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均衡分析

2018-04-11 12:17:56黃德林李喜明李新興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2018年7期
關鍵詞:需求量基準氣候變化

黃德林 李喜明 李新興

0 引言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命脈。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與科技進步,我國農業(yè)生產(chǎn)力得到了極大解放,糧食的短缺程度得到了極大緩解。但是,隨著人口數(shù)量的持續(xù)增長與全球化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糧食需求數(shù)量呈現(xiàn)較大幅度地增長,而且對糧食的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糧食安全事關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自2004年以來,每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都表現(xiàn)出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關注與重視。

氣候變化作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zhàn),對人類社會產(chǎn)生極大影響,氣候變化通過改變農作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光照、熱量、水分及光熱與水分的組合,進而影響作物的生長周期與生產(chǎn)力,這使得氣候變化背景下未來糧食的安全性與復雜性將會進一步增加。

Xiong Wei、Ian Holman、lin E等(2012)在中國整體尺度上系統(tǒng)研究了1961—2010年氣溫、降水等氣候因素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chǎn)的影響,Xiong指出不同區(qū)域、不同氣候因子對糧食生產(chǎn)的影響程度。Xiong認為,過去50年中國糧食產(chǎn)量的上升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氣候因素變化對糧食產(chǎn)量具有負面效應。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變化抵消了同期8.6%的糧食產(chǎn)量增長。Liming Ye、Wei Xiong、Li Zhengguo(2012)認為,相對于耕地減少與人口增加等2個因素,CO2肥效作用下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chǎn)與消費具有溫和的正面效應;環(huán)境友好的發(fā)展道路對我國長期糧食安全的保障作用遠大于粗放型(高人口、高排放)非均衡發(fā)展道路;此外,保障糧食單產(chǎn)年均增長率對我國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采用作物單產(chǎn)數(shù)據(jù),在考慮孤立的中國情景、與世界相互聯(lián)系的中國情景下,用一般均衡模型模擬的結論是考慮與世界的經(jīng)濟活動及要素流動,比只考慮孤立的情景的氣候因子變化對糧食安全影響微弱。Asian Development Bank研究認為,2080年,氣候變化導致中國糧食作物減產(chǎn)7.4%,畜牧業(yè)減產(chǎn)5.9%,食品加工業(yè)減少4.6%。已有研究表明:發(fā)展中國家的農業(yè)在其國民經(jīng)濟的比重較高,農業(yè)所負擔的氣候變化成本相對較高,但是,農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比重在不斷降低,這也就意味著氣候變化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將會是減弱;也有專家與學者將氣候要素(氣溫與降水等)嵌入到一般均衡模型中來分析氣候變化對經(jīng)濟活動的影響,例如構建水資源一般均衡模型,但該模型僅限于水價與稅收政策模擬,尚未將氣候變化的其它要素囊括在內。

因此,深入探討氣候變化的變化趨勢,定量估算氣候變化對糧食供給(生產(chǎn)與進口)、糧食需求(中間投入、家庭消費及出口)的供需平衡、部門產(chǎn)業(yè)發(fā)展,保障農業(yè)管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國家(地區(qū))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該研究將課題組研究成果——2050年氣候變化對三大糧食作物(小麥、水稻、玉米)單產(chǎn)影響的數(shù)據(jù)作為中國農業(yè)一般均衡模型政策模擬情景方案,從而模擬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供給(生產(chǎn)與進口)、糧食需求(中間投入、家庭消費及出口)的供需平衡、部門產(chǎn)業(yè)發(fā)展狀況,通過未來我國糧食安全的供需平衡分析探究影響中國糧食安全的癥結所在,然后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總而言之,該研究希望通過開展氣候變化對農業(yè)影響研究,為制定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yè)政策提供積極有益參考。

1 研究方法與模擬方案構建

1.1 研究思路

該研究采用一般均衡模型來分析氣候變化對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影響,具體思路為:首先是建立一個經(jīng)濟按照當前發(fā)展狀況繼續(xù)發(fā)展的基準情景;其次,要分析兩種氣候變化情景下氣溫、降水等因素對三大糧食作物產(chǎn)量變化的影響;最后,將氣候變化對農業(yè)部門特別是對三大糧食作物的影響導入到模型中去,即進行政策模擬,通過政策模擬結果分析氣候變化要素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及糧食生產(chǎn)與消費的影響。

