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毛澤東的“上山”之路

2024-01-17 15:25:18樊憲雷
黨史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王佐上山革命

樊憲雷

1927年10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創(chuàng)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星星之火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失利。危急時刻,他果斷放棄原定會攻長沙的軍事計劃,轉而向萍鄉(xiāng)退卻。9月20日,毛澤東在文家市里仁學校向戰(zhàn)士們宣布前敵委員會關于不攻打長沙而轉兵向南的決定時,指出:秋收暴動,原計劃要去打長沙,大家也都想進長沙。長沙好不好呢?長沙好??墒情L沙打不下來,目前長沙那樣的大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管不著或難管的地方去,去發(fā)動農民群眾,進行土地革命。文家市不是久留的地方,要找個合適的落腳點,去當“山大王”,當革命的“山大王”。這個“合適的落腳點”,后來選在了井岡山。

大革命失敗后,大家尋找的出路多種多樣,為什么唯獨毛澤東選擇了“上山”,別開生面地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呢?毛澤東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并非一時沖動,而是有著深厚的思想認識和實踐經歷的積淀。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與當年參加井岡山斗爭的部分人員合影

毛澤東自幼就不喜歡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思想,反倒喜歡讀中國古代的傳奇小說,尤其是關于造反的故事。對于這一點,毛澤東1936年在同斯諾的談話中說得很明確:“我是家里的‘讀書人’。我熟讀經書,可是不喜歡它們。我愛看的是中國舊小說,特別是關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時候,盡管老師嚴加防范,還是讀了《精忠傳》《水滸傳》《隋唐演義》《三國演義》和《西游記》。”以《水滸傳》這部典型的反映江湖社會的“造反”小說為例,毛澤東不僅年輕的時候喜歡,后來更是反復精讀,并且讀出了哲學思考、軍事原則和治國理政的經驗。比如,他說:“《水滸傳》要當作一部政治書看?!蓖ㄟ^讀《水滸傳》,毛澤東認識到做城市工作的重要性,強調要調查研究,要發(fā)揚拼命精神、敢于斗爭等等。

中國古典小說,特別是具有俠義和造反精神的小說,使少年時期的毛澤東頭腦中樹立起英雄豪杰不屈不撓的形象。這些形象不僅是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整個過程中抱有“正義必勝”信念時的鮮明映像,而且這些英雄豪杰的謀略,正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理論的重要源泉。基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1926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課時,曾說過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洪秀全起兵時,反對孔教,提倡天主教,不迎合中國人的心理,曾國藩即利用這種手段,撲滅了他。這是洪秀全的手段錯了。這段話至少反映出毛澤東這樣一種潛在的思路:中國的革命,不僅不能一下子斷然否定傳統(tǒng),在某種程度上還要借助傳統(tǒng),以其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后來,他贊賞彭湃同農民一起去拜菩薩,大體也是基于這種考慮。

毛澤東對俠義和造反小說的喜愛,還延續(xù)到他對孩子的教育上。毛澤東忙于革命,無暇顧及年幼的兒子毛岸英、毛岸青,把他們送到蘇聯(lián)求學。但毛澤東對孩子的關心關愛并沒有因為距離的遙遠而缺失。1939年,他托林伯渠買了一批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寄去,可惜這些書中途丟失了。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在寫給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說:“關于寄書,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給你們少年集團,聽說沒有收到,真是可惜。現(xiàn)再酌檢一點寄上,大批的待后。”這次,毛澤東隨信附上了一張書單,包括《洪秀全》《精忠岳傳》《小五義》《水滸傳》《薛剛反唐》《大眾哲學》等并注明了冊數(shù)。通過書單,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毛澤東對孩子的愛,而且能體會到他的教育理念。

