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禎霞
嫂嫂說,快農(nóng)歷五月了,我們?nèi)ゲ牲c艾吧。
嫂嫂年歲比我稍長一點,已開始注重養(yǎng)生。她在年輕的時候,由于干活兒太辛勞,致使身體透支,因此,在上了年紀之后,身子便有些虛虧,而退休之后的她,不用再為生計勞碌,便開始關注養(yǎng)生了。
山里人都知道,艾是個好東西,尤其是五月的艾最好,它能驅(qū)濕驅(qū)寒、祛風驅(qū)邪,而且還能溫陽固本。我最初知道這個,是源自母親,是母親從老祖先那里和生活里得來的經(jīng)驗。
說到艾,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但對于城市里長大的人來說,卻是陌生的。采集艾的最好時間是在五月,以端午艾為最好,因為那個時節(jié),它的營養(yǎng)最為充足、枝葉最為飽滿。
每年的端午節(jié),母親就算再忙,也要去采集一些艾和菖蒲。母親說,這些都是古老的習俗,不能忘。母親雖然生活于農(nóng)村,但卻是出生于書香世家,她自小讀過私塾,對《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以及一些民諺和農(nóng)諺,總是記得爛熟。母親的腦袋,就像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在我們這一個村莊中,當許多人都在為著吃飽肚子忙碌時,母親卻是注重傳統(tǒng)習俗和節(jié)日的。
總記得,每年的端午,天剛蒙蒙亮,母親便麻利地起了床,拿上鐮刀和繩索進了山,她要趕在露水最盛的時候,將新鮮的艾和菖蒲采回家。
那些濕漉漉、水汪汪的艾和菖蒲呀,是那樣的飽滿,是那樣的可愛,透著鮮活的靈氣和福氣,母親將它們成捆地扛回來,并將它們逐一分開,一根艾加一根菖蒲,分插在我們的門頭和窗戶兩邊,我們的家,頓時變得與平日里不同,有了一種神圣的被守護著的味道。插好后,母親還會站在院中,仔細端詳一番,臉上溢出安定和踏實的微笑,好像是完成了這個季節(jié)里最神圣和最莊重的大事。因此,在我眼里,艾就像是一個守護神,守護著我們一家的健康和平安。有了它,我們的心里總是會很有底氣,便覺得我們家是一方福地和旺地,百毒難侵。
艾和菖蒲插好后,母親又在剩余的艾和菖蒲里分揀成一小束一小束的,讓我們幾個小姊妹去給大哥和二哥家送去。大哥和二哥分住在我們家的左右兩邊,他們成家之后,便與我們分居了,成了各自獨立的一戶人家,也是吃飯能喊得見的鄰居。而母親割艾時,總不會忘記他們,因此,端午節(jié)插艾和菖蒲,一直是我們老徐家固有的傳統(tǒng)和習慣。以至到了端午節(jié),不插艾和菖蒲,便似乎不是端午節(jié),或者感覺這個節(jié)日缺了點什么。
菖蒲雖然能驅(qū)毒,但是它本身也有毒,因此,對于菖蒲,雖然好看和水靈,我們只是在端午節(jié)懸掛一下,三兩日之后,它干枯后,我們便會將它扔掉。但艾呢,我們會留下來,雖然它也一樣干枯了,但是母親會小心翼翼地將那些葉子摘下來,用一個蛇皮袋子裝上,待到哪個孩子肚子涼了或者是腳涼了,取一點,煮成棕褐色的水來泡腳暖身。艾對人體無毒無害,而且它的藥用功能還對人有大益。也正因為如此,母親每年割艾時總會割上如柴捆子一般的一大捆,而對于菖蒲,只是一小撮,夠我們?nèi)议T上插妥即可。
母親將這些多余的艾,放置在后檐溝的椽木檁料上,讓它自然風干。風干后,母親就會將它們的葉子一小片一小片地摘下來,將艾稈用劈柴的刀剁成一寸長的小節(jié),用蛇皮袋子或者是竹筐分裝上,放置在閣樓上。冬天之后,用來給我們這些怕冷的孩子泡腳驅(qū)寒,或者做別的丹方,以備不時之需。
母親生我時,已五十歲,由于營養(yǎng)不良,我出生后一直比較瘦弱,從我記事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長胖過,只是聽大哥說,我小時候還是挺秤手的(意思是抱起來挺沉),可能是由于弟弟很快又出世了,我在不到一歲的時候便被斷了奶,因此后來再也沒有長胖過。而我和弟弟這一對最小的兒女,一直都瘦瘦的,就包括到現(xiàn)在,幾十年的光景,我們也沒有長胖過。