1.2 數(shù)據(jù)來源

該模型數(shù)據(jù)庫的基礎為2007年的國家投入產(chǎn)出表數(shù)據(jù),模型以2007年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為基準情景的基準年份。此外,三大作物的氣候要素與產(chǎn)量變化數(shù)據(jù)來自葉立明等作物模型模擬的相關研究。

1.3 基準情景構建

該模型在構建基準情景時對內外生變量進行了相關的轉換,轉換的變量主要有消費、投資、政府購買、進口、出口及GDP價格指數(shù),模型將平均消費傾向外生,相應的消費變?yōu)閮壬?;將資本供給定為外生,對應的資本設為內生;將政府平移變量定為外生,相應的政府購買變換為內生;將進口偏好定為外生,對應的進口轉換為內生;將出口需求曲線設為外生,相應的出口轉換為內生;將生產(chǎn)要素的生產(chǎn)率設為外生,相對應的GDP價格指數(shù)定為內生。

參數(shù)主要是遵循歷史趨勢,即認為經(jīng)濟將按照當前狀況繼續(xù)發(fā)展。

1.4 政策模擬原理

里昂剔夫生產(chǎn)函數(shù)加入技術變量后的方程如下:

式中,Xj為產(chǎn)出,X1j…Xnj為投入,A1j…Anj為各自投入技術變化。

(1)式可以理解為某項投入是與其技術變量同變化的,也就是技術變量A1j下降意味著技術水平提高,產(chǎn)出Xj就會減少對X1j的投入。模型中對中間投入的需求的方程為:

式中,x1_s(c,i)是部門i需要的中間投入c的數(shù)量,a1_s(c,i)是部門i需要的中間投入c的技術,a1 tot(i)是部門i的總體中間投入技術;x1 tot(i)是部門i的產(chǎn)出,公式(2)可以理解為,如果部門i使用某種商品c的技術提高,那么沖擊變量a1_s(c,i),如果部門i使用的總中間投入技術提高,則沖擊a1tot(i)。

1.5 政策模擬方案

模擬方案(1):A2氣候變化情景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單產(chǎn)從基準年2007—2030年分別增長9.94%、0.55%、5.54%,從2030—2050年分別增長2.91%、2.91%、7.65%。

模擬方案(2):B2氣候變化情景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作物單產(chǎn)從基準年份2007—2030年分別增長18.67%、12.19%、10.27%,從2030—2050年分別增長10.78%、10.78%、24.02%。

2 模擬結果與分析

2.1 A2與B2氣候變化情景下糧食供給變化

在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30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總產(chǎn)量達到5.72357億t,其中,玉米、小麥及水稻產(chǎn)出分別為2.0301億t、1.45948億t及2.23399億t,較A2基準情景分別增長24.2萬t、9.3萬t及34.6萬t,同期,玉米、小麥及水稻進口量分別為150.1萬t、106.8萬t及50.5萬t,較基準情景分別減少1.6萬t、0.1萬t及0.9萬t;2050年我國玉米、小麥及水稻產(chǎn)出分別為2.34538億t、1.53081億t及2.39038億t,較基準情景分別增長30.7萬t、17.7萬t及23.5萬t,同期,玉米、小麥及水稻的進口量為155.8萬t、110.1萬t及53.3萬t,較基準情景分別減少2.4萬t、1.7萬t及1.3萬t。

在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30年我國三大糧食產(chǎn)量達到5.23022億t,其中,玉米、小麥及水稻的產(chǎn)出分別為1.92615億t、1.18604億t及2.11803億t,較B2基準情景分別增長30.1萬t、0.9萬t及50.2萬t,玉米、小麥及水稻的進口量量分別為167.3萬t、118.9萬t及55.1萬t,較B2基準情景分別減少2.7萬t、0及1.4萬t;2050年,我國玉米、小麥及水稻的產(chǎn)出分別為2.41215億t、1.20623億t及2.37903億t,分別較B2基準情景增長40.0萬t、33.1萬t及40.3萬t,玉米、小麥及水稻的進口量分別為158.4萬t、109.1萬t及52.6萬t,較B2基準情景分別減少1.9萬t、2.1萬t及0.9萬t。

