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華
[首都師范大學,北京 100089]
營養(yǎng)靈魂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營養(yǎng),保存生命體的存在。而生命體的生存或存在是生命的本質(zhì)(DA 415b15 )。但營養(yǎng)靈魂是什么?靈魂首先表示某種機能或潛能。他稱:“必須首先定義營養(yǎng)靈魂。營養(yǎng)靈魂通過營養(yǎng)這種潛能跟其他的潛能區(qū)分開來。(DA 416a20)”這種潛能的活動或功能是生長和使用營養(yǎng)以及繁殖跟自己類似的個體(DA 415a25)。按照亞里士多德的方法論,要探討某種靈魂是什么,需要知道其活動或?qū)崿F(xiàn)是什么,而要知道其活動,首先要探討其對象(DA 415a16)。之所以是這個順序,因為亞里士多德遵循的方法是從明顯的東西開始到更加可知的東西(DA 413a11)。(3)Gill,Mary Louise,“Method and Nutritive Soul in Aristotle’s De Anima II,4”,In Nutrition and Nutritive Soul in Aristotle and Aristotelianism,eds.By Giouli Korobili &Roberto Lo Presti,De Gruyter,2020,pp.21-42.就如他在解釋視覺的時候,就先從其對象——顏色開始。營養(yǎng)靈魂的對象是營養(yǎng)或食物。亞里士多德將營養(yǎng)過程分為三個部分:營養(yǎng)者,被營養(yǎng)者和營養(yǎng)物(食物)(DA 416b20)。靈魂是營養(yǎng)者,有靈魂的身體是被營養(yǎng)者(DA 416b9)。營養(yǎng)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食物,另一方面是消化食物的熱。就像船夫需要手搖動櫓開船(DA 416b26),靈魂需要熱來變化食物,使之跟身體相似,由此身體被營養(yǎng),從而生命得以保存并生長繁殖。亞里士多德又將營養(yǎng)分為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最初的營養(yǎng),如植物的種子中和動物的胚胎中的冗余物質(zhì);另一種來自外部,如同植物的根系,動物的胚胎的臍帶吸取外部的營養(yǎng)(GA 740b5)。兩種營養(yǎng)各自有各自的作用,第一營養(yǎng)使得生物存在,而第二種營養(yǎng)使得生物生長,即體積的增長(GA 744b30)。最初的營養(yǎng)和外部營養(yǎng)中最純凈的部分供應生命體“支配本原”的部分,如動物的心臟,而其殘余物則生成骨頭,指甲,蹄子,角,鳥嘴等?!白匀幌褚晃粌?yōu)秀的管家”(GA 744b15),將營養(yǎng)的不同部分按照等級分給身體不同部分。營養(yǎng)也是分階段的,如骨頭最初由精液的剩余物構成,在后來的生長中,骨頭由營養(yǎng)物的剩余物提供營養(yǎng)(GA 744b26)。
食物或營養(yǎng)如何使得生物生長?以肌肉為例,食物對肌肉的營養(yǎng)和增長不是直接添加質(zhì)料到質(zhì)料上去,也不是因為質(zhì)料的增長。事實上肉的質(zhì)料一方面在流失,一方面新的在流入(GC 321b27)。眼睛作為眼睛質(zhì)料總是新的,雖然尺寸變大了,但并非簡單的新的質(zhì)料添加進來。肌肉的形式或形狀每個部分都增長了(GC 321b22),如,手按比例增長,手的形式在各個方面都增長了。這里亞里士多德意思是說生物的生長是形式的生長而非質(zhì)料的增長嗎?其實并非如此。威廉姆斯(Williams)指出,亞里士多德在這里的表述似乎是說,在生物的生長中形式在生成和增長,但這只是一個漫不經(jīng)心的說法。他在《形而上學》 Z.8中表達的才是他真正的觀點。