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左秀芳 通訊員 鄭麗穎
黨員是什么?黨員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種責任的象征。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是嚴于律己的旗幟,是以身作則的旗幟,是愛崗敬業(yè)的旗幟,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旗幟……
唐山市豐南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高海英,就是這樣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名校長,怎樣給教育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要呈給家鄉(xiāng)父老一所什么樣的學校?要培養(yǎng)一批什么樣的人才建設祖國?”高海英常常這樣自省。學校門前鐫刻的“不忘教育初心,牢記學習使命”,時刻提醒著她肩上的責任、身上的重擔。
1992 年,高海英畢業(yè)于河北灤師,成為豐南區(qū)胥各莊小學一名數(shù)學教師。對于這樣在別人看來很普通的一份工作,她卻投入了滿腔熱忱。
在高海英心中,“求精品”的意識無比堅定。為了每一道題的設計思路,為了每一節(jié)課的研究方案,她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她每天早晨六點多到校,幾乎每天都是最晚離校,有時甚至加班到夜里一兩點。連續(xù)多年,她都沒有休過雙休日,沒有休過寒暑假。
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高海英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闖出了名堂。2004 年12 月,經(jīng)過層層選拔,她作為河北省代表之一,參加了全國首屆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課例大賽,在高手如林的競爭中,她成為河北省唯一獲得小學數(shù)學學科全國一等獎的教師。
2006 年,高海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她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中。2013 年,胥各莊小學新建校完工,高海英被任命為校長,帶領近百人的團隊開啟了卓越教育的探索之路。
當教師的時候,她心里裝的是“磨課”,以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當了一校之長,她心里裝的則是整個學校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學生的成長。高海英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外,還帶領全校教師積極探索課改,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摘金奪銀。
多年來,高海英指導了十幾名青年教師在國家級教學比賽中獲獎。她帶領學校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先后有8 個課題被評為國家級一等獎或省級一等獎,21 人次參加全國比賽獲得一等獎,49 人獲得國家級、省級科研獎。她本人也于2013年被評為河北省骨干教師,2017 年成功入選河北省名師。
從普通教師到一校之長,高海英長期擔任數(shù)學、科學等學科教師,始終沒有脫離教學一線。她發(fā)揮河北省名師、唐山市名師的引領作用,積極送教下鄉(xiāng),在唐山市內(nèi)9 個縣區(qū)講授示范課及專題講座,得到同行的高度認可。
2018 年,高海英調(diào)任豐南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在這里,高海英的教學仍是一面旗幟。她利用業(yè)余時間把初中數(shù)學課全部備了一遍,語文、歷史、道法、化學、物理等學科,都做到熟悉教材教法,心中有數(shù)。一次,她聽了一堂新入職教師的語文課,覺得不太理想,于是換到另一個班級,給全體語文教師講了一堂語文課。老師們聽了這節(jié)課,個個心服口服:“真沒想到,高校長講語文課也講得這么精彩!”
高海英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源于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好學。平時不管多忙,哪怕只能抽出幾分鐘的時間,她都拿起教育專著讀一讀。一談到名師課堂,她就樂此不疲。她的讀書筆記,每年都寫滿厚厚幾個筆記本?!按蜩F必須自身硬,奮斗才能底氣足?!边@是高海英的真心話,更是她幾十年如一日潛心鉆研的真實寫照。
從小學校長到初中校長,高海英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豐南實驗學校擁有學生和教職員工共計4500 多人。校長作為學校的領頭羊,不僅是學校的管理者、決策者,更是全校師生關注的榜樣與標桿。
在豐南實驗學?!昂托小崩砟畹囊I下,高海英從四個方面入手,打造中學教育品牌:踐行“四有三愛”鑄魂育心工程,打造“和行”教師隊伍;實施“雙有效、六環(huán)節(jié)”高效教學模式,構建“和行”課堂;做實“三階段德育主題教育”,培育“和行”學生;鍛造“六園四廳一廣場”的校園文化、綠化格局,營造“和行”環(huán)境。