整體而言,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產(chǎn)出較基準情景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但A2與B2兩種不同氣候變化情景對我國糧食產(chǎn)出影響存在較大差異,2030年與2050年A2氣候變化情景下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產(chǎn)出較B2高出9.43%與4.49%,可見,高排放的A2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chǎn)更為有利;就同一種氣候變化情景而言,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50年3大糧食產(chǎn)出比2030年增長9.49%,在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50年3大糧食產(chǎn)出比2030年高出14.67%。總而言之,高排放的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對短期糧食快速增長較為有利,但從中長期來看,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對糧食生產(chǎn)更為有利。

2014年我國三大糧食實現(xiàn)“十一連增”,總產(chǎn)量達到5.48362億t,在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糧食產(chǎn)量分別為5.71676億t與6.25938億t,在B2氣候變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糧食產(chǎn)量分別為5.22210億t與5.98607億t,從表面看,A2氣候變化情景對我國糧食生產(chǎn)更為有利,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發(fā)展模式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這與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背道而馳,采用該種發(fā)展方式無異于飲鴆止渴;B2氣候變化情景下,2030年糧食產(chǎn)量低于2014年,表面看糧食形勢不容樂觀,但考慮到未來人口下降情況下糧食需求總量相對下降與科技進步對糧食的增產(chǎn)效應,糧食供給相對充足,2050年我國糧食產(chǎn)量較2014年增產(chǎn)明顯,糧食供給得到極大保障。

2.2 A2與B2氣候變化情景下糧食需求變化

在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30年我國玉米、小麥及水稻需求量分別為2.64980億t、1.14494億t及1.38707億t,較基準情景分別增長17.0萬t、23.5萬t及13.0萬t;2050年我國玉米、小麥及水稻需求量分別為3.70937億t、1.26641億t及1.50080億t,較基準情景分別增長13.7萬t、15.2萬t及17.2萬t。

在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30年我國玉米、小麥及水稻的需求量分別為1.87160億t、1.01876億t及1.66005億t,較基準情景分別增長15.0萬t、10.0萬t及24.8萬t;2050年我國玉米、小麥及水稻需求量分別為2.38574億t、1.16027億t及2.07145億t,較基準情景分別增長13.9萬t、7.8萬t及43.6萬t。

在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我國玉米與小麥的流向依次是中間投入、家庭消費及出口,小麥與水稻用于中間的需求量約為家庭消費量的2倍,玉米用于中間投入量的需求量約為家庭消費的3倍。但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我國玉米、小麥與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的流向一致,但水稻的流向有所變化,其流向主要是家庭消費,2050年用于中間投入的消費量低于出口量(2030年水稻用于中間需求數(shù)量是出口量的1.73倍)。

2.3 A2與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糧食供需平衡關系

高排放的A2政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三大糧食需求量合計分別為5.18181億t與6.47658億t,而同期的供給量為5.75431億t與6.29849億t,這就意味著我國由2030年的糧食供過于求(5725萬t)轉變?yōu)楣┎粦螅?780.9萬t)。無論供不應求還是供過于求,我國出現(xiàn)玉米、小麥及水稻產(chǎn)銷不對口的現(xiàn)象,2030年,A2政策情景下我國玉米的缺口為6046.9萬t,而同期,我國小麥與水稻剩余3252.2萬t與8519.7萬t,2050年,A2政策情景下我國的玉米缺口進一步變大,達到1.34841億t,同期,我國小麥與水稻的剩余量為274.1萬t與8949.1萬t。