(4)Williams,C.J.F.,“Notes”,in:On Generation and Corrup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09.在《形而上學》 Z.8亞里士多德在論述質(zhì)形論中稱,形式跟質(zhì)料都不是被生成的,“顯然形式…不是生成的或被制作的,實體也不是;因為它是通過技藝或者自然或某種潛能而在別的某物中的。”(Meta.,1033b5ff.)就如在制作銅球的時候,被制作的不是球形,也不是銅,而是這個銅球。在《論生滅》中他又強調(diào)生長在于生命體的形式按比例增長,而不是質(zhì)料的增長,他并非自相矛盾,而是這里所說的形式,比如手的形式,是指手的尺寸和比例,手的長大是按一定比例增長尺寸,而手的形式是指手作為手的本質(zhì)或?qū)嶓w,是不生成的,這個實體也決定了一個動物的手的比例和最終尺寸的界限。生物的這個本質(zhì)服從于一種目的論,即這種動物的手的功能。
在搞清楚營養(yǎng)靈魂的對象和功能與實現(xiàn)活動之后,按照亞里士多德的方法次序,就可以對營養(yǎng)靈魂的本質(zhì)進一步描述了。亞里士多德從原因和本原出發(fā)對營養(yǎng)靈魂進行描述,因為“生命體的靈魂就是其原因和本原。”(DA415b7)作為原因和本原的靈魂有三重意義:實體因或形式因、目的因和動力因。靈魂是實體,使得生命體得以活著和存在。而實體因同時也貫穿在目的因和動力因中,共同發(fā)揮作用。通過對這三重本原的分析,展示出營養(yǎng)靈魂構成了生命體的最基本的同一性(Identity)和個體性。
靈魂是生命體的實體。亞里士多德稱,“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是其實體;生命體的存在就是活著;而靈魂是活著的原因和本原?!?DA 415b12)靈魂讓物體活著,這是一個傳統(tǒng)觀念。柏拉圖在對話中就多次提到,使得物體活著的是靈魂。(8)如柏拉圖的《斐多篇》105c9Shields 指出亞里士多德在這里有一個論證:
(1)x的實體是x存在的原因;(415b12-13)
(2)在生命系統(tǒng)中,存在(或本質(zhì))就等于活著;(415b13)
(3)所以,一個生命系統(tǒng)的實體是其活著的原因;
(4)靈魂是活著的原因;(414a12)
(5)因此,靈魂是生命系統(tǒng)的實體。(415b13)
Shields 認為這里推論的每一步雖然都可商榷,但亞里士多德由此表明了他的結論,活著是生命體的存在,靈魂又是活著的原因,同時是生命體的實體,那么靈魂就自身既是活著的,又是活著的原因。(9)Aristotle,De Anima,trans.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by Christopher Shields,Oxford:Clarendon Press,2016,p.204.如果首先將靈魂看作跟身體分離的另外的實體的話,亞里士多德的論證似乎顯得草率。但如果以亞里士多德的方式理解靈魂,則他的這些論斷的每一步都是自然的。
亞里士多德在對靈魂進行闡釋的時候,顯然排除了一種自然主義還原論立場。他用“本原和原因”來解釋靈魂,將之歸為形式、目的、運動的始點,但絕不將靈魂歸為一種物理構造及其結果。營養(yǎng)能力的實現(xiàn)是“使用食物”以自我營養(yǎng),以及生長,繁殖,這些功能共同保存了生命體。(12)Ronald Polansky,Aristotle De Anima:a Critical Commentary,p.201.亞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釋也沒有忽略質(zhì)料的因素。亞里士多德稱,生物有的特征是具有目的的,必須用目的因來解釋,而有的特征則跟動物本質(zhì)的邏各斯沒有關系,而必須訴諸質(zhì)料進行說明。(13)亞里士多德在《動物的生成》 中提出“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中,這種條件跟動物的本質(zhì)沒有關系,我們必須訴諸質(zhì)料因和動力因,這些東西是因為必然性而產(chǎn)生的?!?GA 778a34)如眼睛的存在和構成必須用目的因來解釋,而眼睛的顏色則并非有目的的,僅僅出于質(zhì)料。質(zhì)料的某些屬性導致一種必然性。必然性可以看作是質(zhì)料因。動物和人的毛發(fā)的產(chǎn)生有其目的,但人會在產(chǎn)生大量精液的時候禿頭則是出于一種必然性而非有目的的,因為精液帶走了大量熱量,使得腦周圍的皮膚變冷,導致脫發(fā)(GA 783b9ff.)。
