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殲教-1:新中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問世前后

2024-01-17 15:25:18羅元生
黨史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設計室顧誦芬飛機

羅元生

《航空工業(yè)科研發(fā)展史》中對殲教-1作出了這樣的評價:“殲教-1飛機研制成功,是中國航空工業(yè)由飛機修理、仿制進入自行設計噴氣式飛機的開端,它標志著中國航空科研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顧誦芬院士作為當年殲教-1設計的親歷者,對此感觸尤其深刻。他說:“殲教-1是新中國飛機設計制造史上零的突破,更是一種心理上的突破,是一個民族在歷經(jīng)百年屈辱之后重塑的信心?!?/p>

1958年7月26日,沈陽北陵機場。

隨著一顆綠色的信號彈劃破天際,一架銀色的教練機呼嘯著向跑道滑去,尾噴流卷起一片熱浪,輕盈地飛向藍天。

這架飛機兩翼進氣的整體設計、鋒利的機頭、棱角分明的機身,讓人眼前一亮。

這架被命名為“殲教-1”的飛機,是我國第一架自主設計的飛機,也是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從1956年10月開始設計到1958年7月首飛成功,只用了一年零九個月,舉世矚目。

更令人敬佩的是殲教-1背后的設計者們。時年28歲的顧誦芬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親歷者,顧誦芬深知新中國自主設計飛機的艱辛與坎坷。

1954年日內(nèi)瓦會議和1955年赫爾辛基世界和平大會分別在瑞士與芬蘭舉辦。在這兩次會議上,愛好和平的力量和聲浪占據(jù)壓倒性的優(yōu)勢,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遭到愛好和平人民的譴責。毛澤東審時度勢,對世界形勢作出科學判斷,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兩個陣營都面臨休養(yǎng)生息的問題,世界性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在10~12年內(nèi)打不起來。立足于這樣的判斷,毛澤東就中共八大的準備工作提議,我們要利用目前國際休戰(zhàn)時間與國際和平時期,提早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顧誦芬

1955年12月5日,中國作出重大戰(zhàn)略決策,充分利用這個休戰(zhàn)期,加緊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建設,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也正是出于這樣的戰(zhàn)略思考,中國制定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但在此時,中蘇關系經(jīng)歷了一段不平常的時期,兩國關系由友好走向破裂。

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lián)“老大哥”對中國很友好,派出大量專家到中國來,幫助中國振興科技、發(fā)展經(jīng)濟,也提供了不少用于飛機制造的資料,指導中國制造飛機。

1951年5月23日,經(jīng)周恩來總理批準,中國政府和蘇聯(lián)政府在莫斯科簽訂了關于中國航空工業(yè)局聘請20名蘇聯(lián)顧問和100名技術專家的合同。到1952年底,航空工業(yè)聘請的蘇聯(lián)專家和技術人員共369人,而且蘇聯(lián)還援助了大批設備、器材和資料。

中國航空工業(yè)的廣大職工,結合我國具體國情,虛心學習蘇聯(lián)先進經(jīng)驗,循序漸進,大大縮短了掌握技術的進程,為此后贏得了時間。

但是,后來中蘇關系發(fā)生變化,蘇聯(lián)對中國的態(tài)度急轉(zhuǎn)直下。他們援助中國的原則也很明確,只教中國制造飛機,不教中國人設計飛機。對此,中國的高層領導與科技工作者感觸最深。

為了全面了解國外軍工產(chǎn)品的真實狀況,黨中央決定讓二機部部長趙爾陸帶隊前往蘇聯(lián),航空工業(yè)局(四局)派出一個分組隨行。

1956年7月,趙爾陸率代表團赴蘇,就我國國防工業(yè)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問題,與蘇聯(lián)進行談判。

趙爾陸是毛澤東親自點將的新中國首任將軍部長之一。1952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正激烈進行,志愿軍武器裝備的保障任務急迫而繁重。6月,趙爾陸應召趕到北京,參加毛澤東主持召開的中央會議。會議期間,毛澤東同他談話,讓他負責組建第二機械工業(yè)部,統(tǒng)一領導原來分散管理的軍事工業(yè)。

