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秀
我的肌腱因打球拉傷,連帶著膝關節(jié)也痛,醫(yī)生囑咐道:“要注意保養(yǎng),最重要的是,走路不要太快,慢慢來就好。能不爬樓梯就不要爬,若非爬不可,那就先用較好的那只腳上一級階梯,會痛的腳再跟著上同一級階梯。雖然速度慢很多,卻是保養(yǎng)的重要方法,而且最好用手攀著扶手,下樓梯時稍微側(cè)著身體走。做其他事也一樣,寧可慢一點,千萬不要搶快?!?/p>
為了健康,當然要聽醫(yī)生的囑咐,我開始“慢”生活了。不只是上下樓梯要慢,我連走路也開始慢下來。其實也是不得不這樣,因為一跨大步,我的筋肉,尤其是膝蓋就會痛,有時真是錐心刺骨,令我不僅眉頭緊皺,牙根猛咬,還不自覺流下淚來,所以我現(xiàn)在走路有時甚至得拿著枴杖。
既然慢了,我就有充裕的時間,欣賞旁邊的景色,倏忽發(fā)現(xiàn)真的是處處有驚喜。不禁想起一位友人說的話:生命是一條美麗曲折的幽徑,路旁有妍花麗蝶,累累的果實,但我們很少駐足觀賞,只一心一意地向我們幻想中更美麗的大道趕去。然而,在前進的路程中,卻逐漸樹影凄涼,花蝶匿跡,果實無存,最后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到了一個荒漠,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慢下來,我才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往返的一條路,左邊是綠蔭蔽天,有龍眼樹,有杧果樹,有種植好幾種蔬菜的菜圃,更有一些叫不出名的植物。還有一棵木瓜,主干斜斜的,有八九處分枝,竟然每一處分枝都結(jié)有木瓜,展現(xiàn)強勁的生命力。路的右邊除了已蓋好的房屋,部分地區(qū)正在大興土木,工人用收音機播放音樂。每一景物都可讓人駐足半晌,我和工人、農(nóng)人閑話家常,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漫步在街頭,看到紅男綠女,腳步飛快,爭先恐后,不禁要問他們在忙些什么。不禁慶幸,我已苦過,已奮斗過,一切都已安定下來。目前最重要的是,養(yǎng)好自己的身體,要做到像著名作家楊絳在103歲時寫的文字那樣:“老要有老的風骨、老的優(yōu)雅,暮年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是一種從容恬闊、優(yōu)哉游哉的狀態(tài)。愿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寬容,寵辱不驚,去留無礙,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蔽衣咴诮稚?,咀嚼楊絳的話語,對匆匆人潮已不在意了。
慢,也應用在飲食上。我以前吃飯總是像趕車,三口兩口,囫圇吞棗。每次和親友出去吃飯,我總是第一個吃完,然后“盯視”親友,一等他們吃完,就急忙要付錢走人。每次總被親友嫌棄,說我沒有一點情調(diào),責備我不懂享受美食。我現(xiàn)在改慢了,開始細嚼慢咽,也才有時間和親友閑話家常,真正聯(lián)絡感情。其實,細嚼慢咽真的可以吃出食物的許多滋味,也減輕了胃部的負擔。
慢下來,是對自己一種很深的體恤。學會與慢相處,是給自己一個很大的禮物。所以,不要向前猛沖,回頭看一看、等一等、想一想、緩一緩,路,會更寬廣。慢,對我的膝蓋當然更有助益了。
(編輯? ? 黃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