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云爾
當(dāng)月亮升起來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座板栗園。內(nèi)心里,有一個聲音固執(zhí)地說:去看一看那座板栗園吧。同時,我的腳步不由自主地朝板栗園的方向走去。距離板栗園已經(jīng)咫尺之遙,可等我抬起頭來,迎接我的卻是一座亂墳崗。
我驚愕不已。為什么會這樣呢?那座板栗園去哪里了呢?我回答不了自己。確實是這樣,包括我,包括很多人,大家都不知道這座板栗園為什么消失了。它似乎是一夜之間消失了的。事實上,它的消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個過程像風(fēng)中揚起的沙子一樣,一點點地消散開來,正因為如此,導(dǎo)致很多人忽視了這種變化。等它徹底從視野里消失了,大家才猛然清醒過來。
板栗園就在村子附近,存在很久了,可是,我對板栗園的記憶卻是從六歲那年開始的。之前,我的記憶一片模糊,直到六歲了,記憶中的事物才漸漸清晰起來。我記得,當(dāng)六歲的我站在這片果園面前時,內(nèi)心激動萬分。這是一個擁有將近五十棵板栗樹的果園。規(guī)模算不上宏大,但留給我的第一印象,竟然是浩瀚無邊,仿佛一座神秘的大湖。當(dāng)時,我想,倘若在這個果園里漫游的話,我一定會迷失其中的。從六歲那年開始,我就嘗試著進入這片果園,卻一次次無功而返。板栗園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進入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片禁地。板栗園有專門的人員把守。尤其是秋天,當(dāng)果實成熟的時候,幾乎向所有的人關(guān)閉了進入其中的大門。然而,越是無法進入,我心中的渴望便越發(fā)強烈。我記得,我一次次跟父親爭吵,希望他能夠?qū)⑽規(guī)нM板栗園。在一個孩子眼里,父親總是無所不能的。父親一次次拒絕了我,潔身自好的他不想成為一個盜竊板栗的嫌疑犯,這是父親拒絕我的理由。
父親很迷惑,他不明白自己的孩子為什么對板栗園情有獨鐘。事實上,我也一直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如此固執(zhí)。直到有一天,我終于明白過來了。那是一個冬天的晚上,已經(jīng)三十歲的我蝸居在一個小縣城里,正是隆冬時節(jié),天氣冷得要命,我蜷縮在破舊的沙發(fā)上看電視。窗戶外面,不時傳來沙沙的聲音,那是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從天空中洋洋灑灑地飄落下來。這個時候,我們總是特別懷念除冬天之外的任何時光,哪怕是酷熱的夏季,在懷想之中也變成無限美好。就在這時,既害怕寒冷又百無聊賴的我調(diào)換了一個電視頻道,一個溫暖的畫面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那是一部與動物有關(guān)的電視紀錄片。時逢秋季,整個畫面都是秋天特有的金黃色彩,那成片的茂密樹林一望無際,微風(fēng)拂過,樹木們抖動著金黃色的、儼然金屬薄片一樣的葉子,發(fā)出陣陣喧嘩。
隨著鏡頭的推進,我看見了一群野豬,大大小小有十幾頭,在樹林里跑來跑去,那種快樂的樣子真是無以言表。接著,鏡頭轉(zhuǎn)換,將我?guī)У搅烁畹牡胤剑谝幻婢徯钡纳狡律?,靜靜地坐著兩頭熊,一大一小,看樣子,它們大概是母子,身體上覆蓋著厚厚的皮毛,憨態(tài)可掬的神情甚是惹人憐愛。我的心莫名地怦然跳動起來,眼睛眨也不眨地注視著畫面。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細節(jié)。這兩只熊大部分時光靜靜地坐著,目光眺望著遠方,嘴巴在輕輕地咂著,仿佛在咀嚼什么。直到過去了很久,嘴里的東西咀嚼完了,它們才伸出粗壯的、毛茸茸的手掌,從地上撿起什么東西放進嘴里。睜大眼睛,我終于看清楚了,它們剛剛撿起來的,是從頭頂?shù)臉涔诶锏袈湎聛淼睦踝印?/p>