其中,江湖演義小說不僅品種占多數(shù),而且數(shù)量也最多,從中能看出毛澤東的閱讀旨趣。

從傳統(tǒng)文化中吸收的“造反”經驗,在革命遭遇挫折的時候,自然會有啟迪作用。秋收起義失利后,“上山”無疑成為他選擇的一種路徑。毛澤東后來曾說:“為什么我們要上井岡山呢?因為下面住不得,沒有法子才上山去,打游擊戰(zhàn)。我們要實現(xiàn)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就舉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墒沁@旗幟不準我們在城內插,我們就只好到山頂上去插,永不放下。以前插在井岡山,插在雪山、昆侖山,現(xiàn)在插在清涼山?!?/p>

毛澤東被稱為“農民運動的王”,這個稱謂真切地反映了他對農民運動的貢獻。為尋求真理,改造舊中國,毛澤東曾積極推動勤工儉學,但他自己卻堅持不出國,并說他的任務首先是要研究中國。這一條,毛澤東是很高明的。對舊中國國情的了解,在我們黨內誰也沒有毛澤東那么深刻、那么準確。所以,在怎樣推翻舊中國這個大問題上,沒人能和毛澤東相比。對中國國情的熟悉,尤為突出地反映在毛澤東對中國農村、農民問題的了解上。

出生于湖南農村的毛澤東,自小就對農民的困苦生活深有感觸。湖南韶山有民謠稱:“農民頭上三把刀,稅多、租重、利息高;農民眼前三條路,逃荒、討米、蹲監(jiān)牢?!泵珴蓶|小時候在讀書過程中就體悟到這種社會的不公,認為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不必種田的,因為土地歸他們所有和控制,顯然讓農民替他們種田”。參加革命工作后,在領導農民運動中毛澤東的認識進一步深化。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毛澤東結合自己在中共湘區(qū)委的工作實際,發(fā)言介紹了湖南農民和工人運動的情況,并特別強調了農民問題的重要意義。參加這次大會的張國燾回憶說,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一個新問題——農民問題,是“這個農家子弟對于中共極大的貢獻”。他還說,毛澤東向大會指出,“湖南工人數(shù)量很少,國民黨員和共產黨員更少,可是滿山遍野都是農民,因而他得出結論,任何革命,農民問題都是最重要的”。從張國燾的回憶中,我們能夠看出,這時毛澤東已經注意到農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特別是看到農民是中國歷代“造反”的主力。

1924年底,毛澤東通過在韶山作社會調查,詳細了解了韶山附近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農村的階級狀況及各種社會問題,這為他隨后撰寫《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12月)、《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于革命的態(tài)度》(1926年1月)這兩篇重要文章提供了依據(jù)。其后,毛澤東無論是在擔任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期間,還是在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任上,都致力于農民問題的研究和農民運動的開展,認識也更加深入。1926年,毛澤東在為《農民問題叢刊》寫的序言中開篇就指出:“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農民運動不趕速地做起來,農民問題不會解決;農民問題不在現(xiàn)在的革命運動中得到相當?shù)慕鉀Q,農民不會擁護這個革命?!彼€以軍閥陳炯明家鄉(xiāng)廣東海豐開展農民運動的情況為例指出:中國的革命,不是土豪劣紳、貪官污吏鎮(zhèn)壓住農民,便是農民起來鎮(zhèn)壓住土豪劣紳、貪官污吏,只有這一種形勢,沒有第二種形勢。毛澤東進而提出:要有大批的同志,立刻下了決心,去做那組織農民的浩大的工作?!龑麄儏⑴c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國民革命運動?;谶@些深刻認識,毛澤東后來就中國的革命情況多次說過:近代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yè)大國,80%以上的是農民,而80%的農民卻只有20%的土地,不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就談不上中國的革命。

因為對農民運動的重要性早有深刻認識,所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fā)生后,毛澤東多次提出要解決農民土地問題以推動國民革命繼續(xù)深入開展。5月21日馬日事變后,他進一步強調,“必須嚴厲反對一切反革命派及其挑撥離間政策”,要“解除土豪劣紳之武裝,武裝農民”。到大革命失敗前后,更是明確提出了“上山”的主張。

