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伊索寓言》中“酸葡萄的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詳了,說的就是一只狐貍本來很想得到已經(jīng)熟透了的葡萄,它跳起來,夠不到,又跳起來,再跳起來……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夠高,若是一個勁地跳下去,就是累死還是跳不到那串葡萄的高度。最終聰明的狐貍是怎么辦的呢?狐貍想:反正這葡萄是酸的,即使摘到也是“不能吃的”。于是,狐貍也就“心安理得”地走開,尋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實際上,吃不到的葡萄也就是無法挽回的沉沒成本。俗話說,“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就像寓言里的那只狐貍,想盡辦法,費盡周折,卻由于客觀原因最終無法吃到那串葡萄。這時,暴跳如雷或是坐在葡萄架下哭一天,對于沉沒成本的挽回都無濟于事,倒不如把追求不到的東西當(dāng)作“酸葡萄”,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這種調(diào)整期望的落差,轉(zhuǎn)而接受檸檬雖酸卻也別有滋味的事實,雖然有點兒據(jù)于儒、依于道而逃于禪的味道,反而不至于傷害了自尊與自信。
(摘自《新周報》 吳艷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