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決定學乒乓球是想著它很容易學,可以在無聊的時候打發(fā)一下時間。
直到真正開始學習時,我才發(fā)現(xiàn)先前自己低估了這項運動的技術含量,我每次發(fā)球或者接球都過不了網。媽媽見狀,耐心地教我發(fā)球時要把拍子向下,然后把球在桌子上彈一下,再輕輕挑過去。我按照這個方法試了一次,還是做不到,瞬間打起了退堂鼓。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鼓勵我:“不要知難而退,要堅持不懈,才能學會?!?/p>
聽了媽媽的話,我立馬堅定起來:“好,我努力!”我一次又一次向媽媽請教,媽媽也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我,還對我說:“如果你學得快,我可以教你旋球、搓球、扣球等。”聽得我心里直癢癢……
我先把球在桌上彈一下,再把拍子向下,最后把球不輕不重地打過去。每天我用這種方法練二十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終于學會了。現(xiàn)在,我已熟練掌握多種發(fā)球、接球方法,有時甚至還能打贏媽媽,很有成就感。媽媽笑著對我說:“真是青出于藍勝于藍啊。”
現(xiàn)在,你要問我學打乒乓球難嗎?我會驕傲地告訴你:學打乒乓球并不難,只要勤于練習,就能提高球技。
總評
兩位同學圍繞“學會”,分別寫了自己學騎自行車和學打乒乓球的經歷,把“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得清晰明了。肖紫辰同學由心生羨慕開始,從初學的失敗到再次練習,快速掌握了騎行方法,從中體會到“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李哲愷同學不僅把學打乒乓球的過程寫得詳細,而且寫出了“我”學打乒乓球的心理變化,情感溢于言表。
【作者系湖南長沙市圖書館青苗閱讀與寫作公益班學生,指導并置評:桂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