫,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
赫列布尼科夫的每一幅油畫作品都使人著迷,這是因為畫家總是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實際上正是來源于畫家所熟悉的身邊的人、景、物。赫列布尼科夫通過油畫作品傳遞出內心的情感世界。他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打動人的不是風格的別致,也不是一種樣式,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專注,強調作品內涵表達不能空洞,不能只是在意畫面技能表達的駕輕就熟,不僅僅是關注畫面的形式語言。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藝術思想不能被形式左右,藝術創(chuàng)作還是要來源于生活,在尊重生活的基礎之上進行藝術加工和思想觀念的表達,不能一味地沉浸在對畫面形式的愛不釋手之中,脫離了生活的藝術會乏味而空洞。赫列布尼科夫這種不為俗物所擾的精神上的專注,使得畫家生活在喧囂的現(xiàn)實生活中,但關注的仍然是人性中美好而溫暖的一面,帶著一顆純凈的心,讓生命自然地前行,由此畫家的藝術思想更加解放與自由。這種獨特性成功地使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既有藝術思想的主觀性,又保持著藝術實踐的純粹性。純真質樸使其作品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例如畫家在作品《薩顏嶺風光》(圖2)里,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世界:在美麗的山坡上,鹿媽媽正回首等待著身后淘氣的小鹿,前方是它們的家——一片美麗的森林;這森林毫無茂密陰森之感,顯得那么寧靜;山坡上還有一棵好似童話世界里才有的可愛的小樹。畫中的景象令觀者感到所看到的這一切簡單而美好,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一般清澈而又漫不經心,帶領人們尋覓曾丟失多時的本真和趣味,畫面耐人尋味。
研究赫列布尼科夫的油畫作品后能夠發(fā)現(xiàn),畫家并不是一個在繪畫界多么特立獨行的人,也不是超級的天才,只不過畫家對身邊的人和事物充滿了誠摯的熱情。他對繪畫有一種熟悉感,就如同他對生活瑣事一樣習以平常。與之相比,必須得承認的是藝術家的天賦所在,那就是對一件稀松平淡的事抱以熱情,以他樸質的情懷去描繪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類事物。然而平常人很多時候卻不能對生活懷有持久的熱愛。一個人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有夢想,這個夢想讓他將一件小事做得開心與美好。畫家赫列布尼科夫的藝術貢獻在于畫家沒有為了藝術而藝術,而是藝術地生活、藝術地創(chuàng)造,既不被技術左右,也不為情節(jié)困擾,更不會被形式而左右了靈魂,追求一種生活上的自然和諧、心靈上的純凈與美好。這種追求是建立在有了深厚的藝術功力及藝術理解的基礎上,使其作品脫穎而出。赫列布尼科夫的藝術特色給世人打開了一扇全新的藝術之窗,透過這扇窗可以學習到的東西很多。可以說畫家對繪畫藝術的貢獻在于他與眾不同的繪畫態(tài)度與創(chuàng)新思維,也正是這一要素使得畫家在俄羅斯乃至世界都有大批的追隨者。
2.教學中引導學生注重感性與理性結合創(chuàng)作
赫列布尼科夫的教學之中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感悟生活的基礎上進行油畫創(chuàng)作,這樣能夠使藝術來源于生活,使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生動鮮活,有藝術感染力,但他同時告知學生在此基礎上還要進行內涵的深度提煉與藝術加工,這樣才能使作品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赫列布尼科夫吸收了印象派的光和色彩,同時也運用了后印象派的藝術表達理念。比如在作品《雪松》(圖3)中,出奇而更添趣味的是,畫家依照物象形狀的大小及比例的安排,將觀者的視線引入畫家本人所營造的荒涼陌生之境,而后以一種豁然卻又孤獨、相克相生的矛盾之感,闡述著更高層次的人與自然的共有和諧。他在畫面中有節(jié)奏地布局植物與動物,讓觀者感覺這些物象仿佛正緩緩地在畫中飄浮,有如美妙的交響樂一般詩情畫意。畫家極高的藝術修為讓整個畫面簡而不陋,格調高雅,意趣橫生。僅此一作便令人無比佩服,這完全得益于赫列布尼科夫理性地組織著自身的感性情感,這樣的藝術修為令人贊嘆。
(二)引導學生博取眾長、融會貫通、創(chuàng)新發(fā)展
赫列布尼科夫另一教學特色是擅長組織學生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博取眾長、融會貫通、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指導下,藝術創(chuàng)作將會富有深度和廣度。
博取眾長、融會貫通、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教學特色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中有著鮮明的烙印。赫列布尼科夫的作品博取眾長,最終融會貫通,探索發(fā)展,形成了自信而獨特的藝術面貌。畫家在兼容并舉的學習與探索后,作品具有抒情而高貴的畫面氣質、詩意盎然的藝術氣息,色彩和諧,充滿張力,情感表達飽滿,藝術表現(xiàn)真摯中透著純真的氣息。赫列布尼科夫的畫風多樣,受到凡·高、克里姆特、博納爾以及先鋒派等諸多流派的影響。當然,所有從事視覺藝術的工作者都離不開學習別人,大眾所了解的藝術家,往往都是從學習別人開始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認知。赫列布尼科夫對藝術的認知原本就在一個特定的高度,這個高度如同畫家天生的秉賦,他最終能突破所學習的一切,跳脫出來,又是如此地順其自然,沒有刻意地去避免雷同,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天生雷同。