我情不自禁地在內(nèi)心里發(fā)出感慨,那是多么會享受的兩只熊?。÷?lián)想到自己輾轉(zhuǎn)奔波的生活,我對它們羨慕之至。我在心里想,什么時候我也能像這兩只熊一樣享受一會兒安靜的時光呢?什么時候像它們那樣放下能夠放下的一切,眼里只有詩和遠方呢?但我轉(zhuǎn)而一想,如果沒有這片樹林,沒有這片樹林提供的果實,無論是哼哼唧唧的野豬群,還是山坡上這兩只安安靜靜的熊,它們的生活絕對是另外一個樣子。真的是要感謝這片樹林。對動物而言,樹林才是它們真實意義上的庇護神。
過了許久,一大一小兩只熊站立起來,它們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緩慢地離去了。很快,它們的身影就消失在畫面之外。整個山坡驟然之間變得空空蕩蕩。那些奔跑的野豬也不知什么時候消失了,偌大的整片山林驟然之間變得空空蕩蕩。電視上,這樣的畫面定格了大概有兩分鐘之久。我不知道制作這紀錄片的編導(dǎo)的真實意圖。我當(dāng)時所想的是,那兩只熊,還有那些野豬,它們都會回來的。這些樹林像一個溫暖的懷抱,時時刻刻等待著它們回來。事實上,有些動物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過。有些動物又回來了,卻再也找不到過去那片溫暖如初的樹林。想到這里,我驀然醒悟過來。我想到了前世與今生?;蛟S,我的前世就是一只熊吧,就像電視里面的那只和母親擠挨著坐在一起的小熊。有一天,我和母親離開了這片樹林。然后,我又告別了母親,獨自踏上了一條道路,去尋找那所謂的詩與遠方。多少年過去了,我一次次回頭眺望,可是,在視線盡頭,那片溫馨且安靜的樹林卻消失不見了。這時,我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或者說計劃。除了尋找給予我無盡誘惑的遠方之外,我還要尋找那片能讓我安靜下來的樹林。
我沒有理由地相信,板栗園就是我要尋找的那片樹林。而我,就是那只坐在山坡上吃著栗子的小熊,我離開了,現(xiàn)在又回來了?;蛟S是這個原因,當(dāng)我看見這片板栗園時,我便莫名地緊張與激動。那時,我還只有六歲,我還找不到使自己緊張與激動的原因。然而,在這個下雪的寒冷的冬夜,一個簡短的電視鏡頭卻幫迷茫之中的我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
看完這個紀錄片之后,我心里產(chǎn)生了一個強烈的念想。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走進板栗樹林里去,找一個地方,安靜地坐下來,餓了,就吃身邊隨處可見的栗子。我渴望著這份恬靜的時光。不知多少次,我沉浸在幻想帶給我的安然之中,卻全然忘記了板栗園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這個事實。
那座板栗園去哪里了呢?我回答不了。確實是這樣,包括我,包括很多人,大家都不知道這座板栗園為什么消失了。它似乎是一夜之間消失了的。事實上,它的消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仔細想來,我讀初中的時候,板栗園就已經(jīng)荒廢了。那個守護果園的男人不再忠于職守,村子里的大人和小孩都可以隨便進出。我一定進去過的。當(dāng)我進入到這個破敗的果園中時,直覺告訴我,這并不是我要尋找的那片樹林。保留在我腦海里的,依然是六歲那年的那座板栗園。那是一個神秘的大湖,浩瀚無邊。然而,這樣一座大湖一樣的板栗園卻從我們眼前消失了。它消失在人們的斧頭之下。板栗園是屬于集體的,這意味著每一個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意味著每一個人都可以將它據(jù)為己有。糟蹋與毀滅,成了大多數(shù)人體現(xiàn)自己權(quán)利的方式。正是這個原因,板栗園的板栗樹一天天減少,像風(fēng)中揚起的沙,緩慢飄散,最后,蕩然無存……
當(dāng)月亮升起來的時候,森林里,那么多的小獸找到了棲息之所,將它們疲憊的身軀躺倒在宛如溫暖懷抱的洞穴里。這時,我心存幻想,一次次朝板栗園的方向走去,卻一次次無功而返,恍惚中,我聽見內(nèi)心深處的那只小熊在不停地哭泣。我無所適從。我所能做的,僅僅是用雙手將自己的身體抱緊,就像一個怕冷的人所做的那樣。我用這個方式來安慰那只小熊,同時,溫暖自己。
發(fā)稿/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