似乎質(zhì)料因和必然性更能夠解釋事物的生成。人們經(jīng)常用必然性來說明某物生成及其存在樣式,這也是以前的自然哲學家經(jīng)常用以解釋宇宙和自然的方式。(PA 640b5)他們設定了基本元素的必然屬性,如火是熱的,干燥的,土是冷的,濕潤的,前者是輕的,后者是重的,諸如此類。不但用這種帶著特別的必然性的質(zhì)料解釋宇宙的生成,而且用來解釋動物和植物的生成,如“水流進身體的時候,胃和其他進食和排泄的部分形成……”(14)《動物的部分》(PA640b10)提出“他們還研究了基底性的質(zhì)料必然有哪些本性,如,火的本性是熱的,土的本性是冷的事實上,他們甚至以這種方式產(chǎn)生宇宙。他們也以同樣的方式談論動物和植物的生成。”是什么使得生命生長?恩培多克勒訴諸質(zhì)料,他說草木向下生根,是因為土性自然引導根向下伸展。而枝葉向上,是火性自然讓它們向上。(DA 416a1)這些古代的自然哲學家用質(zhì)料及其必然性來解釋一切自然和生物過程,而亞里士多德卻認為這是不充分的,“氣和水是身體的質(zhì)料;所有古代人都從這些事物構造了身體的自然。但是,如果人,動物及其部分是按照自然而存在,就要說到肉,骨頭,血液,和所有同質(zhì)的部分。……說出這些事物由什么構成,如由火或者土構成,是不夠的。就像我們解釋床或其他這類的東西;我們要力圖規(guī)定其形式而非質(zhì)料。(PA 640b10)”用四元素解釋身體,就像用木頭解釋床是什么。亞里士多德說過去的自然哲學家“只看到質(zhì)料因和動力因?!?GA 778b8)這里所說的動力因是質(zhì)料的本性導致的必然性運動,如火造成向上的運動。但火是無限定的,而自然構成的事物都有尺寸限度和邏各斯,限度屬于靈魂,而非質(zhì)料。(DA 416a11)來自質(zhì)料的必然性的動力可以解釋部分運動和形式,但決定生命的本質(zhì)的,是其實體—靈魂。正如熱和冷可以改變鐵的軟硬,但不能制成劍?!皠Φ闹谱魇撬褂玫墓ぞ叩倪\動,…技藝是產(chǎn)品的始點和形式。”( GA 735a1)同樣,兒子產(chǎn)生的原因在父親賦予的形式和生命運動的始點。從質(zhì)料上來說,質(zhì)料元素及其冷熱等屬性會決定骨頭、肉的硬度,柔韌等性質(zhì),但肉作為肉,骨頭作為骨頭其本原不是質(zhì)料及其必然性決定的。(GA 734b30)
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家的思路跟現(xiàn)代的很大部分自然主義者不謀而合,都試圖以物理的方式來解釋存在的事物及其運動,無論是生命體還是其他?,F(xiàn)代的自然主義者認為,時空中的一切存在物都必須被等同于或在形而上學上由物理存在物構成。(15)Plato.standord.edu/entries/naturalism騰格義(Tengelyi)指出,自然主義通常是這樣的立場,自然科學理論對決定什么實存什么不實存問題上具有優(yōu)先性。這個立場經(jīng)常跟還原論或者突現(xiàn)論、隨附論捆綁在一起。(16)Tengelyi,Laszló,“Agonistic World Projects::Transcendentalism Versus Naturalism”,in:The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2013)27,No.3,Special Issue with the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 Philosohy,pp.236-252,p.241.因此自然主義又依賴于自然科學的解釋。而相當多的自然主義者又是還原論者。