1937年5月9日,毛澤東在延安與當年參加秋收起義的部分人員合影

對于中國革命和農民的關系,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這樣說:“中國的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現(xiàn)在的抗日,實質上是農民的抗日。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實質上就是授權給農民。新三民主義,真三民主義,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主義。大眾文化,實質上就是提高農民文化??谷諔?zhàn)爭,實質上就是農民戰(zhàn)爭?,F(xiàn)在是‘上山主義’的時候,大家開會、辦事、上課、出報、著書、演劇,都在山頭上,實質上都是為的農民。抗日的一切,生活的一切,實質上都是農民所給。說‘實質上’,就是說基本上,并非忽視其他部分,這是斯大林自己解釋過了的。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這是小學生的常識。因此農民問題,就成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農民的力量,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p>

其中“上山主義”,是之前黨內一些教條主義者對毛澤東注重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做法的譏笑和嘲諷。毛澤東在文中引用教條主義者的這句諷刺話,目的卻是說明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偉大作用。

關于對農村中會黨的認識,1927年6月14日,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農民部發(fā)出的《中央通告農字第八號——農運策略的說明》中進行了專門論述,不僅直接規(guī)定了對待會黨和游民的方針政策,而且明確提出了改造游民的要求。

“會黨(哥老會等類組織)原來是被壓迫階級起來反抗壓迫的組織,他們有很嚴格的組織,勇敢的精神,很有對于共同奮斗的義氣。但是他們的工作方法(機械的紀律)及其游民的性質使他們往往為豪紳所利用,他們的組織在農民之中往往很有發(fā)展,他們久受壓迫,他們因農協(xié)起來在政治上也得到了自由,故他們對農民協(xié)會的組織的感情很好?!覀儗λ麄儜撚蟹e極的很好的宣傳與訓練,同時須有具體的部分解決鄉(xiāng)村游民目前迫切要求的方法……農協(xié)中不應用任何方法,任何形式排拒會黨?!?/p>

雖然不清楚這份中央通告出自誰人之手,但其反映了毛澤東當時的認識,并與毛澤東有著密切關系是毫無疑問的。1927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對中央農委進行改組,改組后的中央農委由譚平山、毛澤東、陸沉、周以栗、蔡以忱、瞿秋白、任旭、陳獨秀、羅綺園、阮嘯仙十人組成。其中,長期關注農民問題且對農民運動有深入研究的,首數(shù)毛澤東。另外,在這份中央通告發(fā)布的前日,即6月13日,毛澤東和譚延闿、譚平山、鄧演達、陸沉還以中華全國農民協(xié)會臨時執(zhí)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名義發(fā)出訓令。其中明確講到“明令保護工農組織及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wèi)軍,懲辦一切屠殺工農、擾亂后方之反動派”,還號召各級農協(xié),要團結農民,嚴密組織,武裝自衛(wèi)。

“上山”思想在毛澤東頭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記,后來他屢屢提及。比如在談到民主革命時期右傾錯誤造成嚴重損失時,他指出:“陳獨秀不懂得民主革命,實行的是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使革命失敗,五萬黨員只剩下萬把人。上山打游擊,打了十年?!痹诨仡櫸溲b斗爭的歷史時,他說,大革命時期國民黨叛變革命到處殺人,“他們殺人,就逼得我們上山打游擊”。甚至后來在會見外賓時,他也講:“大革命失敗后,我們面前有兩條道路,一條是上山,一條是留在大城市。我們選擇了上山?!?/p>

至于“上山”的原因,毛澤東曾說:“因為下面住不得,沒有法子才上山去,打游擊戰(zhàn)。我們要實現(xiàn)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就舉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墒沁@旗幟不準我們在城內插,我們就只好到山頂上去插,永不放下。”按照毛澤東的說法,是被“逼上梁山”的。也由此,毛澤東對《水滸傳》中“逼上梁山”的情節(jié)念念不忘。1944年,在延安看了由楊紹萱、齊燕銘編導,中共中央黨校俱樂部演出的平劇《逼上梁山》后,他還專門寫了一封信表示贊揚與鼓勵。

