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婷,楊華
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江西南昌 330003)
腦出血患者經(jīng)手術治療后,病情雖有改善,但術后常出現(xiàn)運動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日常生活,對其家庭、醫(yī)療、社會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負擔[1]。既往臨床采取多種肢體功能鍛煉刺激神經(jīng)元再生,以盡早恢復癱瘓肢體功能,但見效較慢,且效果受鍛煉強度、患者依從性等多種因素影響。綜合康復護理內(nèi)容綜合豐富,不僅包括功能鍛煉,還包括腦部、心理等多方面護理。腦循環(huán)系統(tǒng)治療儀通過刺激腦部神經(jīng)引起肌肉收縮,從而增強肌肉功能,恢復癱瘓肢體部分功能[2]?;诖耍狙芯恳晕以菏罩蔚?8 例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腦循環(huán)系統(tǒng)治療儀聯(lián)合綜合康復護理在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10 月醫(yī)院收治的88 例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4 例。對照組男24 例,女20 例;年齡55~76 歲,平均(65.89±3.84)歲;出血量29~58 ml,平均(42.73±5.29)ml;癱瘓病程12~39 d,平均(24.18±3.05)d。觀察組男26 例,女18 例;年齡55~75 歲;平均(66.03±3.12)歲;出血量28~57 ml,平均(41.65±5.03)ml;癱瘓病程11~37 d,平均(23.54±3.41)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均接受手術治療后伴有不同程度癱瘓癥狀;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晰;患側肌力低于4 級。排除標準:合并蛛網(wǎng)膜腔下出血、小腦區(qū)出血、顱內(nèi)動脈瘤;存在肢體功能障礙史;合并惡性腫瘤;伴有上肢或軀干疼痛。
對照組采用綜合康復護理。(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術后康復階段護理人員增加與患者溝通次數(shù),了解患者情緒狀態(tài),用專業(yè)溝通技巧疏導患者情緒,告知其配合康復的重要性;保持房間整潔干凈、舒適,日常護理過程中播放廣播音樂刺激其大腦。運用播放床邊視頻、講解健康手冊的方式向患者普及疾病有關知識。(2)腦部康復護理與良肢位擺放: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冰枕以減輕腦部水腫,合理擺放良肢位。(3)功能鍛煉:指導患者行早期功能鍛煉,對其肌力進行分級,護理人員使用輔助器幫助肌力大于3 級患者練習穿衣、進食等訓練;護理人員協(xié)助肌力小于3 級者完成翻身、關節(jié)主動運動等練習。在上述基礎上予以患者肢體按摩與牽拉,1 h/次,待其肢體功能逐漸恢復后改為肢體主動鍛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腦循環(huán)系統(tǒng)治療儀(上海普電成套設備有限公司,JD-2008 型)干預。醫(yī)護人員于使用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儀器有關知識,并囑患者取合適體位,然后將C、D、E路(軀體)脈沖波輸出電極置于患者癱瘓肢體肌群,穩(wěn)妥固定。其中,將上肢電極放在肱二頭肌起止點處或伸指肌、伸腕肌;下肢電極置于股四頭肌起止點處,或腓腸外肌外側兩端。根據(jù)患者病情在1 ~8 號處方中選擇,刺激強度越高效果越好,以患者耐受為標準,按照循序漸進原則調(diào)整參數(shù),30 min/次,1 次/d。
兩組均持續(xù)干預4 周。
(1)肢體運動功能:干預前后采用簡化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xiàn)MA)[3]評估肢體運動功能,分數(shù)越高提示肢體運動功能越好。(2)步行能力:干預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xiàn)AC)[4]評估步行能力,量表分為6 級(0 ~5 分),分數(shù)與患者步行能力成正相關。(3)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于干預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評估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分值0 ~42 分,分數(shù)越低,說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小。(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數(shù)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分數(shù)越低說明日常生活能力差。(5)生活質(zhì)量:采用簡易健康調(diào)查簡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6]評估生活質(zhì)量,該量表共8 個項目(每項100 分),分數(shù)越低,說明生活質(zhì)量越差。
采用SPSS 20.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FMA、FAC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FMA、FAC 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FMA、FAC 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FMA 為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xiàn)AC 為功能性步行量表