新中國百廢待興,工業(yè)基礎被戰(zhàn)爭破壞殆盡,這樣的一個爛攤子,誰看了都不愿意接手。但是趙爾陸沒有一句怨言,挑起了重擔,成為共和國首任管軍工的部長。這次派趙爾陸赴蘇,黨中央、毛澤東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在這次談判中,除工廠建設項目外,著重談了空氣動力、航空發(fā)動機、飛機設備等3個研究院的建設問題,以及導彈生產(chǎn)與航空工業(yè)結合,包括工廠和科研機構的結合問題。代表團曾3次提出參觀蘇聯(lián)航空工廠和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蘇方未同意。

這一趟走下來,趙爾陸感觸頗多。除看到裝備上的巨大差距之外,更意識到,求人不如求己,中國國防工業(yè)一日不發(fā)展起來,一日就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從蘇聯(lián)回來后,趙爾陸下定決心,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發(fā)展中國的現(xiàn)代軍工業(yè),落后只會被蔑視,只會被欺凌!

新中國建立強大的空軍,需要創(chuàng)建強大的航空工業(yè),更需要培育獨立自主的航空科研和飛機、發(fā)動機研究設計及制造能力。

1957年9月7日至10月16日,以聶榮臻副總理為團長,副總參謀長陳賡和三機部部長宋任窮為副團長的中國工業(yè)代表團赴蘇考察,四局又派出分組隨行。此次主要談判購買飛機及蘇聯(lián)援助我國建設空氣動力、發(fā)動機、風洞等科研機構問題。蘇方表示,要把中國航空研究院作為蘇聯(lián)研究院的分院處理,給予援助,但不同意中方參觀米格-19、圖-16飛機及發(fā)動機工廠的請求。

1958年,中蘇關系開始走向不和。當時,中國雖有飛機工廠,但實質(zhì)上只是蘇聯(lián)原廠的復制廠,無權在設計上進行任何改動,更不用說設計一款新機型。

對于蘇聯(lián)專家,在一線工作的顧誦芬多次與他們打交道。他認為,應該說大部分專家都是勤勤懇懇、實實在在地工作。他們對自己的責任比較明確,也是盡職盡責地完成任務。他們大都能做到把中國同志帶出來、培養(yǎng)出來。但是,他們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就是在關鍵技術上要留一手。

“他們給我們制造的飛機呢,基本上是他們要退役的飛機,沒有新的東西。另外一點,他們比較霸道,給我們制造的飛機,我們覺得不合適要改,他們也不同意?!?/p>

“他們讓我們生產(chǎn)雅克-18初級教練機和米格-15高亞聲速噴氣式殲擊機(又稱戰(zhàn)斗機)等機型,給我們的圖紙中,只有強度計算報告和靜力試驗任務書等,而沒有設計飛機所必需的強度規(guī)范和氣動力設計手冊等資料。我們曾多次向蘇方提出要《設計員指南》和《強度規(guī)范》,結果人家說,‘沒有義務教你們中國人設計飛機’?!?/p>

顧誦芬說:“有一次,南昌320廠在修理蘇聯(lián)的拉-9型飛機時,自行制造了機翼。但因為沒有氣動載荷數(shù)據(jù),不能做靜力試驗考核強度,我們就向蘇聯(lián)要數(shù)據(jù)。大概拖了一年多,他們才給了一張機翼靜力試驗的加載圖。當時,蘇聯(lián)專家的意見是,中國建立設計室可以,但必須跟飛機工廠、制造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所以那個設計室必須建在沈陽。這個時期蘇聯(lián)航空工業(yè)的管理體制是,設計局掌握著設計權,主生產(chǎn)廠不能更改設計,擴散生產(chǎn)廠就更沒有更改設計的權力了?!?/p>

曾任航空工業(yè)部副部長的徐昌裕,晚年在談到蘇聯(lián)對我國的援助時說:“從蘇聯(lián)政府的政策上分析,一方面蘇聯(lián)是想讓我們強大起來,讓中國能夠承擔一部分軍事上的任務,幫助壯大社會主義陣營;另一方面又要限制我們,不希望我們太強大,認為這對他們沒有什么好處。這就是他們的基本政策?!?/p>

每一種飛機的誕生,都必須經(jīng)過概念設計和總體技術方案論證。中國人要想有自己的飛機,第一步就要過設計關,這也是我國建飛機設計室的初心。

新成立的飛機設計室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設計一架自己的飛機。顧誦芬說:“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灾髟O計飛機?對于這個問題,在具體技術崗位工作的我們更是深有體會。仿制而不自主設計,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中國人必須有中國人自己的飛機設計。”

