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新超
那些讓孩子感到輕松自在的父母,大多都不會動不動就責怪孩子哪里做得不夠好,而是常常跟孩子一起回味成功的小細節(jié),不時引導他去發(fā)掘生活中的小幸福。
孩子周末要上興趣班,但那天正有朋友帶娃來家里。孩子特別想留在家里,怎么辦?
有的家長會先征求孩子的意見。如果他想留在家里,那就讓孩子提出解決辦法。他可能會說以后補課,那就尊重孩子的意見。父母不要爭吵,趕緊向老師請假并約好補課時間。這樣的家長屬于民主型,父母會及時滿足孩子的要求,同時也會對孩子提出相應要求。對孩子的要求不聞不問,或者只對孩子提出要求,那就是專制型家長了。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滿足得很快,但又沒有對他做出相應要求是溺愛。既不對孩子提出要求,對孩子的要求也不聞不問的家長,則過于冷漠。
在民主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比較有自主的能力,而且會尊重他人意見。專制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很容易自卑,遇到問題總是要先看看別人怎么要求,才會怎么做;溺愛型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不太自律;冷漠型家庭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出現社交方面的問題。
那么,如何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型的家庭氛圍呢?
夫妻間和諧相處的模式是前提也是榜樣。尤其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間的對話。積極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日常對話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就像丈夫回到家,看到飯還沒做好就發(fā)牢騷,妻子可能也正有煩心事,兩個人就會吵起來。如果這一幕被孩子看見,應該讓他知道父母為何吵架。而且要示范給他,父母通過吵架解決了問題。這樣,孩子心里就不會留下陰影。
積極心理學并不完全否定消極,只是積極和消極之間有一個比例:積極語言和消極語言之比要大于3:1,最好大于5:1。如果積極語言和消極語言的比例長期低于3:1,這個家庭可能隨時會走向破裂。
夫妻對話不要總關注那些負面的、不好的信息,要有意識地交流生活中的好事情,及時積極主動地回應好消息。比如老公說自己升職了,老婆不要說:“這下有借口不回家、不管孩子了吧!”這樣既不利于夫妻關系,也會讓孩子對爸爸產生偏見。和諧的夫妻關系不在于如何回應生活中不好的事情,而是要學會如何回應好消息。
比如老公升職就是個好消息,妻子不光要及時稱贊,還要問他升職的細節(jié)、有什么感受?!澳闶侨绾伪憩F才讓老板注意到你的?”“能做到這個位置,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吧?”“辛苦和疲憊的時候,怎么沒跟我說呢?”老公回憶自己升職的細節(jié),也是夫妻雙方回憶生活中甜蜜溫馨的時刻。
同樣的方式也可以用在養(yǎng)育孩子上。父母跟孩子對話,一定要注意積極和消極的比例大于3:1。比如,孩子回到家說:“我們踢球贏了!”家長千萬不要說:“踢球贏能上大學嗎?作業(yè)寫了嗎?”而要在恭喜之后問:“你是前鋒還是后衛(wèi)?你進了幾個球?你做了什么助攻或者防守?”
和孩子一起回味成功的細節(jié),生活中的小幸福就能發(fā)揮大能量。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遇到挫折時,孩子就會回想起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幸福時刻和正能量,也就有勇氣、有能力去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