當代的還原論(reductionism)認為,生物系統(tǒng)由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構成,這種形而上學上被稱為物理主義。持這種理論的人認為,生物屬性隨附在物理屬性之上,生物過程和變化乃是因為物理屬性的變化。生物過程在形而上學上等同于物理—化學過程。(17)Plato.standord.edu/entries/reduction-biology徹底的物理主義者認為,從本體論上而言,唯有物理系統(tǒng)是實在地存在的,包括生命在內(nèi)的每個存在的物理系統(tǒng)都是最大的物理系統(tǒng)——宇宙的子系統(tǒng),跟其他物理系統(tǒng)具有時空、力的聯(lián)系。不存在非物理的靈魂或心靈,人的心靈活動只是大腦的神經(jīng)元活動。(18)Feng,Ye,Studies in No-Self Physicalism,Springer,2022,pp.535-536.
這種徹底的還原論物理主義跟當代另外幾種試圖解決身心關系的自然主義路徑一樣,都預設了笛卡爾式的身心分離難題,將靈魂看作分離于肉體的、性質(zhì)完全不同的實體或主體。這些解決靈魂/心靈-身體/物理關系的路徑之所以都難以成功,問題大概就出在這個預設上。(19)這種解決身心關系問題的路徑有5種:1.還原主義唯物論;2.非還原的唯物論;3.功能主義的因果論證;4.泛心論;5.中性一元論。參:Charles,David,The Undivided Self:Aristotl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Oxfor University Press,2021,pp.1-2.查爾斯(David Charles)認為亞里士多德的解釋心理或靈魂活動以及方式恰恰沒有這個預設。他稱亞里士多德的路徑為心理—物理的“不可分割主義(inextricalilist)”,即無論心靈或心理活動,還是身體活動,都被定義為不可分割的心理—物理活動。(20)Charles,David,The Undivided Self:Aristotl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p.6.查爾斯的“不可分割主義”雖不能給出對靈魂現(xiàn)象令人滿意的刻畫,但卻描述了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論的一個重要特征,即,靈魂是不能用質(zhì)料及其運動還原掉的。
當代的物理主義還原論以自然科學理論為依據(jù),可以歸為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理論知識。亞里士多德認為理論知識和自然知識是不同的。(PA 640a1)前者是以事物的現(xiàn)成的“是”為理論出發(fā)點,而自然知識以“將來是”為出發(fā)點?!笆挛铿F(xiàn)在是或者已經(jīng)是,所以必然地另一物是或者將是?!倍鴮ψ匀粊碚f,解釋的方式卻是,“因為健康或人類是這樣的,所以(為此)必然地這個存在或生成。(PA640a7)”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根據(jù)現(xiàn)成的存在,機械地按照理論知識推出另外的事物的存在,這是不適合解釋生命的。而他解釋生命的出發(fā)點恰恰是更高階的現(xiàn)象,即靈魂或生命的形式和目的?!吧锏男问绞庆`魂,或靈魂的部分,或離開靈魂就不能存在的東西。……自然學者就應當關注靈魂,或者處理全部,或者其部分。”(PA 640a19)