就當時的形勢來看,確有“逼迫”的成分,別的地方特別是城市立不了足,只能上井岡山。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唯獨是毛澤東引導工農起義隊伍上了山,其中也有他對中國具體國情尤其是對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平衡的深刻洞見。這一點,毛澤東后來也作過深入分析和總結,體現(xiàn)在他所撰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經典文獻中。

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中,毛澤東指出:“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紅色政權的區(qū)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這種奇事的發(fā)生,有其獨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發(fā)展,亦必有相當?shù)臈l件?!逼湓蚝蜅l件,毛澤東從五個方面作了分析:一是它發(fā)生在帝國主義間接統(tǒng)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各派新舊軍閥相互間進行著繼續(xù)不斷的戰(zhàn)爭;二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地方經受過民主革命的影響;三是小地方民眾政權的長期存在決定于全國革命形勢的向前發(fā)展;四是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五是有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領導和正確政策。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毛澤東除指出軍閥戰(zhàn)爭的因素外,還強調需要具備的五項條件:一是有很好的群眾,二是有很好的黨,三是有相當力量的紅軍,四是有便利于作戰(zhàn)的地勢,五是有足夠給養(yǎng)的經濟力。

正是這些因素,促成了毛澤東“上山”思想的形成,并最終完成了引兵井岡山的實踐選擇。

毛澤東選擇“上山”,誠然借鑒了歷史上農民起義中的“造反”形式,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上山”所追求的定然不是簡單地做“山大王”。據(jù)陳士榘講,1927年9月20日,在文家市里仁學校,毛澤東代表中共前敵委員會宣布關于不打長沙轉兵向南的決定時說:“我們現(xiàn)在軍事力量還小,還不能去打敵人重兵駐守的大中城市,先到敵人統(tǒng)治薄弱的農村,去積蓄力量,發(fā)動農民革命。我們現(xiàn)在好比是塊小石頭,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好比是一口大水缸,但總有一天,我們這塊小石頭,一定要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跟隨毛澤東一塊兒“上山”的何長工講得更為明確: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主張上山去當“山大王”。當時有些人不同意毛澤東的意見,覺得革命革命,革到山上做大王去了,這叫什么革命?毛澤東耐心地說服大家:“我們這個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產黨領導的,有主義、有政策、有辦法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農武裝。中國政治不統(tǒng)一,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們要找敵人統(tǒng)治薄弱的地方。”最終,多數(shù)人支持毛澤東的意見。

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率領隊伍“上山”,至少有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一是為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保存革命武裝、積蓄革命力量提供了有效途徑;二是為中國革命的戰(zhàn)略轉移找到了一個落腳點;三是為中國共產黨人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邁出了第一步。

正因為毛澤東的“上山”是“有主義、有政策、有辦法的”,所以工農紅軍與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和嘯聚山林、落草為寇有著根本區(qū)別。這種不同,鮮明地體現(xiàn)在他對以袁文才、王佐為首領的當?shù)鼐G林武裝的改造上。

經歷過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的李聚奎曾說:“袁文才、王佐都曾是井岡山地區(qū)的綠林頭領,一直過著天、地、人‘三不管’的生活。他們以‘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為旗幟,出沒于茨坪和茅坪等地的高山密林中,共同打擊土豪劣紳,抗擊官府的進剿,得到了農民的歡迎?!笔聦嵣?,袁文才、王佐的隊伍雖有綠林成分,但也經受過大革命思潮的洗禮,多多少少具有些革命色彩,準確地說,他們是農民自衛(wèi)軍。

