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晨熙
不知為什么,我對立春時節(jié)的薺菜是那么饞。
老家的小屋在“獅子頭”那座大山下,在我的記憶里,一到立春,薺菜就會像一片片綠雪花,撒在田埂上、麥苗下。那些日子,我的嘴里常伴有薺菜的余香……
我是田園山嶺的“孩子王”。立春時節(jié),我常帶著四五個伙伴去路邊找郁金香,找小螞蟻,有時還會自己用紙糊一頂風箏,在碧綠的長滿雜草的山野里放風箏。風箏像一只大雁在空中盤旋,我們歡呼著,跳躍在綠色的海洋里。
我最愛的還是薺菜。相比雪蒿、馬齒莧、灰灰菜、野蔥……我眷戀著芥菜的香,更重要的是愛著找薺菜的過程。
清早,在大人們還酣睡時,我們就要去找薺菜。我小心翼翼背起背簍,弟弟拿著沉甸甸的鋤頭,我們出發(fā)了。繞過前面的紫草河,走上山。當時山上還沒有修好的路,一路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會踩空。好不容易找到薺菜,可它們總躲在雜草堆里,拔出來時一不小心又會被不知名的草葉劃傷。鄉(xiāng)村里的孩子受傷是家常便飯,顧不了這么多,我們速戰(zhàn)速決,常常是用最快速度,一大把又一大把地拔薺菜,直到放滿背簍才屁顛屁顛地跑回家。
也有驚險的經(jīng)歷。記得有一次,我在山上遇到了野豬。它全身黑咕隆咚的,活像《西游記》里的黑熊精。那鋒利的獠牙閃閃發(fā)光,好像要把我頂出它的“領地”似的。我嚇破了膽,沒命地跑哇,跑哇。我想,我一定跑得很快,風在我的耳,旁吹得呼呼直響。我那兩只耳朵被奔跑帶起的旋風刮得緊貼腦殼,就像被狼追著逃命的兔子,兩只長長的耳朵緊緊地夾住腦殼。
也不知怎么的,我覺得薺菜在捉弄我。追我的野豬遠了,薺菜也不見了。遠處寺廟里的齋鐘聲響起,那鐘聲繚繞耳際,久久都不能散去。鳥兒在巢中吃蟲,花朵飲著露水,太陽升上正空,風變薄了,淡了,不見了。被嚇掉了心肝的我倉皇跑回家……
挖薺菜的過程驚險,但我實現(xiàn)了享用美味的“目的”。我喜歡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在上面撒鹽,別提多好吃了。
從小到大,在立春這個時節(jié)里,山腳下一直都有一個孩子在向山上進發(fā),急匆匆上去,又小心地下來,看著天空中嘰嘰喳喳飛過的小鳥,那大朵大朵白色的云,樹上綻開的桃花……立春的薺菜啊,你還是我記憶里的那個味道嗎?
(指導老師:杜欣)
積累卡
1.《春風·春卷·春光》倒數(shù)第二段,奶奶做春卷的絕招是什么?
2.《我的立春味》中,作者重點寫了“找薺菜”的過程。閱讀文章,畫出“找薺菜”的片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