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亞雷 孫一童 朱壽進
(康達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419)
聚酯是由多元酸和多元醇經(jīng)酯化縮聚而成聚合物。廣泛應用于工程塑料,膠粘劑,油墨涂料等領域[1]。對于膠粘劑而言,聚酯含有豐富的酯基,原材料來源廣泛,結構可設計性,賦予了膠粘劑具有較好的內(nèi)聚力,柔韌性,耐高溫性。廣泛應用于光伏和新能源等領域。
高溫高濕是評估產(chǎn)品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方式之一。光伏和新能源領域的產(chǎn)品都需要經(jīng)過嚴苛的高溫高濕環(huán)境測試,光伏行業(yè)的背板通常在85℃和85%的濕度(即雙85)時長大于3000 小時以上[2],新能源領域的側板和CCS 模組件雙85時長大于1000 小時。由于聚酯擁有優(yōu)異的粘結性,這些組件通常需要聚酯型膠粘劑,但是聚酯中含有大量的酯基,酯鍵比較容易水解,尤其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因此合成耐高溫高濕的聚酯尤其重要。
謝靜等人研究了含有不同側基結構的聚氨酯膠膜的耐水解性,發(fā)現(xiàn)以含有較大空間位阻側基的二元醇合成的聚酯多元醇為原料,制備的聚氨酯膠膜具有較優(yōu)異的耐水解性[3]。
張玉良等人探討了聚酯二元醇種類、合成工藝、交聯(lián)劑(TMP)含量對聚氨酯合成革耐水解性能的影響,表明聚酯二元醇位阻因子越大,耐水解性能越佳[4]。
本文以間苯二甲酸(IPA),苯酐(PA),癸二酸(SA)為二元酸,以乙二醇(EG),新戊二醇(NPG)為二元醇,鈦酸四丁酯為催化劑,合成了一系列聚酯樹脂。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和核磁共振譜儀氫譜(1H-NMR)表征了聚酯樹脂,在聚酯合成中,間苯二甲酸提供了內(nèi)聚強度、硬度及粘結強度,同時具有優(yōu)異的耐候性等。癸二酸賦予了柔韌性、耐水解性等,新戊二醇給予了耐水解性、耐候性等。探討了酸值,不同結構的聚酯及助劑,合成對應的膠粘劑對聚酯膜/氟膜粘結強度的影響,及雙85 時長1000 小時和2000小時后粘結強度的變化。
間苯二甲酸(三菱化學株式會社),苯酐(新陽科技),癸二酸(上海凱賽化工有限公司),新戊二醇(萬華化學),乙二醇(上海石化),乙酸乙酯(上海華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耐水解劑聚碳化二亞胺(上海朗億新材料),環(huán)氧樹脂(南通星辰合成材料),IKA 攪拌機,剝離強度試驗機(濟南蘭光機電技術有限公司),高溫高濕試驗箱。
在2 L 的四口玻璃燒瓶中,投入相應比例的IPA,PA,SA,EG,NPG 原料,通入氮氣保護,緩慢加熱,物料大部分熔融后,開啟攪拌,升溫至140℃-150℃,加入催化劑鈦酸四丁酯,開始出水,即酯化階段開始??刂坪梅逐s柱頂溫100±5℃以及出水速率,逐步升溫至240℃。保持240℃左右,繼續(xù)反應,餾溫下降,直至酯化理論出水量。開始逐步抽真空,即縮聚階段開始。先低真空后高真空,直至達到理論出醇量,測試聚酯的酸值和羥值為16±3 mgKOH/g 為止,降溫出料,反應結束。
在2 L 的玻璃反應釜里,投入聚酯樹脂,聚碳化二亞胺,環(huán)氧樹脂,一定量乙酸乙酯,溫度逐步升至80℃,攪拌溶解,固含量50%,出料。
(1)酸值測試根據(jù)標準 HG/T 2708-1995,試樣溶解于甲苯-乙醇溶液中,以酚酞為指示劑,用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滴定,同時作空白試驗,由差值計算試樣的酸值;
(2)羥值測試根據(jù)標準HG/T 2709-1995,稱取估算值的試樣溶于?;噭ㄒ宜狒?吡啶)溶液中,115±5℃反應1 小時。以酚酞為指示劑,用氫氧化鉀乙醇標準溶液滴定,同時作空白試驗,由差值計算試樣的羥值;
