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舒孝博,2,鞠穎,宋思超
(1.江西省地質局實驗測試大隊,江西南昌,330001;2.江西核工業(yè)環(huán)境保護中心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1;3.吉安市吉安生態(tài)環(huán)境局綜合執(zhí)法大隊,江西吉安,344000)
隨著工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工業(yè)固體廢物的產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便是環(huán)境污染問題。非法處理固體廢物不僅是對資源的浪費,更會嚴重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1]。由于固體廢物種類多樣且成分復雜,加之環(huán)境事件中固體廢物來源多為不明確的,因此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執(zhí)法部門和固體廢物鑒別技術單位而言,如何在短時間內明確固體廢物是否屬于危險廢物,是環(huán)境案件辦理的主要難點之一[2]。
某縣級生態(tài)環(huán)境執(zhí)法部門于日常執(zhí)法檢查中發(fā)現(xiàn)某磚廠用不明來源固體廢物進行民用磚塊加工生產,詢問無果后,生態(tài)環(huán)境執(zhí)法部門委托固體廢物鑒別單位對涉案固體廢物進行鑒別。鑒別單位受托后,前往涉案地勘查,經現(xiàn)場觀察發(fā)現(xiàn)涉案固體廢物整體性狀較為均一。固體廢物露天堆存于磚廠地面,堆高約5m,堆存量約800 噸;堆存固體廢物表面有疑似白色鹽類物質析出,表層下的固體廢物在陽光下閃爍晶光,堆存處的固體廢物呈灰黑色顆粒狀,無明顯氣味。
(1)樣品采集:依據(jù)《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guī)范》(HJ 298—2019)“4.2.4 f)”條款,結合現(xiàn)場可實施作業(yè)條件,應環(huán)境事件處理和處置要求,確定采集固體廢物樣品8 個[3]。采樣前先于固體廢物堆存處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最高堆存處用鐵鍬挖掘4 個剖面,觀測不同剖面不同深度的固體廢物現(xiàn)狀無明顯差異且與其他堆存處固體廢物性狀亦無明顯差異后,隨機選取兩個剖面分別于0.5m、2.0m、3.5m、4.5m 處用木質鏟刮去表層固體廢物后各采集1 個樣品,每個剖面采集4 個樣品,共計采集8 個樣品,樣品用聚乙烯材質自封袋盛裝后送至委托實驗室進行檢測。
(2)固體廢物來源篩查:結合固體廢物感官物理性狀,初步判定固體廢物來源為某類礦物;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結合當?shù)禺a業(yè)類型初步判定待鑒別固體廢物疑似來源為鋰鹽生產行業(yè)提鋰產生的進出渣,即鋰渣。
(3)檢測指標:①測定固體廢物主要化學組成,以判定固體廢物是否與鋰渣主要組分一致;②依據(jù)《江西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關于印發(fā)〈固體廢物環(huán)境管理指南鋰鹽生產(試行)〉的通知》(贛環(huán)固體字〔2023〕372號)中鋰渣特征污染物分析測定固體廢物浸出毒性為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鈹、鉈。
(1)成分檢測:依照《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毒性物質含量鑒別》(GB 5085.6—2007)附錄A~附錄E 各毒性物質檢測方法,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等儀器設備對采集送檢的樣品進行成分檢測[4]。
(2)浸出毒性檢測:依照《固體廢物 氟化物的測定離子選擇性電子法》(GB/T 15555.11—1995)測定樣品浸出毒性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指標[5];依照《固體廢物 金屬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HJ 766—2015)測定樣品浸出毒性鉈、鈹指標[6]。