赫列布尼科夫教導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畫面要巧妙地借鑒藝術大師的構成以及技法,這樣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具有深厚的藝術底蘊和內涵。而畫家自身也是汲取了眾家之長,他的作品色彩既有印象派的豐富性,又有納比派色彩的飽滿熱烈,同時繪畫語言又集眾家之長,拓展出具有強烈個人藝術面貌的藝術語言特征
藝術家創(chuàng)作和教學的過程,有時候如同日常生活一般是平凡又具有未知和神秘的過程。赫列布尼科夫在教學中從不秉承高傲的態(tài)度,而是以簡單、純粹的心靈揮灑對學生的熱愛。因此,他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看起來很簡單,但細細品味后又讓人覺得回味無窮。究其原因,應該是畫家首先讓學生做到了博取眾長和融會貫通,使其對各種藝術有著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做到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因為畫家自身就是在博取眾長、融會貫通、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受益匪淺,畫家從小生活在一個藝術腐底蘊深厚的家庭,耳濡目染,必然對繪畫藝術要比一般人有深刻的認識。另外,畫家還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的人,情感飽滿,充斥著對俄羅斯本土的眷戀,甚至對孩子們的喜愛之情,這些都對畫家藝術風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畫家擅長油畫創(chuàng)作和插圖創(chuàng)作,涉獵的藝術維度寬泛,尤其是畫家的插圖在世界各大國際書展上獲得了很多獎項,這些豐富的藝術閱歷必然影響到畫家創(chuàng)作風格的獨特性和豐富性。
赫列布尼科夫以自身的繪畫創(chuàng)作特色,為學生做出了表率。其作品大多在吸收了各種流派特點的基礎之上,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尤其是他的作品充滿想象力,而且無比神奇,看到他的畫,讓人覺得仿佛掉進夢里世界。博取眾長、融會貫通、創(chuàng)新發(fā)展,最終令其形成了具有強烈的個性化特征的藝術風格。總之,藝術家教學中總是強調的博取眾長、融會貫通、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值得從事美術教學的工作者高度重視和學習。
二、畫家赫列布尼科夫對高校美術教學的影響
美術教育家赫列布尼科夫以其獨特的油畫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教學理念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藝術家,為所有從事油畫教學的工作者提供了學習與借鑒的藝術教學范例,推動了油畫藝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另外,畫家赫列布尼科夫的油畫藝術也是當代俄羅斯藝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眾多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他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一片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藝術凈土,既提升了當代俄羅斯油畫的內涵,也充實豐富了世界油畫的內容。此外,畫家在插圖領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為兒童創(chuàng)作了眾多的優(yōu)秀作品??傊嫾荫R·米圖里奇-赫列布尼科夫是一位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及藝術成就的大藝術家,和卓越的美術教育家。認真地研究畫家的藝術精髓及教學特色,將為從事油畫教學的高等美術教育工作者今后的油畫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提供寶貴的藝術財富。
綜上所述,對畫家赫列布尼科夫的繪畫藝術的研究,能使人深刻認識到學習國外藝術中的特色和優(yōu)勢,及美術教學實踐的突出特點,可以促進中國油畫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教學水平的迅速提升,亦能夠為我國美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帶來契機。今后要常態(tài)化地學習國外藝術的優(yōu)質資源,以便實現(xiàn)中國藝術發(fā)展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蕭沛蒼.馬·米圖里奇-赫列布尼科夫[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2]王永.聽從藝術的召喚:俄羅斯當代前衛(wèi)藝術述評[J].俄羅斯文藝,2011(2):103-110.
作者簡介:
秦嗣英,碩士,黑河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油畫創(chuàng)作。
邵佳嶺,黑河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畫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