由于我自小營養(yǎng)不足,身體一直虛寒,總是畏冷畏寒,怕過冬天。記得在幼年的歲月里,我的手腳一直是涼的,用母親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說:“小女怕是蛇變的,咋一年四季,通體都是冰涼的!”這是母親對我身體特征的概括和總結(jié)。就算是在三伏天,我身上出的汗也是涼汗,透著涼氣和冰冷,濕濕的、黏黏的。我的膝蓋還會時不時地出現(xiàn)酸痛癥狀,這最讓母親擔憂,她害怕我會落下大病。聽醫(yī)生說這是風寒,主要是因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的。
那時,一到我喊膝蓋痛的時候,母親就會緊張地去樓上拿一些艾葉,將它們放在鍋里炒得干干的,趁熱揉成細絨,用老土布包了,縫成一個小枕頭的模樣,將它綁在我的膝蓋上,然后再將艾稈和艾葉一起煮成水,加上辣椒、姜和蒜辮給我泡腳。記得在好多年的時間里,在那個燈光昏黃的傍晚,母親認真地在做著的事,就是給我炒艾絨,給我煮洗腳水,然后讓我坐在門前的階檐上,她蹲下身子,用一雙握鋤把的粗糙的手就著那滾熱的艾水反復地捏搓著我的腳和腿,一直到我的腿腳發(fā)熱,渾身冒汗。而那些傍晚的慢時光,成了我記憶深處最深刻、最濃重的記憶。這種日子持續(xù)了很久,直到我上中學以后,我的腿才不再酸痛,似乎這個毛病從身上一下子消失了似的。我腿痛數(shù)年的寒疾,就是母親用這樣山間最普通的艾給我治好的。
當然,用艾水泡腳,演變成了我們家的一個長久的傳統(tǒng)和習慣。冬天的時候,母親總會時不時地燒一鍋艾葉和艾稈混合煮就的水,將它盛在我們家里的一個洗腳專用的大木盆里,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用艾水泡腳。每到這個時候,弟弟總是最調(diào)皮的,他總是不肯,母親便會將他的雙腳按進腳盆里,每次都是讓他和我先泡許久了,然后才讓幾個哥哥姐姐泡。有時,甚至一個腳盆里同時泡著三雙腳。記得最清楚的時候,是母親、我和弟弟,當然有時也會是姐姐代替母親。哥哥們是從來不肯和我們泡在一個盆里的,他們嫌我們淘氣,總是等我們泡結(jié)束了,他們才泡。有時,他們也會聽母親的話,照顧我們,但是也是等我們泡好之后,他們洗下腳,或者于他們來說,整天勞動干活,我們泡腳是治病,他們只是用這個水洗下腳上的塵土。當然,在那個時候,很少聽人說誰有腳氣的,一家人就在一個盆里洗腳,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艾的殺菌作用。反正我們家人都沒有患過腳氣。
我們兄弟姊妹年齡間隔很大,母親生了我們九個孩子,只養(yǎng)活了六個,大哥的年齡,相當于我的同齡玩伴們的父親的年齡。因此,大哥在我們的眼里,總是以大人的形象存在,他們哥三個年齡相近,而我們?nèi)齻€小姊妹年齡相近,于是我們家里的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兩撥,幾個哥哥就像父母一樣,每天認真地干活、做家務,而我們幾個小的則天真地不知人間疾苦為何物地嬉戲著。直到我們上學以后,才意識到,生活是需要錢的,我們的衣物、我們的學費,都是大人們節(jié)衣縮食省下來的,于是,我們也開始參與家里和地里的勞動。
母親雖然兒女眾多,但是她卻從來不厚此薄彼,我們都是母親的孩子,每一個兒女都是她的心頭肉,無論是長得美的,還是長得丑的;會讀書的,不會讀書的,在她心里都是一樣的重要,她能做到一視同仁,這是母親了不起的地方。我們享受著母親對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懷與溫暖,在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里,我們永遠都是團結(jié)和睦的一家人,貧瘠的家也總是處處如沐春光。
當然,這也是我一直戀家的原因。