鑒于采集的固體廢物無明顯性差異,故本次鑒別隨機選取3 個樣品進行成分檢測,檢測結果如下:總硫(6.5%,6.7%,6.8%);SiO2(22.1%,21.8%,21.6%);Hg(0.006 mg/kg,0.007 mg/kg,0.005 mg/kg);總磷(524 mg/kg,535 mg/kg,545 mg/kg);Al2O3(16.8%,17.1%,17.3%);MgO(0.551%,0.517%,0.525%);K2O(4.12%,4.04%,3.94%);Na2O(4.53%,4.12%,3.98%);Fe2O3(1.97%,1.91%,1.85%);MnO(0.360%,0.375%,0.380%);總氟(2.72%,2.65%,2.59%);Ag(ND,ND,ND);Ba(181 mg/kg,176 mg/kg,175 mg/kg);Be(85.7 mg/kg,87.5mg/kg,86.2mg/kg);Cd(1.7mg/kg,1.9mg/kg,2.2mg/kg);Co(3.6mg/kg,3.5mg/kg,3.1mg/kg);Cr(22.1mg/kg,21.5mg/kg,20.7mg/kg);Cu(105mg/kg,108mg/kg,112mg/kg);Ni(22.1mg/kg,24.2mg/kg,25.1mg/kg);Pb(65.7mg/kg,66.5mg/kg,69.8mg/kg);Sr(136mg/kg,131mg/kg,141mg/kg);Ti(548mg/kg,555mg/kg,571mg/kg);V(18.2mg/kg,16.5mg/kg,17.5mg/kg);Zn(379mg/kg,375mg/kg,383mg/kg);Tl(11.5mg/kg,11.2mg/kg,11.7mg/kg);Sb(1.7mg/kg,1.8mg/kg,1.9mg/kg);As(15.7mg/kg,16.1mg/kg,17.2mg/kg);Mo(3.5mg/kg,3.6mg/kg,3.8mg/kg);Se(0.6mg/kg,0.6mg/kg,0.7mg/kg);Li(986mg/kg,968mg/kg,956mg/kg)。
由樣品成分檢測結果分析可知,樣品各指標檢出值組間無明顯差異,表明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樣品有多種金屬檢出,其中主要成分硅、鋁、鈣、鈉、氟指標含量檢出值加和大于80%,與鋰鹽行業(yè)主要原料鋰云母礦物的主要成分和提鋰浸出渣礦物組分變化不大的特征相符;固體廢物中鈉、氟組分與鋰云母提鋰過程中使用的(鉀鈉)硫酸鹽、氫氟酸特征相符;固體廢物中有約0.1%鋰檢出,與鋰渣中仍含有一定量鋰特征相符。
按照“1.3”節(jié)檢測方法對采集的8 個樣品進行浸出毒性鈹、鉈、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指標檢測,檢測結果如下表1。根據(jù)樣品檢測結果可知,8 個樣品均有浸出毒性鈹、鉈、無機氟化物檢出,檢出值分別是0.247~0.765mg/L、0.0021~0.0035mg/L,18.7~28.7mg/L。8 個樣品的浸出毒性鈹指標檢出值均超過《危險廢物鑒別 浸出毒性鑒別》(GB 5085.3—2007)“表1”中規(guī)定限值0.02mg/L;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檢出值均低于標準限值[7]。由于鉈指標無標準限值,因此參考《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取《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鉈指標III 類水標準限值0.0001mg/L 的100 倍作為浸出毒性鉈指標的標準限值,可知樣品浸出毒性鉈指標檢出值均未超標[8]。
表1 樣品浸出毒性檢測結果(mg/L)
由樣品檢測分析結果可知,該環(huán)境事件采集的8個樣品主要化學組分與鋰鹽行業(yè)提鋰產生的進出渣成分一致,且均有一定含量的鉈、鈹、氟等指標檢出,因樣品特征污染物浸出毒性均有鉈、鈹、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檢出,可判定鑒定的固體廢物為鋰渣。8 個樣品均存在檢出毒性鈹超標情況,超標份樣數(shù)為8 個,大于超標份樣數(shù)下限值,可判定待鑒定固體廢物具有鈹浸出毒性危險特性,即判定鑒定的固體廢物為危險廢物。根據(jù)樣品成分和浸出毒性檢出結果,確定該危險廢物主要有害成分為鈹,主要危險特性為毒性(浸出毒性,T),對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中第六條條款[9],確定危險廢物類別為含鈹廢物(HW20),廢物代碼為900-00-20。
本次環(huán)境事件中,根據(jù)固體廢物外觀形狀和當?shù)禺a業(yè)結構,初步確定固體廢物來源為鋰鹽行業(yè)的鋰渣,并以此為線索進行樣品采集與分析,最終確定固體廢物為鋰渣,為危險廢物。筆者基于本研究及歷年環(huán)境事件中固體廢物鑒別項目的實施,總結環(huán)境事件固體廢物鑒別項目技術要點如下[10-12]:①充分利用環(huán)境事件現(xiàn)場固體廢物理化性狀信息,如顏色、硬度、氣味、粒徑、光澤等,縮小固體廢物來源判定范圍;②充分分析固體廢物來源工藝,可結合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和技術文件等,綜合確定可能存在的特征污染物;③高效利用化學檢測手段進行多種檢測方法組合,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固體廢物是否具有危險特性;④科學分析危險廢物有害成分和危險特性,通過一種或多種危險特性對比分析來確定廢物代碼,以此為后續(xù)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提供可靠依據(jù),避免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