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松
李讓,人如其名,逢人遇事都要禮讓三分。李讓說了,這是他為人處事的原則,必須長期堅持。
那天,李讓坐地鐵出去辦事,地鐵上的人很多。車到站,上來一位滿頭白發(fā),下巴上長著白胡須的老人。這個城市白發(fā)白須的老人很多,人們稱這樣的老人為“二白”。
李讓看到上來的是一位“二白”,二話沒說,連忙從座位上站起來,說:“大叔,您老請這邊坐?!?/p>
那位“二白”卻沒正眼看李讓,氣呼呼地說:“你眼瞎??!還大叔呢!我有那么老嗎?”
李讓自問自己的視力沒問題,但仔細(xì)一看這位“二白”,不看不要緊,一看還真把李讓給嚇到了!此人眉清目秀,臉蛋白嫩嫩、水靈靈的,掐一把都能掐出水來,分明是個大小伙子!他卻把頭發(fā)胡須都染成白色,活脫脫一個“二白”老頭兒。
李讓鬧了個大紅臉,本能地連忙道歉,說:“對不起,小伙子,是大叔看走眼了……”
“說誰呢?誰是小伙子了?小姐姐我還沒到二十二呢!”那位“二白”一把拉下了自己的白發(fā)白須,亮出烏黑的寸發(fā)和白里透紅的尖下巴,原來這位“二白”不是老頭,也不是小伙,竟然是一位小美女!
這一下,李讓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說什么好了。
這時,這位“二白”又說話了,“這叫cosplay,也可以叫行為藝術(shù),懂不懂?沒文化真可怕!切……”
“二白”后面的話,李讓沒聽清楚,他也不想聽,讓他沒想到的是,身邊的乘客紛紛指責(zé)那位“二白”不懂禮貌,說得她狂翻白眼。
這時,又到了一站,上來一位真正的“二白”,李讓二話沒說,立馬站起身,讓這位“二白”坐到他的座位上。
“二白”邊說“謝謝”,邊坐了下去。
這件事讓李讓有點兒難堪,自己“讓”了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這么尷尬。可是他轉(zhuǎn)念一想,這是個多元化時代,遇上什么樣的人和事都不奇怪。做人處事“禮讓三分”的原則沒錯,就得堅持下去。
這一天,李讓開了自己的私家車出去辦事。車子平穩(wěn)前行,車內(nèi)的收音機(jī)里女播音員正播著交通安全知識,李讓一邊聽,一邊開車,行至人行道時正前方的交通信號燈是綠燈。
李讓這人有個特點,安全意識特別強(qiáng),因此,雖然信號燈是綠色的,他還是把車子的速度降低了不少。
當(dāng)他的車頭剛越過停車線,正準(zhǔn)備往前駛過去時,一輛250型兩輪摩托車“轟”的一聲,從李讓車子的右面往左前方向駛出了一條弧線,飛速開到道路旁邊。摩托車手停下了摩托車,摘下頭盔,向李讓送了個飛吻。
等李讓看清向自己送飛吻的,竟然是上次地鐵里碰到的那位搞行為藝術(shù)的“二白”時,眼睛里差點兒冒出火來。
如果剛才不是他猛踩剎車,這小丫頭片子已經(jīng)被撞飛了,是死是活都得兩說!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可真夠嗆!不過,李讓安慰自己,“禮讓三分”的原則,在此時派上了大用場,因此,必須堅持!
這時,對面的信號燈讀秒數(shù)顯示,綠燈時間還有三秒,如果李讓加油提速,有足夠的時間駛離這個十字路口。
李讓先往左邊瞄了一眼,見沒啥情況,接著迅速往右邊一看,卻看到右前方一個“二白”正拄著拐杖過斑馬線,李讓本能地一踩油門,并打了個左方向,把車橫著停在了道路中間,擋住了過往車輛。
李讓停穩(wěn)車子后開門出來,一路小跑地來到拄著拐杖的“二白”面前,說:“大爺,您別著急,我領(lǐng)您過去?!闭f著,他拉起老人拐杖的另一端,把老人送到了馬路對面。
這期間,紅綠燈變換了三次,被李讓車子擋住的過往車輛卻沒有一輛按喇叭的,還有人搖下車窗,豎著大拇指,手動給李讓點贊,表示敬意。
這一刻,李讓心里的感覺,就像三伏天吃了冰鎮(zhèn)西瓜,這個舒坦??!
