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也不知道時間都到哪里去了,總之,連“70后”都已經(jīng)開始陸續(xù)退休了,那我也可以給他們貼標簽了。
給“70后”,我貼的標簽是“勇”。
多少大學畢業(yè)拿了派遣證的“70后”,根本沒去派遣的單位報到,而是直接去了“北上廣深”—打拼到快退休時才知道,有個東西叫“檔案”;多少孤勇無畏的“70后”,不管不顧,推門而出,投身到戰(zhàn)天斗地的闖蕩青春里;多少身處體制內(nèi)的“70后”,說辭職就辭職,斬釘截鐵,他們中有些人賺到一桶桶金,而有些人只證明了自己的無知。每個領域都有卓爾不群的“70后”,IT領域有的是“70后”的大鱷,而普通人也有機會綻放自己的光芒。
我還認識很多單身的“70后”母親,她們年輕時追求自由,到40歲左右,毅然轉換角色,成為母親。
相比起來,我給“80后”貼的標簽是“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與“70后”相比,“80后”是更輕松的一代:他們成為獨生子女,得到父母全部的愛;不少人沒那么大的經(jīng)濟壓力,買房時有“六個荷包”;育兒不愁,老人們齊上陣,還有月子中心與月嫂—這是兩個在“80后”成為父親、母親之后新興的行當。
“80后”亦是更有愛的一代,但這愛也是輕盈的,是北京愛上西雅圖,大城市與大城市的相擁;是高學歷與高學歷的相抱,溝通起來不太費勁兒。
“80后”當然也有自己的報怨,比如沒趕上分房、分配工作—這其實沒什么可抱怨的,“70后”還沒趕上高考擴招呢。每代人各有各的悲歡。
只是,“80后”現(xiàn)在也都是中年人了,沒法兒再像年輕時那樣飄在空中了,大部分人腳踏實地,沉重地務實起來。
而給“90后”,我想來想去,用了個“困”字(非貶義,更多描述一種狀態(tài))。
太多的愛,是一種枷鎖吧?從某種意義上說,“90后”是被困住的一代。
“70后”還能說一句英雄不問出處,中專生照樣能逆襲成為教授??山?jīng)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整個社會的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對“90后”來說,水漲船高,單看上去還不錯的學歷,卻不足以支撐他們在龐大的群體中找到理想的位置。
工作上,他們再也不能像“70后”那樣灑脫,說辭職就辭職。就業(yè)局面很直觀地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留給他們的機會越來越寶貴。
關于婚姻,彩禮、嫁妝、門當戶對這些曾被許多“70后”“80后”不屑一顧的事物,又全部回到了“90后”手上。
而人際關系上,“90后”的女生只有刷短視頻沒有了“臥談會”,男生只有電子競技卻難尋兄弟情。對他們中不少人來說,最親密的朋友就是父母,最耿耿于懷的“仇人”也是父母。每天想的、念的、怨的,都只是父母了。
他們享受了經(jīng)濟水平提升、文化大發(fā)展的巨大便利,卻也難免被“困”于這舒適與便利中。
曾經(jīng),生命是汪洋大海,心是水手,只帶羅盤與地圖即可上路;現(xiàn)在,生命是網(wǎng)絡,手指是水手,捧著直播、短視頻暢游天地。
那么,我該如何期許“00后”呢?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