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 李引霞
中國臺灣女作家張曉風以散文享譽文壇,其散文作品語言優(yōu)美、精妙絕倫。她常于生活瑣事生發(fā)情思,尤其善于從生命詩意出發(fā),并結合理性的生存思索進行絕妙闡釋,令人耳目一新。其行文柔中帶剛,亦秀亦豪,熱如夏日,涼若冰雪,腕挾風雷,身蘊梅香。張曉風是精致原創(chuàng)的散文大家,篇篇凝神思,字字搖環(huán)佩。從《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紅毯之后》《從你美麗的流域》到《初雪》《魔季》《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花樹下,我還可以再站一會兒》等散文集,舉凡散文百千篇什,張曉風寫家國,描世態(tài),抒真情,動心扉,不斷突破,愈讀愈為驚艷。
下面結合張曉風散文的哲理文句進行深入解讀,引領同學們全面認識并思考張曉風散文創(chuàng)作心得與技巧,從而使同學們在文辭變化、思維遷徙等寫作技巧方面得到提升。
靈慧過人+異想天開+夸張圓舞曲
1.陽光的酒調是很淡,卻很醇,淺淺地斟在每一個杯形的小野花里。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君王要舉行野宴呢?何必把每個角落都布置得這樣豪華雅致呢?讓走過的人都不免自覺寒酸了。
——《魔季》
2.春柳的柔條上暗藏著無數叫作“青眼”的葉蕾,那些眼隨興一張,便噴出幾脈綠葉,不幾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開了。有人懷疑彩虹的根腳下有寶石,我卻總懷疑柳樹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樹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純凈的碧綠呢?
——《柳》
3.真的,山月如雨,隔著長窗,隔著紗簾,一樣淋得人兜頭兜臉,眉發(fā)滴水,連寒衾也淋濕了。一間屋子竟無一處可著腳,整棟別墅都漂浮起來,晃漾起來,讓人有一種絕望的驚惶。
——《春俎》
為什么張曉風散文具有一種超凡想象的精致之美?這是因她看似在不經意處尋常切入,卻往往觸發(fā)巧妙想象的情境之美,甚或情致聯(lián)想達到驚人深度:描物致奇,描物致異。以現(xiàn)景思及往事,以今客思及故人,以事物思及人倫。張曉風信手拈來,左右互通,上下相連,故會意獨深,情感動人。
張曉風語言精妙絕倫,無論遣詞造句、巧用修辭,還是抒懷用典,都把握得十分漂亮。她的散文既有天真高雅的奇妙芳馨,也充滿了細密玉琢的工藝心音。其行文表達文白相間,在新鮮與陌生之間翩翩舞蹈。有時古今一脈相承,雅俗流轉;有時左右相互擊打,令人發(fā)笑。長短句式豐富多變,字簡音諧,使得作品古今互鑒,風光無限。
例1 句中“斟在每一個杯形的小野花里”展示了作者非常天真無邪的一面,又不止于此,后面巧妙地華麗轉身至“君王野宴”——除四字詞語“豪華雅致”修飾外,還加上路人“自覺寒酸”的四字來對比。讀之,我們深為張曉風的獨到想象所震撼。什么叫靈慧過人?她一個“敢”字當頭,“敢叫小野花作酒杯,敢叫帝王來野宴,敢叫路人相形見絀”。
例2 句在闡釋柳絲之“青眼”該是怎樣“隨興一張”就有“噴涌之力”時,張曉風驚艷地推導出“柳樹根下有翡翠”之妙語。這充斥著“妄想癥”般的奇異情思,正巧妙地想象著無窮無盡的“青眼”源于柳根“翡翠”的滋養(yǎng),可謂異想天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例3 句中,一個山間之月“如雨”的動感比喻,沒有草草收筆,而是通過一連串“怎樣如雨”的“淋濕”“無處著腳”“漂浮”“晃漾”的情景模擬,變成一種“驚惶至極”的夸張圓舞曲。細細咀嚼張曉風柔中帶剛的筆觸,屋不能避“雨”,別墅亦能“漂浮”——如此夢境般的陳述令人莫名驚詫。無論程度上的夸張,還是時序上的夸張,她皆能化虛為實,大膽起用一連串的自然現(xiàn)象作夸張表述。
身心體驗+情境思辨+相攜相依
1.句子華美透明到竟像是沾著月光下的江水寫成的。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2.剪水為衣,摶山為缽,山水的衣缽可授之何人?叩山為鐘鳴,撫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誰是知者?山是千繞百折的璇璣圖,水是逆流而讀或順流而讀都美麗的回文詩,山水的詩情誰來領管?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3.那被嚶嚶鳥鳴所引渡而到達的迷離幻域,那因一朵花的呼喚而誤闖的桃源,才是上天更慷慨的福澤的傾注。曾經,我急于用我的小手向生命的大掌中掏取一粒粒耀眼的珍寶,但珍寶乍然消失,我抓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墒?,也在這同時,我知道我被那溫暖的大手握住了。手里沒有東西,只有那雙手掌而已,那掌心溫暖厚實安妥,是“未求已應”的生命的觸握。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4.從疾風中走回來,覺得自己像是被浮起來了。山上的草香得那樣濃,讓我想到,要不是有這樣猛烈的風,恐怕空氣都會給香得凝凍起來!
