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冉軒
二月,到處都是白的,白色的樹枝,白色的草場,白色的屋檐……
都說“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但這樣的場景似乎并不屬于這里。哪里有春天?春天在哪里?
春天的樣子,我怎么看不到?
只是,陽光突然變暖了,不再只是發(fā)出光亮。風也和煦了,不再寒冷徹骨,令人發(fā)抖。是風把春天吹來了嗎?大概是的。風吹化了瑩白的雪,草場露出濕潤的泥土,上面點綴著嫩綠的草尖。風吹落了枝頭的雪,樹枝露出點點新芽,長出個個花苞,抽出條條新枝。風吹走了屋檐的雪,屋后的竹林也在一夜之間冒出節(jié)節(jié)新筍。風把春天吹來了!
看看天吧!風說。
抬起頭,瓦藍的天空擁出一群群鳥,白色的、褐色的……哦,是飛往南方過冬的鳥兒飛回來了!是了,是了!鳥兒們回來了,春天就來了!
眼前,是一片樹林。百科全書上說,春天,萬物復蘇,冬眠的動物都會醒來——我果然看到了繩子一樣的青蛇,白“毛”的刺猬,還有水塘邊神氣的青蛙。
如墨的夜空中,一道閃電撕開蒼穹的幕布,刺眼的銀色光芒傾瀉而下。烏云翻涌,雷聲滾滾,預示著這可能是一個不眠夜。
清晨,窗外煙雨蒙蒙,細雨帶著暖意灑向地面。我看得正入神時,一陣微風吹過,毛毛細雨被吹散,陽光灑進來……春,我想我找到了春!
春天在哪里呢?現(xiàn)在我可以回答了:在水里,在地上,在空中……
它乘著風,帶著雨,攜著雷,款款地來了。
春,其實早已無處不在。
點評
小作者先提出問題,而后圍繞問題去找答案,這樣的思路是對的,就如同我們在射擊場必須先把靶子立起來,而后才好端搶、瞄準、射擊。
題目的側(cè)重點在于“尋”,而非“春”,強調(diào)的是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小作者找到了暖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瓦藍的天空、寬廣的大地、滾滾的春雷、毛毛的春雨……原來春天就藏在其中,它們就是春天的組成部分啊!通篇作文條理清晰,描寫妥帖。
美中不足的是:人是萬物之靈,如果能把頂天立地的“人”納入進來,比如增加忙于春耕,或者春播、追肥的人們等,文章將錦上添花。(張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