袁文才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有著堅定的信仰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袁、王部隊從成立的那天起,就和反動統(tǒng)治階級有著深刻的階級矛盾。革命失敗后,他們沒有繳槍投降,這就足以證明他們的本質是好的。但是,由于缺乏黨的領導,沒有明確的政治觀點,他們還存在著嚴重的綠林習氣。何長工指出:王佐和袁文才,“一文一武,是土客籍的兩個領袖,如今雖然打的是農民自衛(wèi)軍的旗號,反抗舊勢力,但這支武裝,階級觀念模糊,流寇思想、游民習氣很重,純粹是靠封建的紅幫關系維持他們的內部,完全是闖江湖的一套”。如果能夠把他們團結和改造過來,將有利于我們黨在這里建立根據(jù)地。為落實毛澤東關于使袁、王“變成跟我們一道走的真正革命武裝隊伍”的要求,對袁、王隊伍的改造勢在必行。

加強政治教育。1927年10月中旬,毛澤東派游雪程、徐彥剛、陳伯鈞、金蒙秀等人到袁文才部幫助工作。為了把袁文才部改造成為懂政治、會打仗、有遠大革命目標的革命隊伍,游雪程等人從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對袁文才部戰(zhàn)士進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明白為誰打仗、為誰斗爭的道理。政治訓練的主要內容是講時事、講形勢和講革命出路問題。毛澤東對袁文才部的改造十分重視,有時他也來到步云山,對戰(zhàn)士們親自進行政治教育。有一次,毛澤東來到步云山,看到吃飯的戰(zhàn)士們對飯菜質量議論紛紛,原來是因為冬季到來,部隊人員增加,菜品跟不上,只能吃野菜。毛澤東來到戰(zhàn)士們中間,盛起野菜同他們一起吃起來。有名戰(zhàn)士問毛澤東:“這么苦,你吃得下?”毛澤東說:“這野菜雖然苦,可有豐富的政治營養(yǎng)呢!我們干革命,就要吃大苦。沒有今日的苦,哪有明日的甜呢?”戰(zhàn)士們以前只知道當兵是為了“吃糧”“報私仇”,經過政治教育,明白了天下的土豪劣紳都是勞動群眾的共同敵人,國民黨反動政府是他們利益的保護者。只有打倒普天下騎在勞動人民頭上的土豪劣紳,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才有勞動人民的徹底解放。

強化軍事訓練?,F(xiàn)代化的軍隊,必須有正規(guī)的軍事訓練。袁文才、王佐兩支武裝力量的主力基本上都是遭受封建軍閥、土豪劣紳敲詐壓迫而難以謀生的農民,大多數(shù)是被“逼上梁山”的,平時生存都不容易,更談不上嚴格的軍事訓練,作戰(zhàn)能力也不適應革命需要。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曾指出:“地方武裝有赤衛(wèi)隊和工農暴動隊。暴動隊以梭鏢、鳥槍為武器,鄉(xiāng)為單位,每鄉(xiāng)一隊,人數(shù)以鄉(xiāng)的大小為比例?!R日事變以前,各縣有農民自衛(wèi)軍。槍數(shù):攸縣三百,茶陵三百,酃縣六十,遂川五十,永新八十,蓮花六十,寧岡(袁文才部)六十,井岡山(王佐部)六十,共九百七十。馬日事變后,除袁、王兩部無損失外,僅遂川保存六枝,蓮花保存一枝,其余概被豪紳繳去?!睆倪@一介紹中可窺一斑。毛澤東派人幫助他們進行軍事訓練,主要是在軍事上嚴加要求,使他們掌握基本的軍事知識,提高作戰(zhàn)能力和殺敵本領。陳伯鈞回憶:“我們去后,就將他的兵集中在步云山練兵,游雪程是主要負責人……練兵期間,著重進行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倍娛掠柧毜闹饕獌热菔侵鼐毩暽鋼艉突娟犃?。比如,對于王佐的隊伍,毛澤東指派艾成斌、劉堂福擔任軍事、政治教官,幫助訓練,堅持早、中、晚三操制度,提高了隊伍的素質和戰(zhàn)斗力。