(3)紅外光譜測試采用THERMO FISHER公司傅里葉紅外光譜儀,掃描范圍 4000~400 cm-1,分辨率4cm-1,ATR 法;
(4)核磁共振氫譜測試是在德國BRUKER公司生產(chǎn)的AVANCE III 進行的,質子共振頻率:600 MHz;溶劑:CDCl3;內(nèi)參考樣品:TMS;
(5)高溫高濕測試是樣條在高溫高濕試驗箱里,85℃,85RH%條件下,老化1000 小時和2000小時。
采用鈦酸四丁酯催化劑體系合成聚酯樹脂,在此反應中,PA、SA 與乙二醇及新戊二醇是均相反應,IPA 跟多元醇反應是非均相反應,反應相對較難,隨著溫度的升高,IPA 不斷溶解于酯化液中,IPA 逐漸消耗反應。圖1 是IPA,SA,PA,NPG 無規(guī)共聚聚酯反應的結構示意圖。
圖1. 聚酯反應結構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eaction structure of polyester
酸值是衡量聚酯的重要參數(shù),酸值較高也會影響聚酯樹脂耐水解性能。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聚酯的末端羧基會自催化酯基水解。研究酸值對聚氨酯膠粘劑有著重要的意義。表1 是考察了不同醇酸比對合成聚酯樹脂酸值的影響。可以看出醇酸比越大,合成聚酯酸值越小,到了一定比例后,酸值趨于穩(wěn)定。聚酯樹脂P5 酸值相對較小,可能由于聚酯高真空縮聚階段,苯酐容易隨二元醇脫出,可能會殘留很少許苯酐在聚酯樹脂中,導致苯酐體系的聚酯酸值略微偏大。為了成本和效益,此反應醇酸比選擇1.1-1.2 左右較為合適。
表1 不同醇酸比對合成聚酯酸值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alcohol-acid ratios on acid value of synthetic polyester
核磁共振是高分子聚合物表征的重要手段,反映出高聚物結構特性。圖2 為聚酯樹脂P3 的核磁共振氫譜。8.7 ppm,8.2 ppm,7.5 ppm 為間苯二甲酸結構上鄰,間,對位置上的出峰。三者的積分面積之比為1:2:1。7.7 ppm,7.5 ppm 為苯酐的鄰、間位置出峰,且兩者之間的積分面積之比為1:1,間苯二甲酸和苯酐單元上苯環(huán)出峰位置有部分重合(即7.5 ppm)。3.4-4.5 ppm 新戊二醇的亞甲基位置上的出峰(圖2 中6 號位置),3.3-3.6 ppm 微弱的小峰為聚酯末端新戊二醇的亞甲基位置上的出峰。2.3 ppm 為癸二酸結構中碳基相連亞甲基上氫出峰(圖2 中7 號位置),1.6ppm,1.29 ppm 為癸二酸結構上其他亞甲基位置出峰(圖2 中8,9 號位置),且他們的積分面積之比(圖2 中7,9 號位置)為1:2。1.6 ppm 位置雙峰分布,可能由于水分子的影響,導致出現(xiàn)裂峰。0.9-1.2 ppm 為新戊二醇結構上兩個甲基位置出峰(圖2 中10 號位置),圖2 中6、10 位置出現(xiàn)很多裂峰,這主要由于聚酯配方中只含一種多元醇,多種多元酸和一種多元醇無規(guī)共聚,多元酸的極性差異化,導致新戊二醇出峰位置多樣化。在聚酯體系中含有乙二醇單元,會在4.7 ppm,3.9-4.5 ppm 多個位置出峰。眾所周知,核磁共振氫譜的積分與結構單元氫的摩爾數(shù)成正比,初步計算,IPA:PA:SA 的摩爾比為1:0.53:0.52,這與投料的比例略微不同,合成的聚酯中苯酐單元稍微偏少,這由于聚酯縮聚高真空階段,苯酐沸點較低,少量的苯酐和新戊二醇一起脫出來所致。
圖2. 樣品P3 核磁共振氫譜圖Fig.2 1H-NMR spectra of sample P3