但亞里士多德的靈魂也不是神秘的實體。他所說的營養(yǎng)靈魂并不外在于營養(yǎng)系統(tǒng)存在,恰恰就在生命體的生存活動中展現(xiàn)出來。靈魂作為目的因或形式因是解釋生物構成的原則和出發(fā)點,而質(zhì)料帶著相應的特性,也共同參與生物的生成。生物的構造以及活動或者自身是目的,或者是為了某個目的,如果一些現(xiàn)象不能按照這種方式獲得解釋,則訴諸質(zhì)料所帶有的必然性進行解釋。亞里士多德稱,動物必然有眼睛,而各種動物也必然有特別的眼睛。但這兩種必然性是不同的。(GA 778b10ff.)前一種必然性出自目的性,而后一種則是構成質(zhì)料的特別性質(zhì)導致的。再如,鹿角的位置和構造是為了攻擊和防衛(wèi),這是其本質(zhì)和目的。動物的骨骼由土性的質(zhì)料構成,最大的動物有最多的土性質(zhì)料,過剩的土性質(zhì)料被自然轉(zhuǎn)化為防衛(wèi)手段,在一些動物那里就是牙齒和獠牙,在另一些動物那里就生成了角。在這里,鹿角的本質(zhì)或?qū)嶓w是由它由以形成的目的來說明的,而質(zhì)料作為必然性是生命體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為了某種目的,根據(jù)邏各斯使用那些必然出現(xiàn)的東西”。(PA 663b23)這個原則也可以解釋人的牙齒,并適用于所有動物的牙齒。牙齒之所以有三種,這并非自然的奢侈浪費,而是它們分別有不同的功能:前牙尖銳以便撕咬食物,臼齒寬闊以便研磨食物,而犬齒在二者中間分開兩種牙齒,(PA 661b7)只不過人的牙齒的數(shù)目和樣式又特別適合語言的發(fā)音(PA 661b14)。而有些動物長獠牙是作為進攻和防衛(wèi)的武器,(PA 661b18)另外的動物的牙齒也各個根據(jù)其不同的存在狀況而有不同。這種差別并非隨意,因為“自然不為無目的之事或多余之事”。(PA 661b25)
事實上,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現(xiàn)象的解釋提供了跟當代的自然主義不同的路徑,讓我們對現(xiàn)代意義上的物理主義還原論保持警惕。這樣說是恰當?shù)模簛喞锸慷嗟戮芙^對生命的任何還原論解釋。這在他對古代的自然哲學家的批判可以看出。他拒絕訴諸非生命以解釋生命。(21)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aristotle-psychology/JHJNutr就像他在對營養(yǎng)靈魂的分析中提出的,營養(yǎng)必須是對生命而言的營養(yǎng),“沒有生命的東西不被營養(yǎng),被營養(yǎng)的是有靈魂的軀體,因此,營養(yǎng)(食物)并非偶然地是跟有靈魂相關的。(DA 416b9-11)”營養(yǎng)靈魂的能力可以通過機體的結構及其活動加以解釋,這種解釋之所以不夠,是因為沒有說出生命的本質(zhì)。 當代的自然主義還原論的生命解釋有其優(yōu)點,它以自然科學為支撐,從低階的物理現(xiàn)象出發(fā),自下而上解釋更高階的現(xiàn)象。凱瑟(Marie Kaiser)指出還原論解釋的三個特征:(1)從更低階的現(xiàn)象出發(fā);(2)內(nèi)在的解釋;(3)各個部分是孤立的。這種解釋總是依賴于比要解釋的現(xiàn)象更低階的特征。解釋只針對要解釋現(xiàn)象的內(nèi)在的物理部分,且將這些部分從其原始的復雜背景中孤立分離開來。(22)Plato.standord.edu/entries/reduction-biology Kaiser,M.I.,“The limits of reductionism in the life science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life Sciences,(2011)33,pp.453-476.而亞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釋恰恰采取了相反的路徑:自上而下從目的和實現(xiàn)出發(fā),在生命體的統(tǒng)一性和個體性中,去解釋生命。這兩種路徑并非必然相互排斥,而是應該成為互補的方式。事實上,自然主義的探討也正在將“功能”、“目的”等概念包容進解釋體系中,而非完全拒斥。亞里士多德的營養(yǎng)靈魂理論對生命現(xiàn)象的解釋對自然主義的研究是有益的補充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