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富
賀敬之、柯巖夫婦是人民作家、詩人、戲劇家、文藝理論家,是20世紀中后葉至21世紀初中國先進文化光輝杰出的代表。60年里,兩人從相識相戀,到結(jié)為終身伴侶,相濡以沫、珠聯(lián)璧合,無論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還是夫妻恩愛生活中,堪稱是兩座凌霄的奇峰。
柯巖初見賀敬之:我以為您是老頭呢!
1950年,中國青年藝術(shù)劇院為培養(yǎng)青年編劇、導演和演員,辦起了培訓大課,邀請在北京的大師們前去授課。他們準備邀請時任中央戲劇學院創(chuàng)作室副主任的賀敬之講授歌劇《白毛女》的創(chuàng)作過程,溝通聯(lián)系的任務(wù)交給了課代表柯巖。當柯巖來到賀敬之的辦公室,第一次見到這位《白毛女》的主要執(zhí)筆人時,大吃一驚:“您就是賀敬之?”柯巖怎么也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賀敬之竟然是一位20多歲的帥小伙。賀敬之看到柯巖一臉茫然,問道:“我就是賀敬之,怎么啦?”柯巖忙解釋說:“您的作品我讀過,我一直以為您是一個老頭呢!”
此時的賀敬之剛過25歲,卻因一部《白毛女》早已享譽中國文壇了。而此時的柯巖才20歲,是一個扎著兩條烏黑發(fā)亮的辮子、穿著藍色列寧裝、英姿颯爽的小姑娘。
柯巖第一次見到賀敬之就對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英俊儒雅,沒有大作家的派頭,也沒有老革命滿口的方言,講一口的普通話,又不乏文人的幽默感,充滿著年輕人的青春活力。
賀敬之對柯巖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認為這個小姑娘不僅青春靚麗,而且直率。
賀敬之講完課之后,院領(lǐng)導把一個沒署名的劇本交給賀敬之審閱點評。當時柯巖以抗美援朝為背景寫了一個劇本《爭取早團圓》,主題是把后方的工作做好,解除前方戰(zhàn)士的后顧之憂,戰(zhàn)士們就能奮勇作戰(zhàn),早日取得勝利回家團圓。可是這個劇本在院里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批評說感情不健康、格調(diào)不高。而賀敬之看完學員的作品后,認為這個劇本比較好,有完整的故事,而且有詩意,能看出作者的才能和潛力。賀敬之問院領(lǐng)導:“這位作者還寫有其他作品嗎?拿來我看看。”當賀敬之得知是柯巖所寫時,不禁對柯巖又增加了一份好感。
以后賀敬之經(jīng)常從地處東棉花胡同的中央戲劇學院到東單辦事寄信,每次都要到青年藝術(shù)劇院停留一會兒。很顯然,他是想見到心中的那個人。就這樣,賀敬之和柯巖交往多了起來,兩人在一起談文學、談創(chuàng)作、談生活,互相仰慕、互相欣賞,不久二人墜入了愛河。
賀敬之托柯巖買《辭典》
1951年初,中宣部組織作家訪問團到抗美援朝前線去體驗生活,賀敬之由于身體原因沒有去成,改去河北省大名縣農(nóng)村體驗生活。他到了大名縣不到兩天就大吐血,昏迷不醒,經(jīng)診斷為肺結(jié)核,被急救車送到北京紅十字醫(yī)院住院治療。
有一天,一位年輕的姑娘走進了賀敬之的病房。賀敬之定睛一看,竟然是柯巖!其實賀敬之心里是盼著柯巖來看自己,可他故意問:“你怎么來了,你不怕傳染嗎?”柯巖回答說:“這有什么可怕的,聽說你生病住院了,就立即趕過來看看你,你可不能病倒啊?!币环捔钯R敬之感動異常,不知道是不是柯巖帶來的力量,賀敬之的病竟然很快好起來了。
1952年,柯巖參加話劇《四十年的愿望》的演出,在劇中飾演秘書角色。為排演這出話劇,這年年底,柯巖赴太原鋼鐵廠體驗生活。在臨出發(fā)時,賀敬之托柯巖在那邊給他買一本《辭典》??聨r一聽懵了:北京什么樣的《辭典》沒有啊,為什么非得讓我到太原去買呢?在那個年代,借書還書是男女交往的一個借口,聰明的柯巖轉(zhuǎn)念一想猜出了賀敬之的真實用意,就干脆給他買了一部《辭源》帶了回來。令柯巖感到溫馨的是,自己在山西太原鋼鐵廠體驗生活期間,賀敬之竟不遠千里前來探望,還幫柯巖拍了一張經(jīng)典的照片。