紅外光譜也是高分子聚合物重要的表征手段,反應出高聚物的特征基團。圖3 為聚酯樹脂P3 的紅外光譜,3300 cm-1歸屬于聚酯樹脂羥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吸收峰比較寬泛。2965 cm-1、2933 cm-1和2856 cm-1是甲基亞甲基對稱和非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1728 cm-1是酯基上羰基伸縮振動峰,且吸收峰很強,1608 cm-1和1581 cm-1很弱的吸收峰為間苯二甲酸和苯酐上苯環(huán)骨架振動,729 cm-1為苯環(huán)-CH-的面外變形峰,吸收峰強度中等,1300 cm-1-1470 cm-1為亞甲基的變形振動峰,1100 cm-1-1300 cm-1為酯基的-O-的伸縮振動峰[5]。
圖3. 樣品P3 紅外譜圖Fig.3 Infrared spectra of sample P3
合成復配一系列聚酯型膠粘劑,3390 為固化劑,主劑(固體份)與固化劑比例為10:1,上膠量5-6 g/m2,復合聚酯(PET)膜和氟膜(達因值均50 以上),50℃熟化48 h。測試其初始強度和雙85 時長1000 和2000 小時的180°剝離強度。表2 是不同配方基于不同類型的聚酯樹脂,聚碳化二亞胺含量,以及環(huán)氧樹脂的用量。探討聚酯酸值,聚碳化二亞胺和環(huán)氧樹脂的含量對膠粘劑耐高溫高濕性能的影響(如表3)。
表2 合成不同配方的膠粘劑Table 2 Synthesis of adhesives with different formulas
表3 不同的條件下剝離強度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strength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表3 可以看出酸值大的聚酯樹脂對雙85影響較大(如表3 中A1),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羧基會自動催化聚酯樹脂降解,雙85 時長1000 小時和2000 小時層間剝離強度很低。加入聚碳化二亞胺后,雙85 性能有所提升。碳化二亞胺可以和羧基反應,一方便可以消耗聚酯樹脂本身的少量的羧基,另一方面剩余的碳化二亞胺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消耗聚酯水解的羧基,聚合型碳化二亞胺繼續(xù)偶聯(lián)羧基,阻止了羧基自催化效應,聚合物沒有進一步降解,保持薄膜層間剝離力(如表3中A4)。酸值較大即使加入了聚碳化二亞胺,高溫高濕條件下層間剝離衰減也較快,這可能由于酸值較大的聚酯本身已經(jīng)全部消耗聚碳化二亞胺,高溫高濕條件下聚酯本身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如表3 中A2)。環(huán)氧樹脂含有高空間位阻的雙酚A,豐富環(huán)氧基團,不含酯基,雖然初始剝離強度有所降低,有利于聚酯型膠粘劑雙85 性能提升(如表3 中A5)。共聚酯中含有短碳鏈二元醇(乙二醇),空間位阻也較小,提高了酯基的含量,初始層間剝離強度有所提升,但是雙85 性能衰減很快(如表3 中A6)。由此可見對于要求耐高溫高濕的聚酯型膠粘劑,首先聚酯本身耐高溫高濕較好,優(yōu)選高空間位阻的多元醇(如新戊二醇),以及長碳鏈二元酸和二元醇,復配耐水解劑(碳化二亞胺)及環(huán)氧樹脂。
本文以鈦酸四丁酯為催化劑,合成了由IPA、SA、PA、EG、NPG 組成的一系列聚酯樹脂??疾炝瞬煌妓岜葘埘ニ嶂档挠绊懀砻鞔妓岜仍?.2 左右比較合適。1H-NMR 和FT-IR 表征了合成的聚酯樹脂。通過復合聚酯膜和氟膜,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評價測試,酸值較大影響聚酯樹脂高溫高濕性能,由IPA、PA、SA、NPG 組成的聚酯樹脂具有較好的耐高溫高濕性能,復配聚碳化二亞胺和環(huán)氧樹脂進一步提高膠粘劑耐高溫高濕性能,滿足薄膜高溫高濕條件下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