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赫
西雙版納每日必至的雨水,不僅與萬千生命融為一體,也造就了罕見的雨水傳粉現(xiàn)象。
說到為植物傳粉,你可能會想到蜜蜂、蝴蝶、鳥、蝙蝠等動物,也可能會想到風。但是中國科學家經(jīng)過多年的觀察和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世界首例雨媒植物,證實了植物也可以依靠雨水傳粉。
什么植物靠雨水傳粉
這種植物是蘭科大家族的一員,叫作多花脆蘭。它長得不算驚艷,而且在以“詭計多端”著稱的蘭花界,“智商”也稍顯遜色——難以吸引昆蟲前來訪花。由于花期在雨水較多的8月至9月,多花脆蘭便瞄準了雨,苦練絕技,借雨水完成傳粉大任。
雨水傳粉真的存在嗎
多年以前,人們就已經(jīng)觀察到幾種疑似雨媒植物,包括毛茛科毛茛屬的幾種植物、驢蹄草和某種百合科植物。這些植物依靠昆蟲傳粉,花呈直立的杯狀,下雨時開放的花內(nèi)能夠蓄積一定量的雨水,花粉被雨水沖刷到水面,漂浮到達位于水面的柱頭,從而實現(xiàn)自花傳粉。由此,“雨媒”作為一種傳粉方式被記錄和廣泛提及,并被認為是植物在傳粉昆蟲缺乏時的應(yīng)對策略。
然而,一些學者對“雨媒”的真實性提出了質(zhì)疑。科學界普遍認為,雨水對于蟲媒植物的傳粉是不利的,因為雨水會沖走花粉,稀釋花蜜,減少傳粉者的拜訪,同時,雨水還可能對花瓣和雌蕊、雄蕊等器官造成破壞,妨礙花粉在柱頭上的萌發(fā)。對于花粉不耐水的植物,雨水甚至會讓花粉發(fā)生爆裂。所以,大多數(shù)植物都進化出了防止花粉接觸雨水的花部結(jié)構(gòu)。
雨水傳粉如何被發(fā)現(xiàn)
在西雙版納石灰山雨林中,多花脆蘭是一種常見的附生植物。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科研人員觀察到,多花脆蘭雖然也有欺騙昆蟲傳粉的花部特征,如黃色花瓣上具有艷麗的紫褐色條紋,有香味卻沒有花蜜,但昆蟲前來訪花的頻率極低。可奇怪的是,它在野外的自然結(jié)果率卻很高,這引起了科研人員極大的興趣。
為了證實雨媒植物的存在,科研人員經(jīng)歷了漫長的觀察和論證過程,終于揭開了多花脆蘭有趣的雨水傳粉秘密:隨著雨滴不斷擊打,包裹花粉團的藥帽被彈開,花粉團在具有伸縮性的粘盤柄的帶動下,向上彈起落入柱頭窩,從而完成自花授粉。如果進行人工遮雨,多花脆蘭的結(jié)果率就會大大降低,這表明雨水傳粉對多花脆蘭的“傳宗接代”起著重要作用。至此,自然界首例雨媒植物的位置,多花脆蘭是“坐穩(wěn)”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