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qū)園林綠化局 韓彥華
古樹名木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和復制的寶貴資源。它們歷經朝代更迭,閱盡歲月滄桑,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化藝術的光彩和名勝古跡的佳境,更是洞察歷史、研究自然、探究生命的重要介質。因此,保護古樹名木意義重大。
古樹名木的保護搶救主要包括日常保護、養(yǎng)護管理和保護搶救等部分。其中,日常保護包括建檔立案、制作標識牌、巡查巡護等內容;養(yǎng)護管理主要包括補水排水、有害生物防治、施肥、環(huán)境整治等內容;保護搶救主要涵蓋樹體加固、損傷修復、樹洞修補等內容。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更新,古樹名木的保護搶救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本文以昌平區(qū)延壽鎮(zhèn)盤龍松古樹為例,重點對古樹的保護搶救措施進行論述,旨在為古樹名木保護搶救提供參考。
北京市昌平區(qū)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昌平區(qū)野生植物有90科,450種,森林面積65285.70公頃,全區(qū)森林覆蓋率48.63%。昌平區(qū)現有古樹5978株,其中古樹群落17處。現有一級古樹1497株、二級古樹3523株,名木958株。
2021年,昌平區(qū)歷時半年對轄區(qū)內5978株古樹名木進行了基礎體檢和精細化體檢,通過分析記錄古樹名木的分布特點、樹種類型、生長環(huán)境以及生長勢情況,結合專業(yè)測量儀器的檢測結果,判斷古樹整體健康情況,形成“一樹一檔”古樹名木體檢報告,完善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數據庫,為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昌平區(qū)延壽鎮(zhèn)盤龍松
盤龍松為一級古樹,生長在昌平區(qū)延壽鎮(zhèn)延壽寺內,樹高5米,樹冠東西14米,南北16米,樹齡810多年。古松枝干盤繞交錯,重復疊壓9層多,整個造型中高外低,遠望如綠丘,近看如蒼龍盤舞,人稱“盤龍松”。盤龍松造型鬼斧神工,自然天成。經有關專家考證,確定其為油松變異種,造型天然造就,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為更好地保護盤龍松,昌平區(qū)組織專家組對盤龍松及其周邊生境進行實地查驗,結合以往復壯措施,對古松樹土壤水分現狀及樹體干皮損壞等衰弱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在現場召開了研討會。經分析,盤龍松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氣、水、肥、病蟲害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致其衰弱。一是古松樹處于藏風聚水的低洼處,四周通風不良,土壤含水量過高,不利于古樹正常生長;二是油松為深根性樹種,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古樹吸收氧氣。三是土壤貧瘠,營養(yǎng)不足,需要進行改良。四是掛果較多,進一步降低了樹勢。五是枯死枝、病蟲新梢未及時處理,增加了蟲害風險;部分裸露木質部的枝干上有疑似吉丁蟲的羽化孔,新梢上可見松梢螟為害狀。
古松整體生長勢偏衰弱,復壯工作應集中解決古樹周邊土壤含水量過高問題;加強日常養(yǎng)護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及時清除枯死枝、病死枝,并進行防腐處理等。
盤龍松所在地面北高南低,通過在四面墻內側埋設滲水管、在南墻設置多個排水口,把匯聚到古樹下方的水通過南墻排水口排出,實現多點位排放,達到快速疏水排水的目的。
1.在南墻內東西兩端和中間位置各設1個共3個雨水口快速排水(雨水口篦子為750*450),依靠四面墻內側埋設的直徑200UPVC滲水管實現排放(滲水管周長1/3為實管放在管溝底部,2/3管外徑頂面和兩側打直徑6毫米孔,孔間距1米,梅花形隔層相對,管外包雙層土工布)。
2.從南墻內側地面開始人工開挖導水溝,溝深3.5米。自地面至地下1.75米深位置,開挖溝的寬度為1.2米。地下1.75米以下開挖溝的寬度為0.5米,預留出近0.5米的工作面。
3.南墻導水管設置。在南墻內側設置三層排水管。(上方設置兩層滲水管,底層設置一層1/3實管)。四面滲水管用管箍和彎頭連接至南墻滲水管。在距東墻和西墻50厘米處各加一個三通連接上層滲水管和雨水井管;然后在距東墻和西墻1米處各加一個三通向下連接底層實管,將滲水管里的水導出至南墻外的雨水井。
4.注意事項:一是施工中遇到墻根聚集盤生的樹根時,不能切斷根系,應人工盤好樹根并用濕布包裹好。做好側土支撐,防止塌方,待回填土時再打開濕布,自然碼放好樹根并及時回填原土。二是下層滲水管外包土工布并回填碎石(滲水管周圍被碎石包裹,管兩側各約15厘米,管底部約10厘米,管上部回填碎石到與地表齊平),最后用水鉆將南墻鉆孔,用三通管穿過墻體并與雨水井連接。全部雨水排放到現有南墻外地面下的雨水井內。三是做好一側恢復一側,先南墻再東墻、西墻,最后北墻,防止現場堆積土方太多。東墻、西墻導水溝底埋設的排水管線要有3%的放坡。
修剪枯死枝、病蟲新梢,抑制徒長;進行疏果,減少養(yǎng)分消耗,延長古樹壽命。
1.使用消過毒的剪鋸,清除枯死的小枝、新梢以及存在掉落隱患的三級分枝,鋸口涂抹5%的硫酸銅消毒劑,然后再涂抹傷口愈合劑。
2.使用消毒的手術剪去除新球果和老球果。
開復壯溝或挖孔,使用腐葉土、草炭土以及腐葉肥、微生物菌肥、微量元素肥等,將有機肥和無機肥混合進行土壤改良,改善古松土肥條件,補充營養(yǎng)元素。
人工清理盤龍松主干和主枝上裸露腐朽的木質部,涂抹純天然的熟桐油進行防腐處理,涂抹2—3遍,注意不能涂抹到活皮組織上。
檢查根莖周邊的土壤里是否有芫天牛成蟲和松陰吉丁并采取防治措施。
芫天牛防治措施:幼蟲期環(huán)樹干基部噴灑3%高滲苯氧威乳油1000倍—1500倍液,防治下樹初孵幼蟲。也可使用30%吡蚜噻嗪酮懸浮劑1000倍—1500倍液或20%呋蟲胺懸浮劑1000倍—1500倍液澆灌根部土壤;成蟲產卵期在樹干下部圍環(huán),阻隔成蟲上樹產卵;人工擊殺卵塊;8月中旬成蟲羽化期人工捕殺成蟲。
松陰吉丁防治措施:5月—7月樹干噴灑8%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水劑400倍液或30%氯氟·吡蟲啉懸浮劑1500倍—2000倍液、10%順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1500倍液或3%噻蟲啉微膠囊懸浮劑800倍液等噴霧防治;幼蟲期可使用30%吡蚜噻嗪酮懸浮劑1000倍—1500倍液或20%呋蟲胺懸浮劑1000倍—1500倍液澆灌根部土壤防治。
保護古樹名木要因地因樹制宜,選好選準保護措施,防止不良因素對古樹自然生長的影響;要加強管理人員培訓和教育,強化法制宣傳力度。只有認真細致地做好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才能為古樹名木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昌平區(qū)延壽鎮(zhèn)盤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