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瑤
誠
她用誠信開啟了一扇心與心連通的窗戶。
非親非故,因工作結緣,老人卻將自己的全部存款給她保管。多年后,一張借條,讓她得到很多人的點贊,還得到一面“大愛無疆、善德永存”的錦旗。
她是唐利慶,漢源縣九襄鎮(zhèn)人,一個用實際行動書寫誠實守信的人。這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一張“借條”牽出真情故事
十多年前,唐利慶還在當?shù)匾患毅y行上班,一位名叫張秀珍的老人偶爾到銀行存錢,因沒多少文化,不會填寫存單等,每次,唐利慶都會熱情幫助。就這樣,打交道次數(shù)多了,她成為老人心中最信賴的人。
2019年9月,張秀珍找到唐利慶,請她個人代存代管5萬元,唐利慶考慮到老人的特殊情況,便答應了,但唐利慶答應張秀珍老人的同時,也主動給張秀珍老人出具了“借條”,上面注明了銀行利率和還款期限。
當時為便于及時聯(lián)系,唐利慶便在張秀珍的手機里面存下了她的電話號碼,因為老人不會存電話號碼,所以唐利慶成了張秀珍手機里存的第一個電話號碼,唐利慶還教了張秀珍如何聯(lián)系她,并囑咐張秀珍:“一有事情需要我就給我打電話,需要錢我隨時給你準備?!?/p>
其間,唐利慶曾在街頭多次見到撿廢品的張秀珍,每次她都要買些蛋糕、香蕉或蘋果讓老人帶回家吃,“但老人一直沒說過這5萬元的事”。
原來,張秀珍的老伴早年去世,膝下2個兒子都有智力殘疾,幾年前小兒子去世,留下她和大兒子相依為命。其大兒子無生活自理能力,平時,張秀珍要撿拾廢品賣,掙錢補貼家用,還要照顧兒子。
當?shù)攸h委、政府也十分關心這個特殊家庭。逢年過節(jié),鎮(zhèn)、村、組干部都要上門看望、慰問。隨著張秀珍年齡增大,照顧兒子顯得越發(fā)吃力。為減輕老人壓力,當?shù)卣銓⑵渥铀偷疆數(shù)蒯t(yī)院康養(yǎng)中心,一方面便于治療,另一方面也解決了他需要人照顧的問題。
2021年4月上旬,張秀珍一病不起,多虧遠房侄子陳洪西看望老人后聯(lián)系了當?shù)卮褰M干部張莉容。此后,張莉容、陳洪西便成為老人的護理員。尤其是張莉容,每天陪伴在老人病床前,喂飯喂藥、悉心照顧。村干部還將老人的兒子從醫(yī)院接回家,讓他可以陪在母親身邊……張秀珍去世后,在村組干部、熱心村民和親屬的全力操辦下,老人入土為安。
在清理張秀珍家中遺物過程中,大家從放在一張舊床上的棉絮中間發(fā)現(xiàn)一個信封,里面裝著一張折了又折的紙條。正是這張紙條,唐利慶與老人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才被大家知道。
一張“借條”彰顯善德永存
他們打開紙條,發(fā)現(xiàn)是一張5萬元的“借條”,覺得能留給老人的殘疾兒子。細看卻發(fā)現(xiàn),“借條”上寫明借款金額和利息,也有借款時間和年限,以及借款人唐利慶的名字,但“借條”上沒有唐利慶的聯(lián)系方式、家庭地址,也沒有身份證號碼和紅手印,還沒有見證人。更關鍵的是,還款期限已過。村組干部陪護老人時,沒聽她談起過借錢給別人的事,詢問當?shù)卮迕窈蛷埿阏溆H屬,也沒人認識唐利慶。
同時,眾人還在張秀珍的遺物中找到一部手機,手機通訊錄中有一個聯(lián)系人與“借條”上的名字一樣。張莉容決定以張秀珍親戚之名與唐利慶聯(lián)系。
張莉容打通電話后,稱老人生病無錢治療,請歸還一部分錢……
電話那頭的唐利慶,一聽“張秀珍生病”的消息,急切地追問“她得了什么病,住在哪家醫(yī)院”等,并告訴張莉容,錢是她幫老人代管代存的,需要多少馬上取……
隨后,村組干部將老人已經(jīng)去世一事告訴唐利慶。唐利慶得知老人去世并已安葬的消息后,幾度哽咽。
之后,唐利慶便主動將代存代管的5萬元本金和1000余元利息交給村組干部,由他們監(jiān)管,用于老人之子所需開支。大家得知唐利慶和張秀珍的故事,都為之感動。
為感謝唐利慶對待張秀珍老人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的無私善舉,當?shù)卣匾庵谱麇\旗致謝,唐利慶誠實守信的美德,值得大力宣揚。
唐利慶說:“雖然非親非故,但我愿意幫助?!彼c老人因工作結緣,現(xiàn)在老人去世,雖然自己與老人的兒子素不相識,但她會盡量抽時間去看望,送去力所能及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