李讓辦完事回到家里沒多久,接到一個座機(jī)電話,是交警大隊打過來的,通知李讓去交警大隊接受處理。
盡管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可李讓二話沒說,掛斷電話就去了交警大隊。
接待李讓的是一位老交警,李讓走進(jìn)他的辦公室時,他正在教育一位白發(fā)白須的“二白”:摩托車轉(zhuǎn)彎未讓直行車輛,因此罰款,并處駕駛證記分。
李讓仔細(xì)一看,差點兒氣樂了,眼前又是那位“cosplay行為藝術(shù)家”。
老交警對“二白”處理完畢,轉(zhuǎn)身對李讓說:“你不顧自身安危引導(dǎo)盲人過馬路,雖然車輛闖了紅燈,違反了交通安全法規(guī),但交警大隊做出決定,對你的行為不予處罰,并對你這種見義勇為的精神通報表揚……”
李讓從交警大隊出來時,“交警之聲”微信公眾號上已經(jīng)把他的事跡通報出來了,并獲得了不少點贊,甚至有人發(fā)了“520”三個數(shù)字。李讓看了,心里舒服極了。
幾天后,李讓開車來到一個五路交叉的環(huán)島處,圍著環(huán)島的有兩條道。李讓打亮左轉(zhuǎn)向燈,駛?cè)肓谁h(huán)島靠里面那條行車道,并且順利開過第一個路口,接著又從環(huán)島靠里面那條行車道上,變道到靠外面那條行車道上,然后再駛出環(huán)島,行駛到他要去的那條道路上。
當(dāng)李讓剛要變道到靠外那條道上時,往右面后視鏡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右后面一輛新能源小汽車緊跟著。
這時候,李讓又一次想起了他的“禮讓三分”原則,就很自然地猛踩了一腳剎車,意思是讓后面那輛新能源車先過。
他在踩剎車的同時,車頭已經(jīng)駛?cè)肟客饷婺菞l行車道了,導(dǎo)致后面那輛車子來不及剎車,撞上了李讓的車,造成兩輛車子不同程度的損壞。好在損壞程度都很輕,花不了多少修理費,并且沒有人員受傷。
事故發(fā)生后,后面那輛新能源車?yán)锵聛砹艘晃话装l(fā)白須的“二白”。
李讓一看,樂了。還真是不是冤家不碰頭,又是那位“行為藝術(shù)家”,不管到哪兒都能碰到這位。
李讓剛出車子,那位“二白”就笑嘻嘻地說:“你怎么開的車?明明要出環(huán)島,轉(zhuǎn)向燈卻打著左轉(zhuǎn)向的,是不是故意的呀?該不會是玩碰瓷藝術(shù)的吧?”
李讓不想和這位新新人類的“行為藝術(shù)家”多糾纏,拿出手機(jī)報了警。
不到十分鐘,一輛警車到了,趕過來的交警根據(jù)事故發(fā)生的事實和違規(guī)依據(jù),現(xiàn)場裁定李讓負(fù)這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責(zé)任。事后,李讓才弄清,他的那一腳“禮讓三分”剎車是多余的,如果沒有這一腳剎車,這起交通事故就可以避免。
都是禮讓三分的理念害的,李讓再次動搖起來。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一幕發(fā)生了——那位“二白”主動說:“我不需要這位大叔賠償損失,我還要感謝他呢!”說完,她沖李讓鞠躬感謝,感謝上次李讓緊急剎車讓行。李讓的這一讓,避免了一次重大交通事故,甚至可以說是讓出了這位“二白”的第二次生命。
經(jīng)過這三次交集,“二白”也終于懂得了一些道理??磥?,“禮讓三分”原則并沒有錯,但也要講究依法依規(guī)禮讓,該讓的還是要讓,不該讓的就不能讓。
想通這一點,李讓又信心滿滿地上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