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鋒
中國古代對于“三星”的描述,最早見于詩經《國風·唐風·綢繆》,全詩三段,每段六句如下。
1)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2)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3)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對這首詩的解釋,古今學者比較一致地認為所寫內容是關于賀新婚鬧新房唱的歌。綢繆,輕柔纏繞之意,這里用“綢繆”三迭,寫盡新郎的纏綿惆悵。但就天象的角度,我們可以體會古人描述的古樸結婚禮儀和用星宿轉動的天象記錄時間順序的巧妙紀實方法。含有“三星”的每段詩的前兩句,都是描述古代勞作的場景,用現(xiàn)代白話翻譯大意是:
1) (新郎)在院子里扎柴把(“束薪”),天色已黑,眼目所及,三星已出,在天上(地平線上);
2) (新郎)在圈欄里整理飼料(“束芻”),夜色漸濃,三星已經升到東南天空(隅代表一角,指東南角);
3) (新郎)在屋里扎荊條(“束楚”),夜色已深,三星正對著大門(戶代表門,古代中原地區(qū)民居,一般是坐北朝南,門朝南開)。
從詩中描繪的生動畫面,我們可以體會到新郎由院子到圈欄再到屋內,所做的一些勞作(后來演變?yōu)榛槎Y習俗),以及過程中映入眼簾的最清晰的星空景象。
關于“三星”,大多數(shù)古人認為指的參宿(參宿一,參宿二,參宿三)三顆星。
1) 古文“參”同“叄”,原始參宿就只有參宿一、參宿二、參宿三,這三顆星,所以稱為“三星”理所當然?,F(xiàn)在有些鄉(xiāng)間農民代代口傳的天象中,除北斗外,就是參宿“三星”最出名了;
2) 參宿三星彼此間距合適,亮度差不多(都是二等星),且空中位置就在抬頭所見視線范圍內(中緯度地區(qū)地平高度約40 度),很顯眼。在冬夜里,黃昏即出于東方,然后轉向東南,繼而轉向正南,符合詩中描述的時間、方向、亮度、地平高度等信息;
3) 古人結婚(現(xiàn)代鄉(xiāng)村也有類似習俗)多選在年前(農歷臘月,對應公歷1 月左右,既是冬季農閑,又是臨近新年喜上加喜),故這個季節(jié)里的“三星”只有參宿最合適;
但也有古人提到“三星”是指心宿三顆星,或者河鼓三顆星。
來看看心宿,其中也包括三顆星(心宿一,心宿二,心宿三)。
1) 心宿是夏季可見,每年5 月-8 月出現(xiàn)在南方或西南地平線附近(中緯度地區(qū)地平高度25 度左右),但如果要在頭半夜東邊和南邊看到心宿,也只有在五六月間(農歷四、五月);
紅圈內為參宿三星
2) 心宿三星在古詩文中提到較少,民間一般人也只認識大火星(心宿二),而且心宿三顆星在星等上差別比較大,心宿二是一等星,心宿一和心宿三都是三等星,故對星象知識不系統(tǒng)的人,不常把這三顆星聯(lián)系在一起;
3) 古人結婚(現(xiàn)代鄉(xiāng)村習俗也類似),習慣于選在冬季農閑,很少選在夏季農忙季節(jié);
再來看看河鼓三顆星(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
1) 這三顆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牛郎星(河鼓二)和傳說中牛郎的兩個孩子(河鼓一,河鼓三)。這三顆星的星等差別也比較大,河鼓二是一等星,河鼓一和河鼓三都是三四等星,故對星象知識不系統(tǒng)的人,很少把這三顆星稱作三星,而多在故事中稱河鼓一和河鼓三為“扁擔星”;
2) 河鼓三顆星也是夏季可見,而且這三顆星空間高度相對較高(中緯度地區(qū)地平高度60 度以上),需要仰頭才能找到,在屋子里邊不容易看到;
3) 河鼓三顆星在銀河里,那附近星星很密集,不容易很快辨認,得需要找一下才能辨別出,所以不會像詩經里描寫的星象那么一目了然。
紅色箭頭指向河鼓三顆星,其中最亮的是河鼓二
問題1參宿三星(對應獵戶座腰帶三顆星)是冬季很明亮的星,一般城里稍微暗一點的區(qū)域都可以看見,你觀察過嗎?
問題2?你拍照過參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嗎?有好作品請發(fā)來與大家分享哦!
回答問題請發(fā)郵件到郵箱:chinahou@bao.ac.cn。記得要寫清你的聯(lián)系信息(姓名、學校、電話等),我們會按照你的需求,及時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