在中低排放的B2政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玉米、小麥與水稻的需求總量為4.55041億t與5.61746億t,2050年較2030年增長23.45%,而2030年與2050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供給總量為5.26435億t與6.02942億t,糧食供給量超過需求量分別達到7139.4萬t與4119.6萬t,在2030年供給超過需求量的7139.4萬t中,玉米、小麥及水稻分別占9.98%、25.10%及64.92%,在2050年供給量超過需求量的4119.6萬t中,玉米、小麥及水稻的貢獻分別為10.25%、13.81%及75.94%,小麥與水稻的貢獻值變化較為明顯。

總體而言,在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自給率分別為111.05%與97.25%,短期內(2030年)我國糧食整體上供過于求,糧食安全具有一定保障,但長期(2050年)來看,我國糧食供求狀況堪憂;此外,還需警惕的是分品種糧食供需存在不平衡性:玉米存在較大缺口,而小麥與水稻有大量剩余。在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自給率分別是115.69%與107.33%,玉米、小麥及水稻均實現(xiàn)供給大于需求,糧食安全得以鞏固。

3 結論與政策建議

3.1 未來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更益于我國糧食安全

就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產(chǎn)出與需求而言,無論A2氣候變化情景還是B2氣候變化情景下,從總體上來說都導致糧食供給量的增加,進口量減少,增加的供給量大于需求量。A2氣候變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三大作物的產(chǎn)出分別為5.71676億t與6.25938億t,而屆時我國糧食需求總量分別為5.18181億t與6.47658億t,盡管短期(2030年)糧食供過于求,但長期(2050年)卻供不應求,不利于我國糧食安全;B2氣候變化情景下,2030年與2050年我國三大糧食產(chǎn)出分別為5.22210億t與5.98607億t,同期,我國三大糧食的需求量分別為4.55041億t與5.61746億t,短期與長期我國糧食供給均大于需求,我國糧食較為安全。

3.2 調整糧食種植意愿與種植結構更益于保障糧食安全

在A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模擬結果顯示2030年與2050年我國玉米嚴重供不應求,而同期,我國小麥與水稻的供過于求,水稻供過于求的狀況最為突出;在B2氣候變化政策情景下,盡管玉米、小麥及水稻供給均超過需求,但通過比較會發(fā)現(xiàn)水稻的剩余量遠遠高于玉米與小麥的剩余量,三大糧食作物的供需狀況存在較大的差異,筆者認為,采取補貼等宏觀角度調整糧農種植意愿、良種等科技角度實現(xiàn)增產(chǎn)來調整種植面積更有益于維護我國糧食安全。

3.3 影響糧食安全問題的因素較多,保障糧食安全切不可掉以輕心

該研究基于前人氣候變化的研究成果,根據(jù)前人氣候變化對單產(chǎn)的變動,將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帶入到模型中,從而求解出未來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但是,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素復雜多變,社會因素變動也相對較大,一旦某個因素變動,其對社會均會產(chǎn)生牽一發(fā)而動的效果,該研究雖得出較為積極的結論,但應理性地認識到,糧食事關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穩(wěn)定,保障糧食安全切不可掉以輕心。

猜你喜歡
需求量基準氣候變化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fā)布
從數(shù)學角度看“彈性”
氣候變化與環(huán)保法官
氣候變化:法官的作用
明基準講方法保看齊
滑落還是攀爬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wǎng)關”
太陽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
2017年我國汽車軟管需求量將達6.4億m
橡膠科技(2015年3期)2015-02-26 14:45:02
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人均豬肉需求量預測
巧用基準變換實現(xiàn)裝配檢測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35
荣成市| 博罗县| 固原市| 呈贡县| 赤壁市| 门源| 黄陵县| 绥化市| 桂阳县| 洪雅县| 图木舒克市| 九江市| 连州市| 永川市| 南宁市| 长葛市| 乐陵市| 敦化市| 厦门市| 淅川县| 宁阳县| 鸡东县| 马尔康县| 眉山市| 马鞍山市| 佛教| 新邵县| 本溪市| 富顺县| 金秀| 蒙阴县| 棋牌| 苏州市| 沅江市| 昭通市| 邵阳市| 施甸县| 嘉黎县| 襄樊市| 宁波市|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