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是安徽省境內(nèi)的一座石頭山,最高的天柱峰海拔1489米。天柱山上有許多條“石瀑”:裸露的巨型石壁上,掛著一條條“瀑布”。這些“瀑布”實則是一條條內(nèi)陷的石溝——山上的流水,成年累月沿著石壁朝下流,漸漸削出一條條凹槽石溝,遠遠望去猶如一條條瀑布,非常壯觀。
水滴穿石,我沒有親眼見過,但天柱山上的石瀑我是見過多次的。堅硬的花崗巖,硬是被看似柔弱的流水削出一條條溝槽。
據(jù)史料記載,天柱山形成于26億年前的太古代時期,200萬年前的第四紀晚期,天柱山高度急劇上升到海拔1000米以上,大體成為今天的模樣。也就是說,流水至少沿壁流削了200萬年,才呈現(xiàn)出如今的“石瀑奇觀”。
天柱山上還有許多“飛來石”,尤其是在“飛來群峰”景點處:三臺峰、飛來峰、銜珠峰……一個個巨大的石頭懸立于母石之上,像是從遠處飛過來的,展示出自然奇觀的神奇。實際上它們并不是飛來的,而是由1.28億年前的早白堊紀花崗巖形成的峰叢景觀。
最高的天柱峰亦是如此,它猶如石筍高聳立于山之巔,成為白居易筆下的“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石瀑、飛來群峰和天柱峰奇觀的形成,說到底都歸功于大自然和時間的力量,是幾百萬年,乃至上億年的風雨雕琢、寒霜侵蝕的結(jié)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能穿石非一日之功。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自然界的奇觀大都是如此形成的。而人成就一番作為,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摘自《今晚報》 立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