兩塊紅布被面成為嫁妝
賀敬之曾回憶起當年的戀愛:“當初,我們相互信任,也互相贊賞。她很聰明,很活潑、明快,有50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時的女性那種蓬勃向上的精神、那種新的風貌。”“她性格中有種百折不撓的、進取的、開拓的精神?!薄拔沂菑难影瞾淼呢氜r(nóng)的孩子,她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女兒,但在50年代我們相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理想是一致的,就是要搞社會主義革命事業(yè)。在這個前提下,加上我們都是搞文藝的,興趣愛好一樣,彼此就有了共同的語言。”(胡笳《柯巖畫傳》)
1953年,賀敬之、柯巖這對志同道合的文友走過了熱戀的過程,向大家公開了戀人關(guān)系。9月中旬的一天,賀敬之到柯巖宿舍來看望她,大家起哄道:“你們倆別再互相考驗了,趕快結(jié)婚嘛!”柯巖羞澀地說:“我們還沒有向組織遞交申請報告呢。”“我們已經(jīng)替你報告完了,組織上同意了,趕快辦吧。”于是,兩人當晚到店鋪買了兩塊紅布被面,第二天領(lǐng)了結(jié)婚證,第三天就搬進了“洞房”——位于龍須溝旁一間很小的房子。文藝界的艾青、吳雪、趙尋、陳白塵、劉熾等人前來賀喜,戲劇家陳白塵還當了證婚人。婚禮之后,幾個朋友和家人到一家小飯館吃了個便飯,就算是婚宴了。
婚后不到一個禮拜,柯巖就于10月初隨訪問團去了抗美援朝前線慰問。新婚離別,賀敬之很想念柯巖,盼望她來信,于是鴻雁傳書成了這對新婚夫妻傾訴感情的唯一方式。10月12日,柯巖給賀敬之寄來了第一封信,信上除了傾訴想念的一些話語外,還寫了首歌頌志愿軍的詩歌,賀敬之把這首詩歌轉(zhuǎn)給了《中國青年報》,很快就發(fā)表了。12月22日,賀敬之又收到柯巖發(fā)自朝鮮的信,5頁紙寫得密密麻麻,其中4頁是兩首詩的初稿和修改稿,信中除了充滿對賀敬之的思念和關(guān)心外,也向丈夫講述了自己得到的鍛煉和取得的進步。她寫道:“親愛的,愈深化認識自己的缺點,愈懂得我與共產(chǎn)黨員的水平距離遠,我愈有信心爭取。我急于、但我經(jīng)得起黨長期的嚴格考驗?!?/p>
前幾年,筆者見到詩人李季的兒子李江樹時,他給筆者講了一個故事。1979年,戲劇家陳白塵曾受邀到賀家小聚。席間,陳白塵開玩笑地說:“當年我給你們一對新人當證婚人,你們還沒請我喝喜酒呢!”賀敬之連忙說:“這不就是補喜酒的嘛?!碑敃r正是文藝戰(zhàn)線撥亂反正的時期,幾個人很高興,開懷暢飲。飯后,喜歡拍照的李江樹提議給他們照一張合影,于是陳白塵居中,賀敬之、柯巖和一雙兒女分坐在兩旁,拍了一張很有意義的照片。
柯巖幫賀敬之解難題竟成為著名兒童作家
1955年10月的一天深夜,賀敬之還伏在書桌上深深地思考,房間里煙霧繚繞,他不時站起來,手里拿著一頁紙來回轉(zhuǎn)圈,轉(zhuǎn)完之后又坐在桌前,反反復復地折騰著。原來,賀敬之面臨一道難題:這一年《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指出當前兒童讀物奇缺,于是在作家中提倡為少年兒童寫作的風氣。為此,《人民文學》向賀敬之約稿寫幾首兒童詩歌。賀敬之應(yīng)約“開夜車”創(chuàng)作,可是一夜無眠,也沒有完成任務(wù)。凌晨,柯巖起床后,看賀敬之還伏在桌前苦思冥想??聨r湊上去一看,紙上只有六七行字,另有四行是抹掉的痕跡。柯巖問:“什么事這么難?”“沒想到給兒童寫點東西這么難!”賀敬之一聲嘆息。柯巖說:“這有什么難的,你去睡,我來試試。”
賀敬之確實累了,竟然睡了八九個小時才醒。起床后,他來到桌前,看到書桌上攤著一大摞稿紙,不經(jīng)意地掃了一眼,不以為然地對柯巖說:“你一寫就這么一大堆,能行嗎?”“行不行自己看吧。”柯巖回答道。
賀敬之坐到桌前一看,吃了一驚,柯巖竟然寫了9首,平均一個小時寫一首,速度夠快的。
“小板凳,擺一排,小朋友們坐上來,這是火車跑得快,我當司機把車開……”賀敬之一首首仔細地閱讀著,看完后興奮地對柯巖說道:“寫了9首,還可以嘛!你什么時候積累的這些生活?”