組別 例數(shù) 上肢FMA 評分 下肢FMA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4 19.35±3.54 31.45±3.98a 11.13±3.18 22.35±6.03a觀察組 44 19.24±3.15 38.54±4.51a 11.32±3.02 27.32±3.11a t 0.154 7.819 0.287 4.859 P 0.878 0.000 0.775 0.000組別 例數(shù) FAC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4 2.33±0.76 3.65±0.39a觀察組 44 2.12±0.65 4.16±0.26a t 1.393 7.217 P 0.167 0.000
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 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 評分及Barthel 指數(shù)比較(分,±s)
表2 兩組NIHSS 評分及Barthel 指數(shù)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NIHSS 為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組別 例數(shù) NIHSS 評分 Barthel 指數(shù)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4 23.85±4.11 19.54±2.85a 36.68±9.24 51.09±6.47a觀察組 44 24.33±5.02 15.21±3.76a 37.59±7.82 59.48±7.20a t 0.491 6.088 0.499 5.749 P 0.625 0.000 0.619 0.000
干預后,觀察組SF-36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F-36 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SF-36 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SF-36 為簡易健康調(diào)查簡表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功能 生理職能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4 62.12±5.45 78.83±5.39a 58.13±5.62 72.69±3.45a觀察組 44 62.19±5.49 90.56±5.27a 58.15±5.58 85.33±4.05a t 0.060 10.322 0.017 15.760 P 0.952 0.000 0.987 0.000組別 例數(shù) 軀體疼痛 總體健康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4 62.21±5.38 79.65±4.25a 67.21±5.69 75.62±6.45a觀察組 44 62.25±5.47 93.24±3.26a 67.22±5.62 87.16±6.86a t 0.035 16.830 0.008 8.130 P 0.973 0.000 0.993 0.000組別 例數(shù) 活力 社會功能干預前 干預4 周 干預前 干預4 周對照組 44 69.84±5.45 81.93±6.39a 70.15±5.52 79.69±2.75a觀察組 44 70.11±5.47 89.56±7.37a 70.18±5.58 92.03±2.36a t 0.254 5.189 0.025 22.588 P 0.800 0.001 0.980 0.000組別 例數(shù) 情感職能 精神健康干預前 干預4 周 干預前 干預4 周對照組 44 68.46±5.30 83.65±4.42a 67.58±5.45 77.43±3.82a觀察組 44 68.35 ±5.27 92.98±5.12a 67.48 ±5.35 90.46±4.08a t 0.098 9.150 0.087 15.464 P 0.923 0.000 0.931 0.000
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康復時間較長,由于其腦部神經(jīng)受損嚴重,導致腦部神經(jīng)傳遞受到阻礙,造成血流不暢而引發(fā)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7-8]。臨床有報道顯示,早期有效的康復介入能夠減輕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程度,降低致殘率[9]。因此,為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提供有效治療的同時,還需輔助一定康復干預,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常規(guī)護理指導下的鍛煉內(nèi)容單一,且疏于對患者的心理關注,使患者難以長期堅持,進而影響康復效果[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FMA、FAC、SF-36評分及Barthel 指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腦循環(huán)系統(tǒng)治療儀聯(lián)合綜合康復護理在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中應用效果較好,對促進患者預后恢復具有重要作用。綜合康復護理針對患者疾病、癥狀、心理等多方面實施的干預手段,能夠滿足其多方面需求,通過增強其康復信心提升護理質(zhì)量。綜合康復護理注重患者情緒變化,采取專業(yè)心理支持手段幫助其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促使其積極配合[11-12]。功能鍛煉能夠有效促進癱瘓肢體血液循環(huán),加速肢體功能恢復;同時還可刺激大腦功能重組,從而減輕神經(jīng)功能損傷,提高肢體功能[13]。腦循環(huán)系統(tǒng)治療儀運用多電極、多波形及多頻率對患者上下肢肌群進行刺激,促使肌肉主動收縮,有利于增粗肌纖維,豐富肌肉內(nèi)毛細血管,增大肌肉體積重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外周神經(jīng)功能及肢體功能恢復,提升自理能力[14-15]。
綜上所述,腦出血術后癱瘓患者采用腦循環(huán)系統(tǒng)治療儀聯(lián)合綜合康復護理,可改善步行能力和肢體運動能力,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提升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