根據(jù)中共中央、毛澤東關于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首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及國防工業(yè)的指示,航空工業(y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進一步完成空軍飛機的修理與配件任務,并相應地建成修理廠;同時,積極地培養(yǎng)航空工業(yè)建設人才,有計劃地與各有關工業(yè)部門協(xié)作,達到主要器材在本國生產(chǎn),從而逐步地由修理過渡到制造,為建設自己的飛機制造業(yè)打下基礎,為空軍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為完成這一任務,國民經(jīng)濟第一個五年計劃一開始,黨和政府就把航空工業(yè)擺在了重要地位,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個方面給予了重點照顧。

1956年8月,《關于成立飛機、發(fā)動機設計室的命令》(以下簡稱《命令》)發(fā)布,決定從1956年8月15日起,在112廠、410廠分別成立飛機、發(fā)動機設計室。任命徐舜壽為飛機設計室主任設計師,葉正大、黃志千為副主任設計師。

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沈陽飛機廠飛機設計室由此橫空出世,開創(chuàng)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發(fā)動機的歷史。

成立飛機設計室的命令一下,四局首先調(diào)徐舜壽、黃志千、顧誦芬和程不時4人到設計室工作。

1956年10月10日,顧誦芬與黃志千、程不時3人離開北京,北上沈陽,去實現(xiàn)他們的理想——設計中國人自己的飛機。

作為首批核心成員,26歲的顧誦芬擔任氣動組組長,在徐舜壽、黃志千、葉正大等的領導下,開啟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的新征程。

顧誦芬回憶說:“我到設計室以后,住進了112廠設計科技術骨干的宿舍。房間不大,已經(jīng)安排了4個人,我的床位被安置在靠窗口暖氣的地方。宿舍中間有一張大桌子,我們航模組的人就在這個桌子上把這套遙控模型飛機組裝了起來。但后來工作忙了,遙控飛行就沒有進行?!?/p>

一天晚飯后,徐舜壽與工作人員散步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廠區(qū)的一排小紅房,門前遍地落葉,墻上布滿青苔,顯然已棄置多年。在他們眼中,這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徐舜壽當即決定將這里改造成辦公室。

新中國航空工業(yè)的第一代設計師就在這里擺開了“戰(zhàn)場”。

可是,剛剛組建的設計室,一開始什么東西也沒有,資料奇缺,真的是“白手起家”。徐舜壽給了一些錢,讓大家上街去采購資料。

不久,在徐舜壽的倡議下,設計室訂購了1945年以后的英國《航空工程》《皇家航空學會志》及《美國航空航天學會學報》等出版物。通過收集大量文獻資料,飛機設計室很快成為國內(nèi)航空科技資料收藏最多的地方。

盡管辦公條件簡陋,但徐舜壽仍然按照他心目中的飛機設計室的要求設計辦公室。他要求把小間的屋子打通,變成大辦公室,所有的制圖桌都集中在一間大屋子里。他的位置在屋子的一角,整個辦公環(huán)境一覽無余,有什么問題馬上就可以協(xié)調(diào)解決。早年在美國麥克唐納飛行器公司實習時,那里設計室的環(huán)境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徐舜壽對試驗設備和辦公設施也毫不含糊。比如繪圖桌,就不是到外面選購現(xiàn)成的產(chǎn)品,而是由他和幾個設計人員一起精心設計定制的。繪圖桌有好幾個抽屜,這樣可以多放一些圖書、資料,還配有可放鉛筆、橡皮、三角板的專用板,另外還有可存放描圖紙的空間。圖板可以在上面平放,也可以豎起來。這種繪圖桌的設計形式,一直沿用了幾十年。徐舜壽很重視模線間和模型間,擠出原來小平房里的過道,建了模型間,還買了些手搖計算機。

第一飛機設計室成立后,在航空工業(yè)系統(tǒng)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有志于飛機設計事業(yè)的技術人員慕名而來,紛紛加入到新中國第一支飛機設計的隊伍之中。

