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偉 謝蓉蓉
傳說中國的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海怪)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 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它能飛卻沒有翅膀,能爬而不能直立, 充滿著神奇的力量。圖為南宋畫家陳容創(chuàng)作的《九龍圖》局部。
甲辰龍年到來,掀起了一場龍到底應(yīng)翻譯為“dragon”還是“l(fā)oong”的熱議。龍之所以不能翻譯成“dragon”,是因為兩者的外在形象、精神內(nèi)核都不同。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海內(nèi)外華人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誤會,并開始逐漸糾正。
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瑞獸。早在《禮記·禮運》中,龍就和鱗、鳳、龜一起被稱作“四靈”。龍的來歷有不同說法,從《左傳》提到“豢龍氏”(董父,擅養(yǎng)龍)和“御龍氏”(劉累,學養(yǎng)龍于“豢龍氏”)兩個氏族來看,龍的原型很可能是揚子鱷、蜥蜴、蛇等水生動物。先秦文獻稱,龍和水有關(guān),《左傳》記載:“龍,水物也?!?/p>
既然龍是水物,自然就被賦予了降雨的本領(lǐng),成為古人崇拜的重要瑞獸?,F(xiàn)今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瓏,就曾被用于大旱求雨,上面刻有龍形花紋。東漢《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瓏,禱旱玉。龍文。從玉從龍,龍亦聲?!币笮婕坠遣忿o中的“作龍于田”,是一種造龍求雨法:用泥土、沙石等材料做一條龍,置于田里,借以求雨。
從形象而言,中國的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它能飛卻沒有翅膀,能爬而不能直立,充滿著神奇的力量。
傳統(tǒng)上,龍象征著強大和吉祥的力量,受古人崇拜,并把英雄比作龍?!妒酚洝じ咦姹炯o》記載劉邦的母親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chǎn)高祖?!眲铋L相因此“隆準而龍顏”。《說文解字》中提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边@段文字后來被《三國演義》擴寫,曹操將自己和劉備比作龍,說了一段廣為人知的名句:“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許多成語也提到了龍,例如“望子成龍”“人中龍鳳”“龍馬精神”??梢哉f,龍是刻在中華兒女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在中華文化里,龍還是喜慶的象征。在春節(jié)、元宵、端午等傳統(tǒng)節(jié)日,舞龍燈、劃龍舟等與龍有關(guān)的體育活動,集競賽、娛樂、娛神、禳災(zāi)、慶典為一體,其核心精神都是對龍的喜愛和崇拜。
除了中國,另一東方文明古國印度也有與龍有關(guān)的文化。中國的龍起初是作為神而被尊崇,并沒有“王”的頭銜?!褒埻酢边@個概念是古印度佛教東傳產(chǎn)生的?!褒垺笔侵腥A文化固有概念,“龍王”則是佛經(jīng)翻譯首創(chuàng)。佛經(jīng)稱,天上有無數(shù)龍王,專管興云降雨。梵語中的“龍”其實是水中蛇神那伽(Naga),職責與中國龍相仿,形態(tài)又相似,故被佛經(jīng)翻譯者譯成了“龍”。印度神話中,以龍眾與天眾為首的神物,被合稱為“天龍八部?!币虼耍谟《?,龍也是神圣的善獸。
英語中的“dragon”是歐洲神話生物之一,音譯為“杜拉貢”。其外形與中國的龍完全不一樣,是長有巨大翅膀的巨蜥或蛇。它喜歡吃人,擅長噴火攻擊。“dragon”一詞最早來自古希臘語“drákōn”,意思為巨大的蛇,“drákōn”則來自“dérkomai”,該詞有“看”的意思,后世語言學家認為是取義“致命一瞥”,因為蛇的眼睛似乎總是睜著。
在古希臘神話中,杜拉貢作為兇惡的怪物以及寶物的看守者出現(xiàn)。如果有人能成功殺死它,就會被視為英雄。古希臘神話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績中的第十一件“盜取金蘋果”的故事里,守護金蘋果的正是杜拉貢?!妒ソ?jīng)·新約》出現(xiàn)了吃小孩的杜拉貢,是撒旦的化身。古希臘、古中東文化混合在一起后,杜拉貢的形象逐漸邪惡。
古英語記載的最古老傳說《貝奧武夫》中出現(xiàn)了今人熟悉的歐洲杜拉貢形象。噴火巨龍占據(jù)了一處充滿著各種奇珍的寶藏。一個人類偶然發(fā)現(xiàn)寶藏,并偷走了一個杯子。巨龍醒來后,發(fā)現(xiàn)杯子丟了,就噴火大肆摧毀城鎮(zhèn)、村莊和人類。這條惡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史矛革的原型,托爾金在撰寫《霍比特人》系列小說時,明顯借鑒了《貝奧武夫》,從此奠定了當代西方龍的形象。
