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騙取1.16億元補償款
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fā)港,也是中國最美的海濱城市之一。北海市銀海區(qū)有綿延20多公里的銀灘,因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被譽為“天下第一灘”,是著名的旅游勝地。近年來,隨著北海市城市中心南移,作為城鄉(xiāng)接合部的銀海區(qū)城市化進程加快,一些人從中覓得“商機”,勾結官員,騙取巨額征收補償款。
2016年,商人葉衍河安排他人以60萬元的價格租下銀海區(qū)銀灘鎮(zhèn)關井村慶豐養(yǎng)殖場的317.5畝養(yǎng)鱉場,租期2年。2018年3月,葉衍河與時任銀海區(qū)征收辦主任謝海鋒商定,他負責對養(yǎng)鱉場地上附著物進行部分改造、修建,謝海鋒設法在2018年11月5日土地租賃期滿前將養(yǎng)鱉場納入政府征收范圍,獲得補償款后兩人平分。
謝海鋒長期在北海市征地拆遷辦、北海市土地房屋征收辦、銀海區(qū)征收辦工作。他找到時任北海市土地儲備中心土地儲備科副科長鐘強龍,讓他幫忙想辦法將該地塊列入北海市土地收儲計劃予以征收,承諾事成之后給他400萬元好處費。
鐘強龍一聽回報豐厚,就找商人李旋幫忙,并承諾400萬元好處費兩人平分。在他看來,李旋有背景,關系硬。李旋積極斡旋,給鐘強龍向北海市政府有關領導接觸創(chuàng)造條件。為了加快推進征地工作,李旋還與鐘強龍一起向銀海區(qū)分管土地的領導匯報。
時任北海市政府辦副主任黃家欽(副處級)通過向時任北海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裴某、北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蘇某打招呼為謝海鋒、葉衍河在加快辦理養(yǎng)鱉場征收土地預公告報批事項上提供幫助。
謝海鋒等人通過運作,利用鐘強龍的職務之便,將上述地塊納入準備征收范圍向上級部門報告。在得知養(yǎng)鱉場地塊被列入北海市土地收儲計劃后,謝海鋒與葉衍河商量向鐘強龍承諾再增加300萬元好處費,隨后鐘強龍聯(lián)系相關部門加快推動征地工作。
2018年10月,北海市政府發(fā)布征收預公告,銀海區(qū)政府隨后對包括養(yǎng)鱉場在內土地開展征地工作。謝海鋒違規(guī)將養(yǎng)鱉場地上附著物的評估工作指定給不符合資質的公司,并要求按照1.2億元的標準進行評估。
為掩蓋騙取地上附著物征收款的事實,謝海鋒、葉衍河指示鄭某等7人簽訂共同經營養(yǎng)鱉場的虛假合作協(xié)議,并讓鄭某冒充養(yǎng)鱉場的合伙人與銀海區(qū)征收辦、評估公司等單位對接征收事宜。后謝海鋒依照不具法律效力的評估明細表確定該養(yǎng)鱉場地上附著物補償價值,并挪用銀海區(qū)征收辦土地儲備債券資金支付了補償款1.16億余元。
2019年1月,大發(fā)橫財?shù)闹x海鋒、葉衍河在海城區(qū)某酒店送給鐘強龍好處費共計700萬元。鐘強龍隱瞞后續(xù)增加的300萬元,實際分得500萬元,李旋分得200萬元。2019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謝海鋒、葉衍河在黃家欽居住地送給他一個裝有100萬元現(xiàn)金的密封泡沫箱。
行賄征收辦官員1205萬
謝海鋒除了伙同他人騙取巨額補償款、行賄國家工作人員外,個人還收受巨額賄賂1205萬元。
2012年至2019年,北海市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唐順海與北海市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莫肇軍、北海市乙公司法定代表人徐志海等人合伙在銀海區(qū)承包花木場。為獲取高額的地上附著物補償款,唐順海出面讓謝海鋒幫忙,最后通過虛增地上附著物數(shù)量、規(guī)格和提高地上附著物單價等方式獲得補償款7375萬余元。事后,唐順海送給謝海鋒好處費1205萬元。
2012年,唐順海與徐志海、莫肇軍、陳永南四人共同出資200多萬元,以唐順海的名義購買銀海區(qū)一處160畝花木場。2013年,當?shù)卣畬⒃撎幓緢隽腥胝魇辗秶?,并對地上附著物進行清點評估。唐順海、徐志海等人合謀,由唐順海出面找謝海鋒幫忙,通過虛增地上附著物數(shù)量、規(guī)格和提高地上附著物單價等方式,幫助他們獲得1924萬多元的補償款。
2014年年初,嘗到甜頭的唐順海等四人,故技重施,共同出資700多萬元,以唐順海和徐志海的名義購買銀海區(qū)一處230畝花木場。2014年,該花木場被列入當?shù)卣恼魇辗秶?,徐志海與唐順海等人如法炮制。謝海鋒采用上述方式,幫助徐志海等人獲得補償費2935萬多元。
兩筆補償款4859萬元到手后,唐順海征得其他三人同意,先后兩次從補償款中拿出250萬元、350萬元,共計600萬元送給謝海鋒,其余的錢被四人分掉。
2019年10月,北海市紀委監(jiān)委收到關于謝海鋒問題的舉報后,成立調查組查清了他伙同他人共同貪污征地補償款1.16億元的犯罪事實,并查明謝海鋒涉嫌貪污、行賄、受賄以及鐘強龍涉嫌受賄等系列職務犯罪窩案。
2020年1月,謝海鋒被開除公職,其涉嫌職務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020年3月,北海市人民檢察院就此案向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020年12月9日上午,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三方遠程庭審”系統(tǒng)公開審理謝海鋒涉嫌犯貪污罪、受賄罪、行賄罪一案。
檢方指控:被告人謝海鋒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牟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賄賂1205萬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被告人伙同葉衍河采取騙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1.16億多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被告人伙同葉衍河,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共同行賄國家工作人員800萬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應當以貪污罪、行賄罪、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院開庭審理當天,北海市紀委監(jiān)委結合該案的案發(fā)區(qū)域、案件特點等有針對性組織北海市重點項目、重點片區(qū)征地搬遷指揮部和北海市19個征地搬遷工作組黨員干部,銀海區(qū)涉及征地搬遷工作的21個市直部門領導班子及關鍵崗位黨員干部,一縣三區(qū)土地房屋征收中心黨員干部等在線觀看,接受警示教育。
官員受賄判10年半