顧誦芬回憶說,當時航空工業(yè)規(guī)劃設計院有一位1951年從國外回來的技術人員,得知飛機設計室成立后,堅持要求到設計室來工作。他學的是飛機強度計算,把從國外帶回來的圖書資料滿滿地裝了好幾箱,一起從北京運到沈陽。

管德比顧誦芬小兩歲,1949年考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畢業(yè)后在四局機關工作。設計室成立后,他坐不住了。葉錫琳、陳鐘祿、高錫康、李永明等一批畢業(yè)于各大學航空工程專業(yè)的大學生也坐不住了。他們不愿繼續(xù)在局機關做管理工作,而是希望在自己所學的技術專業(yè)道路上做更多的工作。在向上級提出申請并獲得支持和批準后,他們來到了飛機設計室工作。

顧誦芬欽佩徐舜壽選人用人的獨到眼光和遠見卓識。設計室對于進入設計隊伍的人要求很嚴格。當時,對于南京航空學院(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南航”)來的畢業(yè)生的要求是,畢業(yè)考試成績必須全是5分。徐舜壽還指示去挑選的工作人員,要挑數(shù)學或力學成績好的。徐舜壽曾經(jīng)歸納出選拔人才的標準,主要有三條:成績、愛好、進取心。而這三條標準,在徐舜壽眼里,顧誦芬都滿足。

南航第一屆畢業(yè)生黃德森回憶說:“徐舜壽是一位愛才、用才的人。他在組建飛機設計室時,抽調(diào)的大多數(shù)是技術骨干和優(yōu)等畢業(yè)生。當時,他重用的技術骨干有‘才子派’之稱。其中有‘四大才子’的傳言,即氣動組組長顧誦芬、總體組組長程不時、強度組組長馮鐘越和機身組組長屠基達,而以顧誦芬的名聲最高,他從四局調(diào)來時即有‘土專家’(未出國留學)之稱譽。”

馮家斌是從北京221廠調(diào)到沈陽飛機設計室的。回憶起當年在設計室工作生活的情景,他激動不已,難以忘懷:“當時設計室人員大部分是剛剛從學校畢業(yè)的學生,根本談不上飛機設計經(jīng)驗,面臨殲教-1飛機設計,大家都在努力學習……有一次,顧誦芬給我一本圖冊,里面是古代造船用的船形模線的畫法,以及船形表面光順的檢查方法。雖然船形與飛機外形不一樣,但是造型方法以及表面光順的檢查方法都是一樣的。當時,我是剛剛接觸外形設計工作的新同志,這本圖冊對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參考書,對我盡快掌握外形設計技巧起到很大作用。在我三四十年的工作中,這本圖冊一直保留在我身邊,直到退休多年以后,我才將這本圖冊完璧歸趙地還給顧誦芬。他說這本圖冊是他1952年在上海的西文書店買來的”。

“當時的設計室是一個非常團結、友好、和諧的集體,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幫助,這在當時已成為非常使人感動、使人振奮、使人敬仰的一種風氣。設計室主任徐舜壽把他在美國畫模線用的三條大形曲線板給我們用,黃志千把從英國帶回來的《航空工程》雜志中的二次曲線資料送給我們,等等。那時新老同志在技術上互相幫助,在生活上互相關心。這種風氣是那樣自然、坦誠、和諧,至今想起來,確實使人感動不已?!?/p>

徐舜壽

飛機設計室成立之初,徐舜壽還想方設法為年輕設計師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條件。每位來沈陽的航空領域?qū)<?,他都登門拜訪,請他們來設計室授課。幾位中專畢業(yè)的設計師對如何學習有困惑,徐舜壽甚至為他們請來蘇聯(lián)顧問、著名航空設計師斯米爾諾夫談工作和學習方法。

不久,設計室又從南航招來畢業(yè)生12人,從沈陽航空工業(yè)學校(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簡稱“沈航”)招來畢業(yè)生25人。1956年11月底,人員基本到齊,設計室總共有72人。

1957年初,設計室又從各廠調(diào)來了十幾名技術人員,從北京航空俄語??茖W校分配來11名畢業(yè)生,由112廠調(diào)來7名描圖員、4名行政與會計人員。到1957年8月底,設計室總共108人,其中技術人員92人(本科及以上畢業(yè)生34人,大專畢業(yè)生33人,中專畢業(yè)生25人),平均年齡22歲。

