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酷哥哥
故事分許多種類型,有偵探故事、科幻故事、校園故事……
許多校園故事的開篇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個場景——轉學。要么是從農村轉到城市,要么就是從一座城市里轉到另一座城市,要么就是從這座城市的一所學校轉到另一所學?!?/p>
轉學的原因有許多,多半是家長工作變動,孩子不得不跟著變動。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寫過一本書叫《芝麻開門》,這本書講述了男孩兒張?zhí)燹D學到了大鐘亭小學四(1)班。在這里,他遇到了一群小伙伴,有想當元帥的遲速、心眼兒比炮粗的胖女孩兒姜珊、小服裝設計師孫新悅、少年老成的中隊長尹露露、熱心腸的李強,還有幫爸媽約會的楊晨……在這個可愛的集體里,發(fā)生了一件又一件或開心或煩惱的事,他和伙伴們快樂著,承擔著,成長著。
咦,注意到沒?故事里,出現了“轉學”兩個字。在《芝麻開門》這本書里,主人公張?zhí)鞛槭裁崔D學?他起初愿不愿意轉學?我們來看書中的第一章節(jié),也是這本書的開篇——《歡迎來到四(1)班》:
大鐘亭小學四(1)班學生張?zhí)?,嘴巴上一邊一個小酒窩,看上去既精神又可愛。他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有人喜歡把手指戳進他的酒窩,他也常常把酒窩對著別人。再看仔細一點兒,可以發(fā)現他的下巴上有一個一粒米大的傷疤。這是他在幼兒園小班調皮時留下的。他和同學追打,同學逃到滑梯上,等他爬上去,同學已經滑了下去。他一個猛虎撲食,沒有抓到同學,自己的下巴卻磕在水泥地上。
一個傷疤就永遠跟著張?zhí)炝恕?/p>
張?zhí)旌髞砩狭宋鞒菂^(qū)西流灣小學。他爸爸張烽是報社記者。報社在東城區(qū)買了一棟商品房,爸爸分到一套,他只好轉到東城區(qū)的大鐘亭小學。大鐘亭小學是全市最好的小學之一。
“天天,爸爸的名字天天見報,你可要幫爸爸爭氣?!卑职肿蛱焱砩险f。他的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和張?zhí)旖徽?,更不要說關心張?zhí)斓膶W習了。
張?zhí)禳c點頭。他是個乖孩子,大人的話他都是聽的。其實他心里不想轉學,他覺得西流灣小學挺好,而且他在那里上了三年學,對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但是他非轉學不可,全家都搬了,他怎么可能一個人留在那里?他被大人安排到大鐘亭小學。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是孩子就要被大人安排來安排去。
閱讀以上段落,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張?zhí)斓臒o可奈何,他很留戀曾經就讀的西流灣小學,但因為居住原因——從西城區(qū)換到東城區(qū)居住,他不得不轉學。
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作者要將故事里的主人公張?zhí)煸O置成轉校生?為什么不安排他一直就讀在大鐘亭小學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來看另外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故事里的主人公小豆豆大概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轉校生了。這本書里,小豆豆轉到的學校叫“巴學園”,它也成了許多許多學生羨慕、向往的學校。
在《窗邊的小豆豆》的《新學?!愤@個篇章里,作者黑柳徹子這樣寫道:
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校門了,小豆豆停了下來。小豆豆以前的學校,大門是氣派的混凝土柱子做成的,上面醒目地寫著學校的名字??墒?,這個新學校的大門卻是用矮矮的樹做成的,樹上還長著綠色的葉子。
“從地里面長出來的門哪。”小豆豆對媽媽說,又加上一句,“肯定會越長越高,不久就比電線桿高啦?!?/p>
的確,校門是兩棵活的樹。小豆豆靠近大門,馬上把頭歪到一邊。原來掛在大門上的寫著學校名字的牌子,可能是被風吹的吧,已經歪到了一邊。
“巴——學——園?!?/p>
小豆豆歪著頭,念著牌子上的字,然后問媽媽:“‘巴’是什么意思?”
正在這時,小豆豆的眼前出現了一幅只有在夢里才能見到的景象。她彎下腰,把頭鉆進大門旁邊樹木枝葉的空隙里,向大門里面張望。怎么會呢,真的見到了!
“媽媽,那是真的電車嗎?停在校園里面呢。”
的的確確,那是真正的電車,一共有六輛,但已經不再跑了,停在那里當作教室的。小豆豆覺得真像做夢一樣,“電車教室”……
電車的玻璃窗反射著清晨的陽光,閃閃發(fā)亮。小豆豆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臉頰上也煥發(fā)出快樂的光彩。
《芝麻開門》里的主人公,是因為居住的原因不得不換一所學校;《窗邊的小豆豆》里的主人公,是因為自己被退學而不得不換一所學校。
親愛的同學們,閱讀到這里,大家可以停下來再次思考我之前的那個問題:為什么故事里的主人公要設置成一個轉校生,而不是本校生?此處,本校生就是指在這所學校一直就讀的;轉校生就是指中途從其他學校轉來的學生。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點:藝術,來源于生活。
生活里,你的身邊可能就有轉校生,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事情。作家呢,觀察到這種生活現象,思考轉校生到了新學校之后能不能適應新的學校生活,能不能跟得上老師的教學進度,能不能結識新的朋友……于是乎,搜集相關的創(chuàng)作素材,從轉校生的角度出發(fā),寫出了一本跟轉校生有關的書,幫助天底下的轉校生適應新的學校生活。
其次,我們要清楚一點:故事需要沖突。
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總喜歡問一句:“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好人是正派,壞人是反派。在電影里,正派和反派就是沖突對立的。比如正派人物要拯救地球,反派人物要毀滅地球,他們之間就會產生矛盾沖突。觀影的時候,我們就會被這種戲劇沖突所吸引,好奇:“到底最后結果如何?”
這樣的故事,屬于科幻故事,是幻想故事。
在校園故事里,大家都在一個學校上學。學生和老師,沒有“正派”和“反派”之分。那怎樣讓平淡的校園故事吸引讀者呢?最常見的一種辦法就是:制造人跟環(huán)境的沖突。轉校生來到一個嶄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要適應這里的生活,需要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在這一系列的沖突中,讀者就可以看到主人公的成長變化。
實際上,將主人公從熟悉的環(huán)境中帶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是許許多多故事慣用的敘事技巧,比如《愛麗絲漫游奇境》將主人公愛麗絲從熟悉的現實生活帶入了夢幻一般的童話世界;《綠野仙蹤》將主人公多羅茜從熟悉的大草原帶進了充滿魔法的奧茲國……這都是“將主人公置于陌生環(huán)境促其成長”的敘事模式。
小酷哥哥創(chuàng)意課堂
生活里,你肯定去過許多地方。許多地方是你第一次去。比如第一次去美術館,第一次去圖書館,第一次去北京……
生活中,你也肯定做了許多事情。這些事情是你第一次做。比如第一次踩西瓜皮,第一次受到老師批評,第一次遲到……
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次”,讓我們的視野變得越來越開闊,讓我們的經歷變得越來越豐富,這就是成長。
回想曾經的種種經歷,你有沒有從中獲得成長?你的成長經驗或者教訓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