基于對學生健康成長的思考以及學校的發(fā)展,高海英帶領領導班子制訂了學校發(fā)展的三大戰(zhàn)略:一是補齊短板,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鋪“路”;二是凝心聚力,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尋“道”;三是立足長遠,為學校的發(fā)展留“痕”。正源、培根、育本,靜待桃李芬芳。
她帶領全體教師開展“教書育人、建功立業(yè)”的主題教育活動,充分發(fā)揮“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黨員隊伍建設和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結合起來:一方面,鼓勵黨員教師在“青藍工程”中樹文明形象,作文明表率;另一方面,引導青年教師在“先鋒工程”中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努力實現(xiàn)崗位成才。
她積極推動學校實施“五五育心鑄魂”戰(zhàn)略,打造“和行”教師隊伍。五大“育心”工程,即育愛生之心、育愛校之心、育擔當之心、育盡責之心、育拼搏之心;五大“鑄魂”工程,即鑄好學睿智之魂、鑄人格修養(yǎng)之魂、鑄言行正直之魂、鑄大氣寬容之魂、鑄敬業(yè)奉獻之魂。通過育心鑄魂,塑師風、強師能、正師德,形成風清氣正、昂揚向上的教育教學氛圍。
人們常說,新入職教師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歷練才能成長為教學骨干,但高海英卻不認同。她說,教師成長得慢,就會影響學生,學生的成長可耽誤不得。她在學校開展“一帶一”青年教師培養(yǎng)活動,一名老教師帶一名青年教師,老教師手把手地教,青年教師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地學。近幾年,學校逐漸形成結構合理、梯次發(fā)展的教師隊伍。在全區(qū)教學質量評估中,豐南實驗學校的青年教師教學成績均處于上游水平。
高海英自己愛讀書,更積極推動教師閱讀。她組織全體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閱讀專業(yè)書籍,提高理論素養(yǎng)。學校定期開展“開卷有益”讀書展示交流活動,“五月讀書節(jié)”“每月讀書周”“讀書筆記展”“讀書與教學”研究會等活動廣泛普及。學校形成了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風氣。
她很少說教,“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引領。我覺得校長就是一個領跑者,只要向正確的方向領跑,整個隊伍都會跟上?!备吆S⒄f。
面對學生,高海英更多的是平等交流。學生犯錯時,她總是委婉地笑著指出他們需要改進之處。而學生常會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校長請放心,下次不會了?!?/p>
一天放學后,董利杰老師遠遠看到高海英在一名學生面前蹲下身子,走近后才發(fā)現(xiàn),這名學生右臂骨折,高校長是在為他系好散開的鞋帶。高海英就是這樣,她真誠地把每一名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
學校有4000 多名學生,其中騎自行車上下學的有1700 多名。高海英發(fā)現(xiàn),放學后,學生交叉行走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為此,她第一時間就著手規(guī)范學生上學和放學秩序。學校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樓層以及教學樓內(nèi)不同的進出口等,為學生規(guī)劃科學、便利的路隊路線,并將自行車和行人分開。經(jīng)過合理設計,學生上下學時安靜有序,規(guī)范、文明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去年中考前,一群九年級學生在校園里遇到高海英,馬上跑過去給她來了個大大的擁抱。即將畢業(yè)的他們對學校、對高校長戀戀不舍,他們說:“校長就是我們的‘精神偶像’…… ”
九(2)班學生劉沛璇對此深有感觸:“每次校會上,高校長的諄諄教導和動員發(fā)言都使我深受啟發(fā)。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高校長總能幫助我們厘清思路、找到方向,激勵我們不斷戰(zhàn)勝困難、勇敢前行。我逐漸明白,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拿高分、考好大學,我們的肩上還擔負著時代的使命。”
在高海英心中,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教育的終極目的。為此,學校積極開展紅色知識宣傳,凝聚師生精神共識;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培育學生家國情懷。學校實施“六紅傳承”,即閱讀紅色經(jīng)典、傳唱紅色歌曲、觀看紅色影片、背誦紅色詩集、紀念紅色節(jié)日、講述紅色故事。紅色教育的開展已經(jīng)沉淀為學校發(fā)展的基石,激勵師生不斷增強家國意識、擔當強國使命。
33 年從教路,33 載“化雨”情,高海英對教育教學的高度癡迷與不懈追求,詮釋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擔當,譜寫出一曲平凡而卓越的奮斗樂章。她如同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引領著師生向上的腳步,前進,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