在記憶中,艾總是與端午節(jié)分不開的,與香甜軟糯的粽子分不開的,與濃濃的金黃色的遍地的麥香分不開的。因為每年端午節(jié)來臨的時候,也正是麥子成熟的時候。在很多個端午節(jié)里,我們一家人都是在麥地里度過的,但是,母親從來不會忽略端午節(jié)的儀式感,母親總是會在割麥割得腰酸背痛的夜晚,頂著昏暗的油燈為我們包粽子,總是會踩著清晨水淋淋的露珠,在我們尚未醒來的時候,就已經(jīng)割回一大捆艾和菖蒲。當一股股濃濃的帶著藥香的清氣鉆進我們的鼻孔時,我們便知道,端午節(jié)來了,我們的門楣上已經(jīng)插上了水靈靈的艾和菖蒲了,這個日子便變得與往日不同,像是熟悉的節(jié)目再一次莊重而又神圣地光臨了。
聞著縷縷清香,我們知道此時的鍋里正煮著熱氣騰騰、香甜軟糯的粽子,便急匆匆起了床。母親見我們起床了,便拿來了碗,給我們每個人的碗里放上兩個粽子,當然,桌子中間自然會放一小瓶白砂糖。吃著清香誘人的粽子,別提有多幸福啦!因為在村子里,只有我們家年年鄭重其事地過端午、包粽子,也只有我們家的孩子,能年年端午節(jié)吃到粽子。其他的人家,都在忙著割麥子,丟掉了過端午節(jié)的習慣,甚至一些人家并不知道端午節(jié)是做什么的。從這一點來說,母親為我們保留了書香門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母親給了我們一個神圣而意味濃重的端午節(jié),她讓我們知道端午節(jié)跟粽子有關,端午節(jié)跟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關。
當然,母親包粽子,不僅僅只我們家里吃,而且也會分送給鄉(xiāng)鄰們一些,比如我們地兩邊割麥的,還有常來家里來串門的鄉(xiāng)親們,因此,粽子的香味和艾的香味,一直在村子的上空飄浮著,而且飄出很遠,飄到艾干枯的那一天,飄到母親將它們裝進蛇皮袋子或者是竹筐里的那一天。
后來,我出嫁了,嫁到了縣城,端午節(jié)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又重新被國家規(gu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節(jié)日,而且還有了一天的假期,端午節(jié)便成了一個全體公民共同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里,上班的會放假,上學的也會放假,做生意的也會鄭重地吃一頓飯,所有的人都會吃粽子,紀念屈原,在我們,也為慶祝麥收和闔家團圓。這個節(jié)日便成了所有家庭共有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個共同祈福和慶祝的日子了。
街頭有賣粽子的了,商店里也有賣粽子的了,會包粽子的自己包,不會包粽子的,便會選擇買商品粽子吃。而我們家,自始至終沒有丟掉包粽子的傳統(tǒng),在娘家學就包粽子的習慣,又被我?guī)У搅俗约旱男〖摇?/p>
縣城里有兩條溝是我們常去的,一條是離政府院子很近的北邊的紙坊溝,一條是在縣城南頭的三道井。這兩條溝里都長著很多的艾和菖蒲,到了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也會約上三兩女伴,在溝里割下茂盛新鮮的艾和菖蒲,拿回家屬院,自己家插了,也分送給沒有時間割艾和菖蒲的上班的鄰居們。于是,我們的院里也飄出濃濃的艾和菖蒲的香味,那水靈靈的葉子和濃濃的草藥香味,讓院子里也頓時煥然一新,將平日里的沉寂一掃而光,因為這個節(jié)日,安靜的家屬院里熱鬧起來了。院里有個阿婆,是這個院里居住時間最長的,也是年歲最長的,他們家也有包粽子的習慣,他們家包一些,我們家包一些,整個院子的人,就都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了。幾天的時間里,院子里一直談論的都是與粽子有關的話題。