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為了實現(xiàn)一個共同的理想——設計中國人自己的飛機,走到了一起。有的剛大學畢業(yè),有的才下戰(zhàn)場,有的離開了工廠,有的從國外輾轉(zhuǎn)歸國不久……

新中國的飛機設計就這樣迎來了群星閃耀的年代。

在顧誦芬赴沈陽前的一個月,1956年9月10日,徐昌裕組織召集112廠開展飛機、發(fā)動機設計座談會。在這次會上,徐舜壽作了關于設計室籌備工作的發(fā)言。

“經(jīng)過我們較長時間的醞釀并和專家們多次討論,我們認為飛機設計室成立以后的工作可分兩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主要任務是配備人員,組織力量學習、消化已有的蘇聯(lián)飛機資料,編寫有關設計的原始資料,并與國內(nèi)各有關院校和科學院有關研究機構聯(lián)系,尋求技術支持;第二階段才是設計飛機。”

徐舜壽決定,飛機設計室的第一個任務是設計一架亞聲速噴氣式中級教練機。

經(jīng)過幾次討論,航空工業(yè)局領導及決策部門批準了這個方案。

飛機動力設計是項全新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徐舜壽、黃志千在國外留學時學習過,他們有些基礎和經(jīng)驗。顧誦芬與這個年輕的設計團隊,靠著翻譯外文著作,研究他國機型,一步步地“涉險灘、闖難關”。

顧誦芬回憶:“徐舜壽同志領導飛機設計室是胸有成竹的,他以前在國民黨航空研究院和美國的飛機公司都參加過設計。他熱愛航空,也向往革命,1948年曾去解放區(qū),1949年在上海入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就向中央提過要自行設計飛機?!?/p>

關于設計一架什么樣的飛機,顧誦芬跟徐舜壽一起討論過。徐舜壽當時的主導思想是“需要與可能相結合”,“在實踐中培養(yǎng)、鍛煉隊伍”。由此,他提出設計室成立后設計的第一種機型,應是一種噴氣式殲擊教練機。這里的“教練”有雙層含義。這不僅是培養(yǎng)新飛行員的需要,而且新中國的飛機設計隊伍本身也需要一個“教練”的過程,應當通過這架教練機的設計使我們自己的設計隊伍成長起來。另外,我們已經(jīng)具備制造噴氣式殲擊機的工業(yè)基礎,設計一架亞聲速噴氣式教練機是完全可能的。

徐舜壽的思路是,必須盡快組建設計隊伍,通過幾個型號的設計和試制,既能部分提供給空軍使用,又可以培養(yǎng)設計隊伍和工廠的制造能力。

顧誦芬完全理解徐舜壽的設計思路和理念。他認為,這個方案既大膽又超前,完全是站在世界先進行列的起點設計?!霸冢ㄔO計)室成立前后,我和志千兩人曾經(jīng)在局里和去航院訪問,請的都是教授專家,幾次醞釀,大家的意見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要一開始就搞設計。至于設計什么,那要從空軍現(xiàn)有的機種去分析,看哪里有缺門,自己能不能設計,也要看世界上的情況,是不是合乎發(fā)展趨勢。就這樣,我們就找出了這么一條殲擊教練機的路來,認為當時日本、捷克斯洛伐克都在設計同類型飛機,英國也在試驗全噴氣教練程序,所以是合乎發(fā)展趨勢的。而且經(jīng)過和410廠發(fā)動機設計室協(xié)調(diào),認為飛機、發(fā)動機都有原準機可行,所以是有可能設計的?!?/p>

新中國第一次設計的飛機,就是一架噴氣式飛機,這個起點不低,趕上了世界航空技術發(fā)展的腳步。同時,新設計的飛機并不是對國外某種現(xiàn)成飛機“照葫蘆畫瓢”的模仿,也不是做一些“小修小改”,而是根據(jù)飛行任務的需要,從世界航空技術總庫中挑選合適的手段,進行新的“工程綜合”去形成自己的設計。這是新中國從設計第一架飛機開始就建立起來的設計路線,也是世界航空發(fā)展所遵循的主要設計路線。

