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浪,指當浪的力度和地形條件足夠時形成的管狀的浪,如果管的空間夠大時沖浪者可以在此空間內沖浪。阿Ray既是一名水下沖浪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名沖浪者,在通過攝影對bingin的管浪進行解讀的過程中,浪人沖出管浪的畫面造就了獨一無二的瞬間。阿Ray以此為題材,為不同的浪人拍攝圖片創(chuàng)作了這組作品。管浪中的一方天地是一個載體,而真正吸引人的,是浪人的神態(tài)、動作和態(tài)度,是這些細微之處反映的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
我叫馬創(chuàng)偉,朋友們都叫我阿Ray。我是一名水下沖浪攝影師,同時也熱愛沖浪。目前,我是巴厘島Novo Surf的主理人之一。
在拿起相機之前,沖浪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為了記錄發(fā)生在我沖浪人生道路上的經歷與探索旅程,我拿起了相機。因此,沖浪和攝影作為我的主要愛好,將兩者結合起來并追隨我的夢想似乎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Bingin是位于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南部的著名沖浪點,以管浪多著稱。在管浪這個技術領域內,Bingin屬于相對入門級別的沖浪點。每當浪況適宜時,這里的浪形干凈、固定,形成完美的管浪。最適合挑戰(zhàn)管浪的浪高為1.5米至2.5米,而最佳沖浪季節(jié)是4月至10月,潮位中至低潮時最適宜。
然而,Bingin也有它的挑戰(zhàn)。浪頭相對較小,容納的人數(shù)有限,因此需要在眾多沖浪者中尋找下浪的機會。此外,還需注意Bingin的浪尾處有一個叫做Stop Signs的終點浪段,在這個區(qū)域,如果不提前收板,多余的動作可能會讓沖浪者擱淺,讓自己處于危險之中。
Bingin是一個不適合沖很長的浪點,因此只需專注于迅速下浪、進入管浪,然后迅速脫離。
在Bingin拍攝沖浪的經歷也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熟悉沖浪點的詳細信息對于安全、效率和拍攝質量都至關重要。雖然我了解了關于Bingin浪點的信息,并在這里沖浪體驗了好幾次,但意外還是發(fā)生了。
首次在Bingin拍攝沖浪時,浪高約2米左右,潮位非常低,海里跟往常一樣擠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沖浪者。我穿上短腳蹼,提起套著防水殼的索尼相機開始前往浪頭,從沙灘到達浪頭的位置中間有一段非常淺的礁盤區(qū),途中需要小心翼翼地通過游泳、步行穿越淺礁盤區(qū)。過了這段區(qū)域后,有一個入口處,越過這里就能進入深水區(qū),這個入口處前水深約30厘米左右,每當一組浪過來的時候,這里的水會突然被抽干直到露出鋒利的礁石群,然后一道強而有力的海浪就會往礁盤區(qū)狠狠地潰散下去,而我就站在這個區(qū)域耐心地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進入深水區(qū),在等待的過程中,我不慎摔倒了,海浪潰散后形成的白浪花在我的腳下不斷翻滾,幸運的是,只是腳部受到輕微的刮傷,在經歷幾次摔倒和耐心地等待后,我終于成功地進入了深水區(qū)并且到達了提前定位好的拍攝區(qū)域,在水足夠深的區(qū)域里,我也變得如魚得水,由于自身幾年沖浪及水下拍攝的經驗,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我只需等待所有元素對齊:日落、干凈的海浪和從管浪中脫穎而出的沖浪者。經過很長時間地等待后,當我在相機上看到一些出色的照片,我感到非常興奮。
拍攝結束后,在回到岸上的途中,我再次陷入困境。由于有了剛進入入口處的經歷,我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原計劃是從入口處出浪區(qū),回去也是從同一個位置返回,但是我選擇了一條最不應該走的路線"Stop Signs",這個位置礁盤區(qū)凹凸不平,海浪潰散的區(qū)域相較于入口處的區(qū)域要更加廣闊,簡單地理解就是從這個區(qū)域回去,被海浪扣翻的概率極高,在我游向這個區(qū)域準備脫離海浪潰散區(qū)域時,原本我還在足夠深的水域,游向岸上后,海水突然在5 秒內被抽干,我整個人陷入礁盤,往后一看,一道洶涌的海浪已經形成正往我的方向襲來,這時我已經意識到,我已經沒有時間起來并站穩(wěn),當下只能盡可能地往海浪的方向縱身一躍,當我跳入海浪后,海浪強大的力量把我整個身體順著潰散的方向在約20 厘米的水深處拖拽了大約20 米左右,在這20 米的時刻里,我一只手緊緊地握住我的設備保持在水面上,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觸碰地下的礁石進行緩沖,幸運的是,只是手腳被礁石劃傷了,相機的防水殼也有一點點輕微的擦傷。
請記住,海洋是一個動態(tài)且不可預測的環(huán)境,始終觀察并適應其不斷變化的性質,了解自己的極限并尊重海洋至關重要。
在Bingin 經歷長時間的拍攝后,通過觀察拍攝到的作品,可以看到這些在管浪中玩弄空間的沖浪者是如何完美地駕馭每一道管浪,何時應該進入管浪,何時應該離開,哪些浪可以抓,哪些浪不應抓,等等。
我記錄著沖浪者與自然間的獨特聯(lián)系。每個沖浪者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每道浪也展現(xiàn)著獨特之美。當這兩者相遇、交融,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畫面時,我感受到一種奇妙的沖擊。這種獨特的碰撞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意,讓我沉浸于大自然的壯麗之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捕捉精彩的瞬間,這便是我熱愛沖浪水下攝影的原因。
作為一名沖浪愛好者,這些拍攝過程中領悟到的經驗,也能幫助我完成沖浪方面的追求,Bingin 也是我沖浪生涯中一個突破管浪的起點。我認為想在水中拍好沖浪,首先必須精通沖浪。結合我的沖浪經驗和水下拍攝經驗,我將不斷提升自己,達到新的高度。
有幾個特定的鏡頭是我夢寐以求的,它們將不斷激勵我堅持下去。就位置而言,電影《極盜者》的拍攝地大溪地是其中之一。
大海象征著自由、奇跡和未知,這些元素吸引著人們去探索和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