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明
張良,字子房,秦末漢初杰出的謀士,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兩千多年前,秦始皇一統(tǒng)中國后多次巡游天下。某一天,秦始皇的車隊來到一個叫作博浪沙的地方,突然一聲呼嘯,不知從哪里飛來一把巨大的鐵錘,把車隊中那輛豪華的馬車砸了個粉碎。那可是御駕!車隊驚慌失措,但是很快就恢復了平靜。原來被毀的只是迷惑刺客的副車,秦始皇并沒有坐在上面,被殺的只不過是一個替身。
秦始皇雖然沒死,但有人行刺皇帝的消息還是讓天下震驚,行刺的幕后主謀也跟著聲名遠播。他的名字叫作張良,出自戰(zhàn)國時的韓國名門,父親和爺爺都是韓國的丞相。因為秦滅韓國,所以張良散盡家財,一心想報國破家亡之仇。
博浪沙的刺殺行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幾年后秦始皇突然病逝,天下大亂,讓張良有了完成夙愿的機會。張良在戰(zhàn)亂中結(jié)識了劉邦,這個人雖然看上去粗俗不堪,卻和他聊得十分投機。應劉邦的邀請,張良答應協(xié)助他進攻秦國。
別看張良長得文文弱弱,無法帶兵在前線殺敵,但他出謀劃策的本事十分厲害,能決勝千里之外。
大亂之世,群雄逐鹿,有張良等人相助的劉邦脫穎而出,軍隊直逼秦的首都咸陽。咸陽的東南方有一座堅固的峣關(guān),這座關(guān)隘占據(jù)險要地勢,又有精兵鎮(zhèn)守,易守難攻。劉邦被之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打算派兩萬精兵,一鼓作氣拿下峣關(guān)。這時候張良站出來攔住了劉邦:敵人實力強勁,咱們不能輕舉妄動,我調(diào)查過守關(guān)將軍的出身背景,咱們也許能夠收買他。
于是劉邦按照張良的計策,沒有急于進攻,而是讓士兵在關(guān)隘附近的山嶺上大張旗鼓,假裝人多勢眾,同時派遣軍中最能言善辯的人,帶著財寶去見守關(guān)的將軍。一切果然如張良的預測,守關(guān)的將軍見錢眼開,不僅愿意投降,還主動請求帶領手下的秦兵幫助劉邦西進。
劉邦非常心動,卻又被張良攔了下來。張良告訴他,雖然這個將軍投降了,他手下秦兵可沒有答應,如果這些人中途反水,咱們麻煩就大了。不如趁他們?nèi)糊垷o首的時候收拾干凈。劉邦覺得張良的話有道理,劉邦軍隊順利打敗了守關(guān)秦兵,攻克峣關(guān)后,一路西進,迅速占領了咸陽。
打敗秦國之后,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并主導分封天下,劉邦因為被項羽忌憚、打壓,只被安排在偏遠的漢中地區(qū)。志在天下的劉邦雖然不服氣,可是礙于實力差距,只能勉強接受。
這一切都被張良看在眼里,當劉邦進入漢中后,他勸劉邦放火,把進出漢中的棧道燒毀。漢中地區(qū)四面環(huán)山,棧道是進出的重要線路,燒毀棧道,就表明劉邦無意走出漢中。不僅如此,張良還給項羽寫了一封信,說劉邦沒有東進的野心,而齊、梁兩地正圖謀造反。得知劉邦燒毀棧道,又收到張良的信,項羽果然放松了警惕。
趁著項羽麻痹大意的時候,劉邦出其不意地殺了出來,搶占關(guān)中地區(qū),展開了與項羽之間的楚漢之爭。
可惜好景不長,劉邦剛出關(guān)東進,就被西楚霸王項羽打得落花流水。劉邦沒了轍,正發(fā)愁的時候,又是張良站出來,幫他制定了一份戰(zhàn)略計劃:一是,對我方的韓信委以重任,讓其獨當一面;二是,策反項羽的大將英布;三是,聯(lián)絡擁軍數(shù)萬、對項羽不滿的彭越,整合這三股力量聯(lián)合攻擊項羽。
在張良富有遠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下,劉邦取得了楚漢戰(zhàn)爭的勝利,張良也成為了漢朝的開國功臣。民間傳說,張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一個奇怪的老人。
張良年輕時,曾經(jīng)在一座橋上遇到個奇怪的老人。這個怪老人故意把鞋掉到橋下,然后命令張良幫自己把鞋拿回來。碰到故意刁難自己的老人,張良很生氣,但是出于禮貌,還是撿起了鞋,又幫老人穿好。老人很滿意,囑咐張良五天后的黎明再來這里相見。張良這才意識到老人絕非凡人。
五天后的黎明,張良來到橋邊,發(fā)現(xiàn)老人已經(jīng)到了,但是老人非常生氣,埋怨張良遲到。于是老人轉(zhuǎn)身離開,讓張良五天后再來。五天之后,天還沒亮張良就趕到橋邊,結(jié)果還是比老人晚。老人又說,五天后你再來吧。就這樣又過了五天,張良干脆前一天半夜就來到橋邊。這一次,可算趕在了老人前面。老人非常滿意,送給了張良一本兵書。張良能夠想出那么多厲害的計策,正是因為學習了這本兵書。
這個傳說充滿了神話色彩,顯然是后人虛構(gòu),但這也足見大家對張良智慧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