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軼凡,吳德義
(安徽建筑大學 建筑健康監(jiān)測與災害預防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合肥 230601)
目前,復合保溫模板已廣泛應用于建筑保溫工程中[1],構造圖如圖1 所示。常見的CL 型外墻免拆復合保溫模板通過連接件與混凝土外墻緊密連接[2]。由于受到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作用,因連接件失效導致復合保溫模板脫落的事故時有發(fā)生,連接件失效通常包括連接件拉斷、連接件拔出、圓盤失效3 種形式,其中圓盤失效是最常見的形式[3]。本研究通過選擇連接件圓盤材料、直徑、厚度等參數(shù)從而保證連接件安全可靠連接,在工程中有廣泛的應用背景[4]。結合中鐵四局集團局機關大院北區(qū)拆遷改造工程的情況,選用數(shù)值模擬軟件FLAC3D 分析工程中常見的不同材料、圓盤直徑及厚度對連接件圓盤承載性能的影響[5],得到圓盤的最佳材料、合理直徑及厚度,為工程中圓盤的選用提供依據(jù)。
本研究以中鐵四局機關大院拆遷改造項目為背景。該項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區(qū),總共為12 層。房屋抗震烈度為7 度,屬于C 類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qū)。
外墻免拆保溫模板采用CL 外墻免拆復合保溫模板,由保溫層、黏結層、加強肋、保溫過渡層、內(外)側抗裂層、連接件等部分構成[6]。
數(shù)值計算模型如圖2 所示。
圖2 數(shù)值模型示意圖
K 為材料的抗體積變形能力,G 為材料的抗剪切變形能力,與彈性模量及泊松比的轉化如下所示:
式中,E 為彈性模量,v 為泊松比,K 為材料的抗體積變形能力,G 為材料的抗剪切變形能力。
圓盤材料尼龍的彈性模量E=1.4 GPa、泊松比v=0.3,依據(jù)式(1)、式(2)得出相應的體積模量K=1.17 GPa 及剪切模量G=0.54 GPa。
對中鐵四局北區(qū)拆除改造工程現(xiàn)場的保溫系統(tǒng)進行10 組拉伸力學性能測試,試驗器械如圖3所示。采用內徑為30 mm 的1 個圓環(huán)支撐圓盤,用夾具固定住地腳螺栓的底部,需要形成拉伸載荷作用于圓環(huán)內側,加載速度宜控制在1 kN/min,然后記錄破壞荷載,直至連接器的圓盤斷裂[7]。
圖3 規(guī)范試驗裝置
直徑D =70 mm 圓盤,檢測樓層處圓盤(高度不同,共10 組)的抗拔力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錨栓圓盤出現(xiàn)斷裂的情況,對單個圓盤計算出具體破壞荷載抗拔力,得出其均值==2.14 kN,抗拔承載力標準值FRK=1.99 kN。
根據(jù)風荷載公式,基本自振周期T1>0.25 s以及高度H >30 m 且高寬比H/C >1.5 的高柔房屋均應考慮脈動風壓對結構產(chǎn)生的風振影響[8]。公式(3)如下所示:
式(3)中,ξ為脈動增大系數(shù),v 為脈動影響系數(shù),為振型系數(shù)。
垂直于模板平面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計算如(4)所示:
式(4)中,βE為動力放大系數(shù),取5.0;GK為計算模板的重力荷載標準值(N),A 為計算模板的面積(m2),αmax為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qEAK為垂直于模板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kN/m2)。
效應組合設計值如式(5)所示:
式中,SKW為風荷載效應標準值(kN/m2);SEK為地震作用效應標準值(kN/m2);Wγ為風荷載風項系數(shù),取1.4;Eγ為地震作用風項系數(shù),取1.3;Wψ為風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取1.0;Eψ為地震作用組合值系數(shù),取0.5;S 為作用效應組合設計值(kN/m2)。
根據(jù)以上公式得出安徽省的基本風壓w0=0.4 kN/m2,水平地震荷載qek=0.613 kPa,根據(jù)建筑物高度確定組合荷載S=1.18 kN/m2。在施工現(xiàn)場,一平方外墻免拆復合保溫模板需要7個連接件。在數(shù)值模擬方面以單個連接件的模板面積為依據(jù),確定a×b=400 mm×400 mm。
