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龍
從記事時起,父母的辛勤忙碌就在我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跡,他們成天像個陀螺一樣忙個不停,有時候甚至一天都見不到他們的身影。
那時候,爺爺年邁不能勞動,奶奶隔三岔五要去醫(yī)院看病,我和哥哥尚年幼,幫家里做不了什么事,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父母肩上。后來,爺爺奶奶相繼去世,父母親又給叔叔蓋了房子,幫他娶了親。那時候,家里真是一貧如洗。
盡管如此,父母還是堅持送我和哥哥上學。他們希望我們能夠認真學習,擺脫窮苦的命運。
每天早晨我和哥哥醒來,鍋灶里已經(jīng)有母親煮好的稀飯,邊上還有一樣咸菜,她和父親早就到地里干活去了。我們吃過早飯,背著書包去上學,他們還沒有回家。中午放學回來,一家四口也難得在一起吃一頓飯,要不就是父親在外面干活,要不就是母親匆匆扒上一兩口飯,帶飯給在田地里干活的父親。農(nóng)忙時,經(jīng)常是我和哥哥放學回來自己做飯吃。
我們上中學時,父親買了一輛拖拉機跑起了運輸,從那以后更難見到他的身影。睡夢中聽到拖拉機的聲音,知道父親要出門了;晚上上床睡覺,父親還沒回來;原指望第二天早上能看到父親,可是我們還在熟睡時,他又出去干活了。母親經(jīng)常對我說:“我們家窮,要想追得上人家,就要比別人更勤快。一分一分地苦錢,這樣才能過上好日子?!?/p>
當我和哥哥嘴里寡淡,請求母親給我們買些肉食時,她總是十分內(nèi)疚地說:“孩子,我們家的條件你們是曉得的,我也想給你們買些魚肉補補,我和你父親干活勞苦,也需要營養(yǎng),可是我們還是要省著點過日子啊。等家里來親戚,再給你們買?!睍r間久了,我和哥哥也不再提這樣的要求了。
那時,我家的房屋雖然破舊,但是里里外外被母親收拾得干干凈凈,堂屋里的木柜被母親擦得纖塵不染。冬閑時節(jié),母親每天都給我們納鞋底,經(jīng)常是我們一覺睡醒,她還在燈下忙碌著。
每年過年,我和哥哥都是全身新。親戚家辦酒席,我們都是穿得干干凈凈地去。母親經(jīng)常對我跟哥哥說:“我們家是窮,但是不能邋邋遢遢的,那樣人家一看就知道我們懶,會讓人瞧不起。勤是聚寶盆,一點一點地積攢,我們會好起來的?!?/p>
每年春節(jié)年夜飯,母親一定會做一道水芹百葉。母親邊給我們搛菜邊說:“吃了水芹菜,人要變勤快。希望你們要牢記勤是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p>
在父母的影響下,我和哥哥從不偷懶,哪怕是到親戚家,也是眼里有活,搶著做事情。不管是鄰居還是親戚,都非常喜歡我們。
有了孩子后,我也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勤快的習慣。凡是他能做的事一律交給他做,從不包辦。有一年,父母來與我們小住,看到孩子既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事,還要做家務(wù)活,贊許地點了點頭,開心地說:“我們家的勤勞家風算是一代代傳下去了?!?/p>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