設計前的一個重要的步驟,是征求使用者對新機的設計意見。

徐舜壽帶著黃志千和程不時,到另一個城市的一所訓練飛行員的航空學校去調(diào)查研究。

在調(diào)研中,徐舜壽組織了多次座談,介紹了設計意圖。飛行員知道中國要開始設計自己的飛機,非常興奮,特別是對航校設計噴氣式教練機更感親切。他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想法,徐舜壽向他們請教了設計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在草圖設計過程中,為了使新設計的飛機得到空軍領導機關的認可,使設計方案更加符合部隊的訓練需要,徐舜壽先后14次專程帶著設計方案,帶領設計人員,請空、海軍領導機關,空軍有關部隊、航校及蘇聯(lián)專家進行審查,廣泛征求意見,也請工廠試飛員評審設計方案。

這是一種“從實踐中來”“從實踐出發(fā)”的設計路線,在工作之初,徐舜壽便為設計室建立起這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新型噴氣式教練機最后被命名為殲教-1,即“殲擊教練機1型”。

當時,工廠剛剛仿制成功蘇聯(lián)米格-17噴氣式殲擊機,工廠的設計人員對米格飛機非常熟悉。為了不讓我國自己設計的飛機變成蘇聯(lián)米格飛機的仿制品,在開始設計殲教-1飛機時,顧誦芬就詳細了解了幾種米格飛機和雅克飛機的結構。

顧誦芬的這種想法,正是徐舜壽的設計初心。徐舜壽要求,搞襟翼的就要看這幾種飛機襟翼的圖紙,搞座艙布置的就要看這幾種飛機座艙布置的圖紙。大家在研究了幾種相同部件的結構之后,對全系統(tǒng)進行集成,獨立做出了“工程綜合”的設計路線。

設計室里絕大多數(shù)人是第一次設計飛機,許多工作不知如何下手,包括打樣設計、畫模線等。

徐舜壽倡導“綜合設計”的方法。他形象地對新的設計人員說,“熟讀唐詩三百首”,意思是要熟悉許多不同的飛機,從中舍舊取新,創(chuàng)新設計工程措施,不要“唯米格論”。

徐舜壽對設計提出了明確而大膽的要求:每名設計人員對自己的設計依據(jù)和想法都必須作出說明,并與有關方面協(xié)調(diào)論證,各個局部在總體布局上必須是合理的,不允許各行其是;對大部件和大系統(tǒng)的設計總圖,采取集體審查的辦法,設計者張貼圖紙,請有關人員參加,講解自己的設計依據(jù)、思路、意圖、數(shù)據(jù)、問題等,并進行答辯。答辯一旦獲得通過,所有參與者當場簽字;如答辯通不過,修改后再來。

在方案評審階段,了解到飛行員反映蘇聯(lián)飛機座艙蓋低、操縱手柄偏大,設計人員去部隊收集了1400名飛行員的身材數(shù)據(jù),根據(jù)中國人的身材特點設計了殲教-1的座艙和駕駛桿手柄;然后,再根據(jù)部隊和各方面專家的意見,修改原設計方案。

在最后確定的總體設計方案中,殲教-1多處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的特點。首先是打破米格殲擊機的傳統(tǒng)框框,采用了兩側進氣、全金屬、前三點起落架、雙座、平直翼的總體方案。其中,拋棄米格機頭進氣布局,采用兩側進氣布局,這對后來國產(chǎn)殲擊機、強擊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氣動力是飛機設計的靈魂,空氣動力學的發(fā)展推動了飛機的跨代發(fā)展。然而,我國開始飛機設計時,氣動力設計方法和手段完全是空白。顧誦芬任氣動組組長,負責整架飛機的氣動力設計。同時,確定整架飛機總體參數(shù)的任務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徐舜壽與顧誦芬等人前往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向張桂聯(lián)教授求教。張桂聯(lián)與徐舜壽在美國麥克唐納公司一起實習過,之后又與黃志千在英國格洛斯特飛機制造公司一起工作過。當時,黃志千是機身設計組組長,張桂聯(lián)是氣動組組長,他們相互很熟悉。飛機設計室剛成立,徐舜壽就到北航找張桂聯(lián)教授,請他講授飛機設計的基本知識。