2019年以來,北海市紀委監(jiān)委共查處征地拆遷領域案件56件,采取留置措施24人,其中查處處級干部6人,科級12人,涉案資金4億多元,追繳違紀違法所得1.9億余元。
2019年11月18日、12月2日,鐘強龍和李旋因涉嫌犯受賄罪先后被監(jiān)察機關采取留置措施。二人到案后均如實供述,并主動退出所得全部贓款。2020年1月18日,二人被刑事拘留,同年1月23日被逮捕。
2020年2月20日,銀海區(qū)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鐘強龍、李旋犯受賄罪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訴。檢方指控:被告人鐘強龍伙同李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為他人謀取利益,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銀海區(qū)人民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鐘強龍伙同李旋共同受賄400萬元,被告人鐘強龍單獨受賄300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受賄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在共同受賄犯罪活動中,被告人鐘強龍、李旋均起主要作用,均是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二被告人歸案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鐘強龍自愿認罪認罰,其親屬已代其退出全部贓款并預繳罰金,可以依法從寬處理。被告人李旋自愿認罪,其親屬已代其退出全部贓款并繳納部分罰金,酌情從寬處理。
2020年5月19日,銀海區(qū)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鐘強龍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并處罰金60萬元;被告人李旋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50萬元;被告人鐘強龍退出的受賄所得款500萬元、被告人李旋退出的受賄所得款200萬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2020年6月2日,北海市政府辦黨組成員、副主任黃家欽接受紀律審查和監(jiān)察調查。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黃家欽利用其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現(xiàn)金100萬元,數(shù)額巨大,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寬處理。
兩行賄者被判10年以上
2020年5月以來,北海市監(jiān)委對唐順海、莫肇軍、徐志海等涉案人員,相繼采取留置措施,分別追繳三人犯罪所得820萬元、147萬元、277萬多元。
2022年12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法院審結受賄、行賄犯罪案件的基本情況,并發(fā)布了行賄典型案例,其中就有唐順海行賄謝海鋒1205萬元案。
2021年6月,唐順海因犯行賄罪、詐騙罪,被一審法院數(shù)罪并罰判決執(zhí)行有期徒刑16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20萬元。唐順海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上訴人唐順?;锿藶橹\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情節(jié)特別嚴重,構成行賄罪。上訴人對其所犯行賄罪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對其所犯行賄罪從寬處理。歸案后其通過親屬主動上繳行賄違法所得483萬多元。上訴人歸案后如實供述,認罪態(tài)度較好,并積極退繳其違法所得,具有良好的悔罪表現(xiàn),依法可以從輕處罰。
2022年3月1日,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上訴人唐順海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100萬元。該罪與詐騙罪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110萬元。
2020年8月23日,和唐順海一起行賄謝海鋒的徐志海,被北海市鐵山港區(qū)監(jiān)察委員會采取留置措施,2020年10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5日被逮捕。
鐵山港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徐志?;锿祈樅5热藶橹\取4859萬元補償款,給予謝海鋒好處費共計600萬元,情節(jié)特別嚴重,其行為構成行賄罪,公訴機關的指控成立。在共同行賄犯罪活動中,被告人徐志海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但綜合全案案情,被告人徐志海屬于罪責相對較輕的主犯,在量刑時酌情從輕處罰。被告人徐志海主動退出違法所得277.46萬元,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2021年9月3日,鐵山港區(qū)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徐志海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0萬元;被告人退出的非法所得277.46萬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徐志海不服,提出上訴。
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原判認定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但判決沒收徐志海行賄犯罪所得的277.46萬元,上繳國庫的判項不準確,應予糾正。
2022年12月5日,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的第一項,即“被告人徐志海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0萬元”;撤銷一審判決的第二項,即“被告人徐志海退出的非法所得277.46萬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上訴人徐志海退出的非法所得302萬多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