我結(jié)婚的第二年,兒子出生了,我體寒的毛病,也通過血脈帶給了兒子,兒子出生后一直肚子寒涼,拉的都是黑綠色的糊狀的大便,我為此著急,不知所措。鄰居阿婆就對我說,這是娃兒小,肚子寒涼,要用艾絨包裹肚子,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我半信半疑,但還是按照阿婆說的法子照著做了,我親手為兒子做了一個紅裹肚,將阿婆與我的艾葉用鐵鍋炒干,用手捏成細絨,將所有的硬的或者是扎人的稈剔出來,然后裝進靠近肚臍的小方兜里,再用針縫上,系在兒子的肚臍上。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此法非常靈驗。我們不再為兒子數(shù)月來的病癥擔驚受怕,也不用再天天為兒子洗那些永遠洗不完的屎尿布了,于此,我再一次驗證了艾是個好東西,它治好了我腿痛的寒疾,又治好了令我憂心的兒子的肚寒,而它僅僅是山間的一株草,一株再普通不過的草,在秦嶺的山中,遍地都能生長的艾草。
于是我也開始學著認真地貯藏艾,為兒子,也為自己。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會多割一些,門窗上插過之后,將它們放在陽臺上陰涼處,等到它們陰干陰透,我學著母親的法子,將它們一點一點摘下來,整理或者是分類,最后收集貯藏起來,放進柜子里,這些艾又成了我們這個小家庭里生活的必需品。而家里因為有了這些干艾,家里不僅蚊蟲少了,就連老鼠也少了,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每周我都會用艾煮的水給自己和兒子泡腳,有時,也會讓老公泡,他總會不以為意,說我身體好,這么壯,沒啥不適,但見我讓他泡,他也會泡,于是,艾又與我們新家的成員息息相關了。
后來,我開始寫作,因常年伏案,誘發(fā)了嚴重的肩周炎,這曾是一個讓我一直頭痛和苦惱的毛病,病不大,卻滋味難受。在別人看來我好好的,可是一痛起來,整夜整夜不能安睡,醫(yī)生說這是由于寒涼和肌肉勞損導致的,可以通過艾灸來疏通經(jīng)絡加以緩解。
在嫂嫂的指導下,我買了艾條和艾灸盒,一得了空,就在自家的陽臺上艾灸,在好長的一段時間里,家里四處飄散著的都是艾的氣味,好在,家里有了艾味,即使是在蚊蟲肆虐的夏天,夜蚊子也很少進家,因為艾不僅能治病,它還有驅(qū)蚊蟲的功效。在南方的端午節(jié),民間就有驅(qū)五毒之習俗,人們口中的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這五種動物是中國民間傳說的五大毒物,它們雖然有毒,卻都可入藥,這就是中醫(yī)里的相生相克的原理。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用艾草和藥材,以及雄黃酒來驅(qū)除五毒,讓它們遠離人們的生活,以達到防病除害的目的。
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艾灸之后,我肩周炎的疼痛得以緩解,晚間終于可以正常睡覺了,生活和工作又逐漸恢復了正常,這讓我很慶幸和感恩。在肩周炎發(fā)作的日子里,我做過很多治療,推拿、按摩、針灸,從柞水到西安,從西安到柞水,效果甚微,言無良方。人到中年,在我遭遇病痛數(shù)月的折磨時,是最普通的艾又一次給了我健康。
回想起來,我這一生都似乎與艾有著不解之緣,從自己幼年的腿疾,到兒子幼年的體寒,再到我中年的肩周炎,都是靠著艾來幫助消除的,對于這樣一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間藥草,我是感念并感恩的,以至到如今,家里有了它,我都覺得安定和安心,因為它能保我健康,保我們一家人的健康。在淡淡的藥香和裊裊的氣味中,生活竟然是知足和安逸的,以至人淡如菊,無欲無求。
這世間還有什么比健康來得更可貴、更讓人珍視呢?
寫完這篇文章,我該休息一會兒了,那不妨就著這個閑時,再做一次艾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