從北京返回沈陽,顧誦芬向徐舜壽作了詳細匯報。徐舜壽很重視,聽得很仔細,而且不斷提出問題。顧誦芬又從沈陽奔回北京,去找資料。

1957年冬天,天氣很冷,黃志千、顧誦芬在哈爾濱做了兩個月的進氣道方案試驗。為模擬發(fā)動機抽氣,黃志千與馬明德商量,決定用鼓風機抽的方法。但需要的鼓風機外面買不到,顧誦芬也從沒接觸過鼓風機。顧誦芬決定自己動手設計鼓風機。通過參考國外資料,他最終完成了這項任務。

在一次試驗中,設計室需要一排很細的管子用作梳狀測壓探頭,這樣的設備國內(nèi)沒有生產(chǎn),只能自己設計。怎么辦呢?顧誦芬與年輕同事想出一個法子:用針頭改造。連續(xù)幾天晚上,他都和同事跑到醫(yī)院去撿廢針頭,拿回設計室將針頭焊上銅管,再用白鐵皮包起來,就這樣做成了符合要求的梳狀排管,再送到哈軍工的低速風洞里進行試驗……

隨著風洞試驗中一個個問題被解決,殲教-1飛機的氣動力設計一步步走向成熟。

根據(jù)國外設計飛機的經(jīng)驗,大家決定在打樣設計結束后制造全尺寸木質(zhì)樣機。但中國過去沒有自行設計過飛機,更沒有制造過木質(zhì)樣機。

接受這項任務的是木工車間一位從上海來的八級木工——陳明生。他只有30多歲,但技術過硬。設計員向陳明生介紹了木質(zhì)樣機的作用和一般要求,又給他看了國外樣機的模糊照片,他就領著一個木工組按殲教-1的圖紙干了起來。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木工活,他們居然用了100天就完成了,而且質(zhì)量優(yōu)異。

1957年8月5日,距離顧誦芬到達沈陽不到10個月,讓他長期以來苦思冥想、夜不能寐的殲教-1的樣機就呈現(xiàn)在眼前。

9月,空軍機關派人對殲教-1進行木質(zhì)樣機審查。專家們經(jīng)過對木質(zhì)樣機的認真審查,提出改進意見,設計室又指導木工車間對木質(zhì)樣機作了修改。

經(jīng)過技術審查、審批等一系列的程序后,1958年3月底,殲教-1的圖紙下達車間,試制工作開始了。

鑒于這架飛機在我國航空史上的特殊地位,航空工業(yè)局局長王西萍從北京趕到沈陽,在工廠進行了試制動員。工廠出現(xiàn)了熱火朝天的局面,車間日夜趕制,設計人員到試制現(xiàn)場與工藝人員、生產(chǎn)工人一同工作。為了保障各車間工人更好地參加“大會戰(zhàn)”,后勤部門派人到生產(chǎn)現(xiàn)場發(fā)放日常生活用品。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們還經(jīng)常把盒飯送到生產(chǎn)一線。

為了及時處理生產(chǎn)中遇到的問題,顧誦芬與設計人員帶著行李,吃住在車間。他們夜以繼日地在車間跟產(chǎn),有的人幾天幾夜沒合眼。

經(jīng)過幾個晝夜的奮戰(zhàn),終于完成了殲教-1飛機的總裝任務。

試飛,首先要制定一個大綱,依據(jù)大綱要求,細化到每一個架次的飛機任務單,確認每次起落要完成什么任務,明確任務分配和要求。試飛員按照任務單飛行。所以,好的設計還必須有好的試飛員。

殲教-1試飛前兩周,才定了空軍試飛員于振武,空軍三航校派了教員敖厚德,還有112廠的吳克明參加試飛。

于振武是試飛站推薦的,那時是軍隊里的技術檢查主任。在接米格-17時,他的飛行技術給試飛站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于振武是殲教-1飛機首席試飛員。設計室向他詳細介紹了飛機設計時考慮到的各種問題。面對一大堆空氣動力的計算數(shù)據(jù),于振武說:“真沒想到這架飛機的設計做了這么詳細周密的技術準備?!?/p>

顧誦芬還給他們?nèi)惶岢隽嗽囷w時應注意的事項。

1958年7月26日,殲教-1完成了試飛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距離王西萍到工廠動員正好100天。

那天,全體機務人員檢查完飛機之后,在飛機旁列隊立正。組長跑步到試飛員面前,舉手敬禮,報告:“準備完畢,飛機良好。”飛機的表面噴著銀白色的罩光漆,成為一架名副其實的銀燕。于振武走到登機梯前,看著這架嶄新的從來沒有人飛過的飛機,不自覺地用腳在地上擦了擦靴底下的土,才攀梯登上飛機。