本研究采用FLAC3D 軟件,通過brick 命令建立模型、fix 命令固定保溫隔熱板邊界,并通過改變圓盤直徑和厚度得出應力分析結果。使用該軟件優(yōu)勢在于方便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易于操作,同時可直觀查看不同參數(shù)下應力分布云圖。
數(shù)值計算模型如圖4 所示,取剪切模量G 和體積模量K,使用六面體塊(brick)網(wǎng)格,沿X、Y、Z 軸,對應比例為1:1:1,10 mm 劃分1 個網(wǎng)格[9]。圓盤采用襯砌結構單元。分析保溫模板接觸面、錨栓圓盤的變形分布云圖、接觸應力,即可確定其參數(shù)[6]。
圖4 數(shù)值計算模型
本部分主要分析免拆保溫模板在盤徑D 不同的作用下,其位移與應力變化情況。如圓盤為2 mm厚,材料為尼龍,當直徑為50 mm、70 mm、90 mm、110 mm、130 mm 時,分析免拆模板在荷載組合作用下其應力變化情況。
針對保溫模板(基本參數(shù)400 mm×400 mm×70 mm)中,在組合水平荷載效應相等的情況下,即S=1.813×103Pa,由于X 軸方向受到各盤徑大小影響,形成圖5 的σx應力云圖。
圖5 不同連接件圓盤直徑應力云圖
不同連接件圓盤直徑對應的應力分布如圖6所示。
圖6 不同連接件圓盤直徑圓盤作用于保溫模板應力分布
模擬各連接件圓盤可得出下述結論:
通過對比連接件圓盤的4 個直徑值得出在圓盤中心處,保溫板所承受的應力較大。當直徑為50 mm 時,保溫板受到最大的壓應力;在擴大圓盤直徑后,σmax圓盤接觸面與保溫板間的應力隨之減小,對增強外墻保溫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有很大幫助。
假設離圓盤中心存在一定距離,則保溫板壓應力分布近似均勻;如圓盤直徑擴大至90 mm,均勻分布的范圍也有所增加;當圓盤直徑進一步擴大,變?yōu)?30 mm 時,雖然均勻分布的范圍也處于增大的狀態(tài),但是其增大的速度較為緩慢。
綜上所述,尼龍材質的圓盤,當厚度為2 mm時,最合適的直徑為90 mm。
(1)分析尼龍材質的圓盤直徑大小,即D=90 mm,其不同厚度連接件圓盤位移與組合荷載S 作用的關系,具體如圖7 所示。
圖7 不同連接件圓盤厚度位移云圖
(2)不同連接件圓盤厚度圓盤變形分布如圖8 所示。
圖8 不同連接件圓盤厚度變形分布
根據(jù)圖7 和圖8 可知,圓盤中心未產(chǎn)生變形,在增加圓盤中心距離后,圓盤變形進一步增大。當圓盤δ= 2 mm 時,圓盤范圍內各位置出現(xiàn)波動變形,而厚度為3 mm、4 mm、5 mm 時變形值差別不大。綜上所述,δ的增大有利于提高外墻免拆保溫模板的穩(wěn)定性。當圓盤厚度增加到3 mm后整個圓盤變形基本沒有變化,隨著圓盤的厚度增加,圓盤變形緩慢。因此,當尼龍材質下的圓盤直徑為90 mm 時,對應的最佳連接厚度為3 mm,即δ= 3 mm。
(1)模擬圓盤直徑D=90 mm,圓盤厚度δ= 3 mm,材料種類為尼龍、聚乙烯、聚丙烯時,荷載組合作用S 對連接件圓盤變形影響,如圖9 所示。
圖9 不同材料種類連接件圓盤變形云圖
(2)不同材料種類連接件圓盤變形如圖10所示。
圖10 不同材料種類連接件圓盤變形
圖9 及圖10 不同材料種類連接件圓盤變形數(shù)值模擬結果表明:不同材料種類連接件圓盤中心處產(chǎn)生微小變形,當采用尼龍圓盤時,圓盤整體變形相似,結合圓盤厚度和直徑對圓盤變形影響結果,建筑外墻保溫結構圓盤材料選用尼龍材料是最合適的。在圓盤厚度δ= 3 mm 的情況下若圓盤直徑為90 mm,則尼龍是最佳的連接件材料。
(1)取連接件圓盤直徑分別為50 mm、70 mm、90 mm、110 mm、130 mm,模擬得出當圓盤直徑為50 mm 時保溫板受到最大的壓應力,當圓盤直徑增加到90 mm,均勻分布范圍增加,隨后直徑增加,分布范圍增長緩慢,故圓盤最佳直徑為90 mm。
(2)取連接件圓盤厚度分別為δ=2 mm、3 mm、4 mm、5 mm,模擬得出δ的增大有利于提高外墻免拆保溫模板的穩(wěn)定性。當圓盤厚度增加到δ=3 mm 后整個圓盤變形較小,故圓盤最佳厚度為3 mm。
(3)取連接件圓盤材料分別為尼龍、聚乙烯、聚丙烯,模擬得出當圓盤材料種類采用尼龍時整體圓盤變形相差不明顯,更能滿足建筑外墻保溫結構安全穩(wěn)定,故圓盤最理想的材料為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