現(xiàn)代大部分歐洲語言詞匯中的“dragon”,都來自拉丁語詞匯“draco”,例如,法文的“dragon”、西班牙文的“dragón”、葡萄牙文的“dragào”。法文“dragon”在13世紀初由法語進入英語,成為英文詞匯。這便是英文“dragon”的來源。
最早翻譯中國龍的是意大利漢學家、耶穌會教士羅明堅和利瑪竇。兩人于16世紀合著的《葡漢辭典》將龍直譯為“bicha-serpens”(如蛇之大蟲)。同時,《葡漢辭典》將“蛟”譯為葡語的“dragào”。
1814 年,英國傳教士馬希曼出版了《中國言法》一書,其中把“龍”注音為“l(fā)oong”,并意譯為“dragon”。之后一年,另一個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他的《華英字典》中也沿用了“dragon”,注音為“l(fā)ung”。由于《華英字典》影響廣泛,導(dǎo)致西方人都采用了“dragon”這一錯誤譯法。中國龍和杜拉貢從此被混為一談。
《中國言法》可證明,至少從19世紀初,西方翻譯界開始將“龍”音譯為“l(fā)oong”,這個譯法并不是近年才出現(xiàn)的,也不是中國人自己發(fā)明出來的。實際上,外國人音譯中國特有事物的名稱是常見現(xiàn)象。比如,“功夫”“道士”根據(jù)官話分別音譯為“kongfu”“taoist”;“茶”則根據(jù)閩南語音譯為“tea”。
為何《中國言法》與《華英字典》將“龍”分別注音為“l(fā)oong” 和“l(fā)ung”,而不是我們現(xiàn)今常見的漢語拼音“l(fā)ong”呢?因為,普通話(及其前身北京官話)的韻母“ong”,其實際音值是[??],韻母元音更接近“u”的發(fā)音。如果像漢語拼音那樣,“龍”注音成“l(fā)ong”,就不符合英語的發(fā)音習慣,在英語里,“l(fā)ong”的讀音與漢語拼音“l(fā)ang”類似,因此兩書就沒有采用“l(fā)ong”。
根據(jù)托爾金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霍比特人》改編而成的影片《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zhàn)》劇照。史矛革的原型來自《貝奧武夫》中守護寶藏的噴火巨龍。
不光馬禮遜的《華英字典》,19世紀末成形的威妥瑪—翟理斯式拼音中,也是使用“ung”,甚至連中國人自己設(shè)計的拉丁化新文字,也是設(shè)計為“ung”。一直到1958年,現(xiàn)代漢語拼音發(fā)布,“ong”這個拼寫才被確定下來。
至于“l(fā)oong”與“l(fā)ung”的拼寫差異,則是因為前者是基于英語母語人士發(fā)音習慣設(shè)計。自明代中期以來,歐洲的葡萄牙人、法國人、英國人等先后來到中國,根據(jù)他們母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對中國漢字進行拼寫?!皍n”組合在英語中,一般發(fā)音為[?n],如“l(fā)unch”。所以,作為英國人,馬希曼在給“龍”注音的時候,避免使用“ung”。從英國人的角度來說,[??]拼作“oong”,才最符合中世紀以來英語發(fā)音的規(guī)則。
海外華人的旅居地多通行英語。不少知名華人姓名里有“龍”字。他們沒有將姓名中的“龍”譯成“dragon”,而也是按照英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音譯為“l(fā)oong”。著名武術(shù)家李小龍的英文姓名為“Lee Siu Loong”;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姓名的官方譯法是“Lee Hsien Loong”。
筆者認為,龍的譯名從“dragon”換成“l(fā)oong”,是一種去污名化,傳播正能量的好事。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nèi)也有不少有識之士,逐漸意識到龍與杜拉貢的巨大區(qū)別,棄用“dragon”,使用“l(fā)oong”。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研發(fā)的中央微處理器集成電路芯片“龍芯”,原來的英文名是“Godson”,在2006年11月改為“Loongson”。2008年1月,騰仁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推出網(wǎng)絡(luò)游戲《龍》,其英文名為“Loong”。
(責編:劉婕)
英語中的“dragon”是歐洲神話生物之一,音譯為“杜拉貢”。其外形與中國的龍完全不一樣,是長有巨大翅膀的巨蜥或蛇。它喜歡吃人,擅長噴火攻擊。圖為13世紀時描繪的西方龍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