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博
記得小時候,家在農(nóng)村,那時電影、影碟機這類玩意兒壓根兒就沒見過,更不用說是享用了。所以要是有哪個村子放電影,周圍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趕著去看,在那露天地里,黑壓壓的一片,煞是壯觀。
那時父親還年輕,也是個電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帶著我摸黑去趕熱鬧。到了電影場,父親把車子往身邊一撐,就遠遠地站在人群后邊。我那時還沒有別人坐的板凳腿高,父親就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電影結束才放下。
一晃好多年過去了,我已長得比父親還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親的肩頭撐高了。
春節(jié)回家,一天聽說鄰村有人家辦喜事,晚上放電影,兒時的幾個玩伴就邀我一同去看熱鬧。我對父親說:“爸,我去看電影了!”
父親說:“去就去嘛,還說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去嗎?”“你自己去吧,我都六十幾的人了,還湊什么熱鬧!”
來到電影場,人不算多,我找個位置站定。過了不大一會兒,我身邊來了一對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見,如多年前父親的動作一樣,那位父親一邊說著:“這樣你就看見了!”一邊托著孩子騎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高處“咯咯”地笑著。不知怎么了,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濕潤了。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準確代表父愛的動作,眼前這一幕不就是我要找的結果嗎?
我想起許多往事,再也無心看電影了,于是便獨自回家了。敲門。父母已經(jīng)睡了,父親披著上衣來開門:“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電影不好看嗎?”
看著昏黃燈光里父親花白的頭發(fā)和那已經(jīng)明顯駝下去的脊背,我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我什么也沒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剛才出門時父親給我披上的大衣又披在了他那單薄的身上。
父親一生都在為兒子做著基石,把兒子使勁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著托著,不知不覺間就累彎了腰,人也變老了。我知道,這一生,無論我人生的坐標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愛的高度。
(選自《散文》2004年第8期,有改動)
思考與交流
1.“我那時還沒有別人坐的板凳腿高,父親就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電影結束才放下。”這句話表現(xiàn)了父親對“我”的______________。
2.文中寫了兩次“我”流淚的畫面,兩次流淚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第一次流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流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自己身上那件剛才出門時父親給我披上的大衣又披在了他那單薄的身上。”這個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用一段話描寫一下父母愛你的某個感人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