我昂首而行,黑暗中沒有人能看見我的笑容。白色的蘆荻在夜色中點染著涼意。
這是深秋了,我們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臨近了。我遂覺得,我的心像一張新帆,其中每一個角落都被大風吹得那樣飽滿。
——《地毯的那一端》
為什么張曉風散文會充滿著詩意的精致呢?這是因為張曉風說人生、詠世界、述形骸、闡宇宙,其言始終自然地滲入詩性而造就精致之美。她化感覺為詩,翩飛天地。張曉風散文蘊藏著豐厚的意象,又加寬容的心態(tài),層層灌輸到個體生命中,使得她穿越了情感溝壑,從容勾連并詩性闡釋了自然與自我之間的諸多關聯(lián)。
張曉風通過身心體驗,在自然感召下,以敬虔之心記錄著山川神采,以肺腑呼吸體會著草木情韻,記錄著花鳥蟲魚之律動,摹寫風霜雪雨之詠歌。譬如例1句中,我們讀罷會感到筆下的文字與自然界的美景,因作家心性與自然界神趣相依托而沾盡自然之象,故華美通透無所不至。
又如例2 句中,張曉風對山水的衣缽、清音、詩情的不斷追問,由淺入深、由簡入繁,有關山水之體貌、音容乃至深情眷屬的探求齊齊而來,在疑問中愈讀愈明晰,真乃追溯高手。她在此番情境思辨中,感懷自然,天地之悟似難以言傳,但其窮盡心智不斷求索的精神可嘉可佩矣。
在例3 句中,“溫暖的大手”充滿誠摯和信賴,“厚實安妥”的特性肯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深愛,此時“未求已應”的觸握就是“我”心靈深處真切地感知到了生命中不期而遇的美好。
“心靈應答”是張曉風散文中“我在場”筆法的一種精致優(yōu)雅的回饋。在例4 句中,她聽得見夢想的鼓蕩、心靈的激越,文字傳達呈現(xiàn)出物我相融、同頻共振的理想情境。正如她所說“大地在,歲月在,我在”的相攜相依、天人合一,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p>
細膩精妙+優(yōu)雅從容+詩韻之思=精致之美
或許會有同學問,張曉風散文思想內核以想象深邃為長,為什么會產生精致絕倫的閱讀效果?這是因為她寫的散文從外觀視之——詩味濃郁,驚艷四座。其音樂、繪畫情韻獨具,相諧相生,行文秀麗中挾帶風雷。在寫作手法上表達細膩、活潑生動,以描摹生活點滴來表現(xiàn)深意內容,有“四兩撥千斤”之妙,兼以修辭技巧上的精到入微,幾乎讓人難以企及。
張曉風的散文有很多細膩精妙的內涵,又因細膩精妙而傳其神韻,如工筆畫的“工致”“細潤”等特色。大大小小各種風景在她筆下都是“有性格的”,大自然在她心中,成為其散文精致之美的源頭。
張曉風擅于將生活情境和大自然本體做細微感應,因之而時常生發(fā)出精妙的言語。恰恰因這樣的沉思與親近,提升了大多數人閱讀其文字時對司空見慣的事物頓生的陌生而奇妙之感。
譬如在《禮物》一文中,張曉風既寫出了朋友贈禮的追憶體驗,又有對人世聚散善變的慨嘆,更兼具對造化弄人亦暖人的殷殷贊言。在《母親的羽衣》中,由小女問“母親,你到底是不是仙女變的”聯(lián)想到女性羽衣而為母性羽衣的演變,進而體悟血濃于水的母性寬忍之愛。
張曉風散文優(yōu)雅從容,精致有加,以詩韻之思寫透周遭事物。她以超自然的無形之筆,訪幽徑于山林,尋太虛之奧秘,感懷人生際遇,在精致的散文疆域耕耘美感、思考生命的真諦。細細品味張曉風散文的精致之美,讀來愉悅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