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看完《冬去春會來》一文,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有些感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我們都可以從這個故事中有所體會,學會成長。
文中的小小,曾經希望自己是丈夫的唯一,而當她發(fā)現(xiàn)丈夫的秘密時,這種巨大落差造成了強烈的心理沖擊,她號啕大哭,并給丈夫打電話表達了強烈的憤怒。這些情緒,是小小經過內心轉化過的二次情緒,而她原始的情緒是驚詫、難過和不安全感。
不難理解,當主觀愿望和客觀現(xiàn)實出現(xiàn)巨大差異時,人的情緒反應是十分強烈的,小小也不例外。她的這些反應,也說明了丈夫在她心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她對他的依戀體驗。
心理學依戀理論認為,人與生俱來(生物傾向)要朝向親密與安全的依戀,依戀關系是人的安全感和基本信任的基礎。成年人在親密關系中,需要安全依戀的感覺。如果這種感覺被破壞,會激起強烈的不安全感,為了保護自己,很多人通常會選擇“戰(zhàn)斗”或者“逃跑”等應對方式。就如小小,無論是“用惡毒的話語去攻擊他”還是自殘行為,都是她的一種應對方式。
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都可能遭遇改變自己的重大事件,也都會因此產生心理應激反應——這是重大壓力下的正常反應。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小小情緒抑郁,行為過激。
遇到這樣的事件時,我們需要做的是,理解、接納自己的情緒和過激行為,并盡可能地安撫自己,進行自我調節(jié)?;蛘撸蛲鈱で髱椭?,在家人或親友的陪伴下,在專業(yè)人士的幫助下,爭取早日平穩(wěn)度過這一階段。通常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會在數(shù)周或數(shù)月內逐漸復原,但也有少數(shù)人難以復原并衍生更多嚴重的相關問題。
最后,從文中表述可以看出,小小的丈夫有時還會處于前女友突然離世的哀傷之中,這是一個狀態(tài)也是一個過程,它包括了悲傷與哀悼的反應。建議他可以這么做:了解自己偶爾的哀傷反應是怎么回事,正視面對和經歷哀傷過程;采取一些積極的應對方法,如宣泄悲痛情緒、在內心與小潔對話,并進行告別,好好說再見等;最終完成自愈,接受和表達小潔離開的現(xiàn)實,將與小潔的關系轉為記憶,建立新的自我身份,并適應新的生活。
不過,我們最終很欣喜地看到,小小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下慢慢地走出陰霾,她的婚姻天空似也由陰轉晴。正如文中所說,冬去春會來。
(作者為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心理訓練科主任,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督導師,《軍嫂》雜志社特聘心理專家)
編輯/吳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