加強組織建設,強化紀律。袁、王的隊伍多出身綠林,成員大部分是游民,因此游民習氣、流寇思想等問題突出。在爭取袁、王之后,毛澤東對其隊伍采取積極改造的方針,在前期政治教育的基礎上,進行隊伍整頓,把一些壞分子清理出去,吸收一些斗爭性強的青年貧苦農民參加,同時強化組織紀律觀念。通過改造,這支游民習氣很重的綠林隊伍轉變?yōu)橛薪M織、有紀律、有戰(zhàn)斗力的革命部隊。其中,“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提出和完善,是毛澤東以加強紀律建設解決革命隊伍中存在的游民問題的典型反映,這對統(tǒng)一全軍紀律,加強部隊的思想和作風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何長工

加強對袁、王隊伍的改造,關鍵還是要做人的工作。這一點,突出體現(xiàn)在對王佐隊伍的改造上。何長工說:“雖然王佐部跟袁文才一樣,打的是農民自衛(wèi)軍旗號,都有劫富濟貧、反抗舊勢力的進步性,但是階級觀念模糊,流寇思想、游民習氣很重,而且王佐不是黨員,是蠻牛……”為了做好王佐隊伍的改造,1928年初,毛澤東派何長工到王佐部任黨代表,開展改造工作。之所以派何長工去,是因為大革命時期,何長工在家鄉(xiāng)湖南華容縣有成功改造民團武裝、組建農民自衛(wèi)軍的經歷,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何長工到了王佐部之后,針對王佐存在的戒心,從王佐家人入手開始做溝通工作,逐漸與王佐融洽了關系。后來,又幫助王佐除掉了宿敵——當?shù)貝喊?、地頭蛇尹道一,取得了王佐的敬重和信任。接著,何長工又請示前委,增派人員,在王佐部發(fā)展了黨的組織,籌建士兵委員會,穩(wěn)妥推進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工作,從而逐步將王佐的隊伍引導到革命陣營中。

在王佐隊伍中擔任黨代表的宋任窮回憶:“黨代表的主要任務是發(fā)展黨員和進行政治工作?!覀冮_設政治課和文化課,講解工農紅軍的性質和任務,宣傳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思想,還幫助文盲識字,提高戰(zhàn)士的文化水平。組織士兵委員會,實行官兵平等、軍事民主和經濟民主,公布伙食賬目,禁止打罵士兵等。使袁文才、王佐部原來的一些不良習氣慢慢得到了改變?!?/p>

通過這些工作,最終將這支為少數(shù)人掌握的武裝變?yōu)辄h絕對領導下的武裝,使綠林作風、游民習氣很重的隊伍變?yōu)橛薪M織、有紀律、有戰(zhàn)斗力的部隊,在部隊內部的關系上以革命的上下級關系取代了封建雇傭關系,將其打造成為一支革命隊伍。1928年2月,改造后的袁文才、王佐兩支隊伍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2團,袁文才為團長兼1營營長,王佐為副團長兼2營營長,何長工為團黨代表,賀敏學為團黨委書記。兩支具有綠林性質的農民自衛(wèi)軍,浴火重生,轉變?yōu)辄h絕對領導下的革命武裝。

猜你喜歡
王佐上山革命
上山走“之”字
小主人報(2022年24期)2023-01-11 02:59:42
即將上山的驅熊犬
天天愛科學(2022年4期)2022-05-23 12:41:36
一二三 去上山
上山的路
赤水源(2018年5期)2018-10-10 06:12:34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井岡山時期的另一個王佐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在清華當教師的職校生
袁文才、王佐事件始末
軍事歷史(1998年5期)1998-08-15 06:19:18
镇赉县| 卢氏县| 内乡县| 三江| 博罗县| 屯昌县| 五华县| 吉林市| 石柱| 渝北区| 城口县| 永顺县| 普兰店市| 剑河县| 鞍山市| 海口市| 会宁县| 葫芦岛市| 缙云县| 斗六市| 揭西县| 醴陵市| 镇远县| 怀集县| 杨浦区| 乐都县| 清镇市| 中方县| 沁水县| 鄂托克旗| 扶余县| 伊宁县| 台前县| 黑水县| 漯河市| 邛崃市| 新民市| 乐清市| 灵宝市| 揭西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