指揮臺升起一顆綠色的信號彈,這是對殲教-1放飛的信號。人們注視著殲教-1。殲教-1輕盈地飛上了藍天。只見它逐漸爬高,迅速變小,像一只銀色的燕子,靈巧地轉(zhuǎn)了一個彎,保持在人們的視線內(nèi)。

1958年8月4日,葉劍英元帥(左一)、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左二)觀看殲教-1試飛

飛機設計團隊和生產(chǎn)飛機的工人都在機場跑道邊觀看,緊張的心情轉(zhuǎn)化為激動的喜悅,爆發(fā)出一片掌聲和歡笑聲。

殲教-1順利完成首飛。

步出機艙,于振武匯報了試飛體會:“殲教-1座艙寬敞,前后艙視界比米格-15好,座艙安排合適,部分電門儀表安排有些不適,應加以改進;起落架減震好、剎車靈活、轉(zhuǎn)彎容易;放襟翼時飛機低頭,力矩變化較大……”

大家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殲教-1首飛幾天后,迎來了人民解放軍八一建軍節(jié)。這一天,為慶祝建軍節(jié),在沈陽市于洪機場做了一次殲教-1飛行表演。

于振武提出,由于殲教-1很多課目還沒有飛,飛行表演時很難飛什么動作,于是就設計了一個高速通場,他與敖厚德一起飛。當時也有朝鮮的武官在場。

8月4日,殲教-1在沈陽又進行了一次飛行表演。這一次,葉正大請來了葉劍英元帥和空軍司令員劉亞樓。

于振武飛得很低,而且做了盤旋。劉亞樓一看就急了,趕忙喊停。結果,于振武又飛了一圈。

按照初次試飛規(guī)定,于振武駕駛飛機在機場上空繞場一周,便進入了著陸航線。當飛機安全著陸后,徐舜壽走上前去同于振武熱情握手,緊緊擁抱……

新中國第一架自行設計制造的噴氣式飛機勝利試飛的消息,隨后被報告給周恩來總理。

當時,有人建議國慶節(jié)時駕駛殲教-1飛過天安門,后從當時的政治、外交等多方面通盤考慮,感覺還不宜公開。曾擔任外交部副部長、中國政府特派代表出席聯(lián)合國安理會會議并發(fā)表首次講話的伍修權,在《憶新中國第一代航空工業(yè)專家徐舜壽》一文中寫道:“徐舜壽等同志在航空工業(yè)上的貢獻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早在‘101號’(殲教-1又被稱作‘101號’機)試制時,周恩來總理鑒于當時還不宜公開宣傳這一成就,請人轉(zhuǎn)告這架飛機的設計人員,要他們先做‘無名英雄’。”新華社為這架飛機首飛發(fā)了一條內(nèi)部消息。

殲教-1首飛,讓中國人自主研制飛機的夢想第一次張開了翅膀。而甘做“無名英雄”“一切服從黨和人民的需要”,已成為國防科技工業(yè)戰(zhàn)線每一個人自覺遵守的原則。

猜你喜歡
設計室顧誦芬飛機
志在沖天顧誦芬
我國首個飛機設計室誕生記
飛機失蹤
顧誦芬:“90后”雙院士
做人與處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顧誦芬:志在藍天航空報國
少兒科技(2022年3期)2022-02-27 11:44:39
從小種下航空夢的顧誦芬
“拼座飛機”迎風飛揚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28
乘坐飛機
犀牛錘
中華手工(2016年12期)2017-01-21 23:35:05
神奇飛機變變變
渝北区| 盈江县| 太仆寺旗| 永新县| 阿瓦提县| 洛阳市| 沙河市| 齐河县| 金沙县| 昌黎县| 浙江省| 开远市| 香港| 辽阳市| 康定县| 万宁市| 衡山县| 兴文县| 方城县| 汕尾市| 青冈县| 乌审旗| 施甸县| 洛扎县| 麻江县| 嫩江县| 古浪县| 竹山县| 江城| 梅州市| 阿坝| 耒阳市| 康乐县| 建始县| 凤冈县| 花莲县| 乌拉特前旗| 全州县| 鹤峰县| 宜阳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