柯巖看著驚詫不已的賀敬之,反問道:“還行嗎?”賀敬之忙說道:“太行了,還真可以?!?/p>
賀敬之的一句“還真可以”,讓柯巖欣慰了許多,這可是柯巖兒童詩的處女作,讓行家評了個不低的分數(shù)。之后,賀敬之挑選了其中6首寄給《人民文學》,并附上一封信:“這是一個青年作者寫的幾首詩給我看了,我對兒童文學沒有把握,你們是有經(jīng)驗的,請你們審定是否能用。”其中的《小弟和小貓》《我的小竹竿》《坐火車》3首,在《人民文學》1955年12月號上以《兒童詩三首》為題隆重推出,在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一夜間泉涌般冒出的詩句,創(chuàng)造了新詩史上兒童詩的一個奇跡!從此,柯巖成為中國著名的兒童作家。
用熱淚寫出來的《雷鋒之歌》
1963年,賀敬之融議論與抒情于一爐的長詩《雷鋒之歌》轟動文壇,直到今天讀起來仍讓人感到氣勢磅礴,蕩氣回腸,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是賀敬之、柯巖珠聯(lián)璧合,用淚水寫成的。
1962年8月15日,雷鋒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1963年2月7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報道了雷鋒的事跡。正在北京醫(yī)院看病的王震將軍找來賀敬之、柯巖和郭小川,要求他們寫雷鋒,宣傳好雷鋒精神。由于賀敬之和郭小川在單位一直脫不開身去遼寧撫順深入生活,有“俠女”之稱的柯巖背起行囊只身“闖關(guān)東”。她冒著風雪嚴寒,入軍營、下連隊、進宿舍、到伙房,采訪雷鋒的戰(zhàn)友和領(lǐng)導,走訪駐地群眾。3月初,柯巖回京后顧不上休息,就急切地把賀敬之叫到身邊,講述雷鋒的事跡。她講著講著,淚水奔涌而出;賀敬之聽著聽著也是熱淚盈眶,一邊流淚一邊聽。這個情景被賀敬之的母親見到了,老人以為兩口子在吵架,趕緊走過來要勸解。經(jīng)柯巖一解釋,這位來自山東農(nóng)村、樸素善良的老太太也不由得大哭起來,哽咽著說:“這么好的人怎么能死呢?他應(yīng)該活著,讓我這個老太婆去替他死吧?!?/p>
被雷鋒精神感染的柯巖再也坐不住了,一氣呵成,寫下了長詩《雷鋒》,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之后,又寫了《我對雷鋒叔叔說》《向雷鋒叔叔致敬》等兒童詩。
柯巖見賀敬之遲遲沒有動筆,就問他:“雷鋒的事跡你也聽了,也感動流淚了,趕快寫吧?!辟R敬之說:“要寫,就要寫出新意來,這很難,不知有沒有把握?!笨聨r鼓勵賀敬之道:“你這個人,要有信心嘛!我看你肯定能寫好,你就寫嘛!”賀敬之得到了柯巖的鼓勵后,伏案而寫,寫了幾段,感覺沒有把握,就念給柯巖聽。柯巖聽后說:“太好了,比我寫的那幾首都好,而且不是好一點半點,是好很多!”柯巖的話讓賀敬之受到極大的鼓舞,他夜不能寐,文思泉涌,一鼓作氣寫下去。每當賀敬之寫出幾段后,都要念給柯巖聽,柯巖聽完后,馬上會鼓勵他:“好,就這樣寫下去?!?/p>
賀敬之的《雷鋒之歌》發(fā)表在1963年4月11日的《中國青年報》上。5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在那個學習英雄、歌唱英雄的時代,《雷鋒之歌》迅速在神州大地流傳開來,風靡全國。
你我的同一個生命永在
賀敬之和柯巖,一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南方人,生活習慣和性格都有差異,賀敬之為人隨和,很寬厚,而柯巖則剛直不阿,快人快語。但是兩人志趣相投、性格互補,可謂是珠聯(lián)璧合??聨r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倆最一致的地方,就是寫作不是敲門磚,其本身就是我們的最愛,一寫起東西來忘了一切。至于說到愛情,我認為最鞏固的愛情就是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為前提,以友誼為基礎(chǔ)的。那么在碰到各種挫折或者被別人說得一無是處的時侯,你也會有一個基本的信任,而且在不斷加深理解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加深信任。
2009年7月,柯巖80大壽之際,《柯巖文集》10卷出版,可以說這是給柯巖的一份重大壽禮。然而,在柯巖看來更重的禮物是丈夫手書的新古體詩一首《賀小柯八十華誕》,這首詩盡管沒有發(fā)表在報刊上,可永遠刻在柯巖的心中:“柯生巖石上,情燃風雨中。赤誠德才女,何幸偕同行。赴難共肝膽,文筑獨秀峰。巍巍八十壽,夕返朝霞紅。終生植我心,不老美人松!”
2011年12月11日,柯巖走完了她那倔強、堅強的一生。詩人石祥在《柯巖是一團火》中寫道:“她是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或許生命之火已然消逝,而精神之火永遠不熄?!?/p>
妻子的離世讓賀敬之悲痛萬分,他黯然地說:“我們吃飯時面對面,工作時背對背,現(xiàn)在,空了。”相互依偎60載的老伴突然離世,讓賀敬之心中感到無限的孤獨與寂寞,他默默地擦拭著柯巖的照片,默默地整理著柯巖的遺物,悲痛之中,他用心和淚寫下了詩《寫在小柯靈前》:“小柯,你在哪里?誰說你已離我而去?不,你我的同一個生命永在!永在這里——在戰(zhàn)士隊列,在祖國大地,在昨天、今天和明天,永遠前進的足跡里……”
(責任編輯:孔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