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軒
北方的嚴冬,漫天飛雪,一個男孩兒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雪地里,雪沒過了他的小腿。前方,一縷青煙飄在院子上空,牽出他的思緒。
八年前,四歲的男孩兒就與院子依依惜別,隨父母到了杭州。爸爸工作忙碌,有時即使春節(jié)也無法回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多少次,這院子浮現(xiàn)在男孩兒夢里,喚他歸來。此刻,它就在男孩兒眼前!
“奶奶——”男孩兒努力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一把推開了大門。
空曠的院子里,跳躍著一抹紅光。飛雪中,一位老人正坐在地鍋前,戴著手套,拿著一根又長又粗的燒火棍,在爐膛里撥弄著。木柴熊熊燃燒,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柴被燒得黑里透紅、紅里透黃,有的甚至變了形。這火光融化了四周厚厚的積雪,如同冬日暖陽。
鍋里煮著餃子,個個晶瑩剔透,又大又飽滿,讓人垂涎。這就是男孩兒朝思暮想的味兒??!不知道為什么,男孩兒每次在杭州吃餃子,總感覺皮厚肉少,寡淡無味,記憶深處似乎總有什么撩撥著他,可惜閃念偏偏抓不住。
男孩兒跑過去,用手拍掉老人肩膀上的雪:“奶奶,大雪天怎么在院子里煮飯哪?屋里有空調(diào),有煤氣,多好哇!”
聽著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奶奶身子一顫,急忙轉(zhuǎn)身,看到身后的男孩兒,驚喜交加?!皢眩@不是軒軒嗎?你可算回來了!”奶奶忙不迭地拉著男孩兒坐在地鍋前的矮凳上,“知道你要回來,我就把這‘老古董搬出來了??熳驴究净?!”
爐膛里跳躍的火苗,鍋里蒸騰的熱氣,奶奶忙碌的身影,又一次把少年的思緒拉向遠方,童年時代的畫面如電影般回放。
每當奶奶開始在地鍋旁忙碌,男孩兒和堂哥堂姐們就眼巴巴地等著。地鍋里有時蒸著新挖的地瓜,有時煮著奶奶親手包的餃子,偶爾還會燜著誘人的雞肉。一看到奶奶掀開鍋蓋,孩子們就像一群“惡狼”一樣撲上去,左手一塊右手一塊,顧不上燙嘴,一通狼吞虎咽。奶奶在一旁哭笑不得:“你們這幾個小饞貓,洗手了嗎?小心燙到!”聲音里滿是寵溺,眼睛里全是笑意。
想到這些,男孩兒的嘴角不由得上揚。他接過燒火棍,聽奶奶嘮叨著家長里短:“隔壁二哥,老跟你翻跟頭那個,記得不?都過來問幾遍了,問你到底哪天回來……”
奶奶的故事戛然而止。
“哎呀,怎么塞這么多柴?”原來,男孩兒沉浸在往事中,不知不覺往爐膛里添多了柴。
話音未落,奶奶快速地把手伸進爐膛,抽出一把柴,扔進積雪中。燃燒的木柴驟然受冷,在積雪中冒著縷縷青煙,在嗞嗞的響聲中慢慢熄滅。
看著一旁驚呆了的男孩兒,奶奶不緊不慢地說:“只顧著說話了,這柴都快要溢出來了。你呀,從小就愛吃小火煮的嫩餃子,煮老了,你可就不愛吃了?!蹦棠踢呎f邊熟練地撈著鍋里的餃子。
突然,男孩兒瞥到奶奶爬滿皺紋的手上紅了一片,著急地問道:“奶奶,你剛才是不是被柴火燙到了?”奶奶把手在圍裙上蹭了幾下,一臉輕松地說:“沒事兒,沒事兒,奶奶這歲數(shù)哇,皮膚厚得很,這點兒火傷不到我的?!?/p>
男孩兒眼前模糊了起來,他透過地鍋上氤氳的熱氣,努力端詳著眼前的老人:布滿皺紋的臉龐,花白的雙鬢,傴僂的背影,都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唯一沒變的,就是那飽經(jīng)滄桑的臉上泛起的慈祥笑容。這笑容,男孩兒在搖搖晃晃學步時見過,在玩得不亦樂乎被奶奶投喂時見過,在隔著手機屏幕給奶奶炫耀獎狀時見過,在無數(shù)個迷離恍惚的思鄉(xiāng)夢里見過……
月有圓缺,卻可以“千里共嬋娟”;人生有離散,好在“遠望可以當歸”。無論你身在何處,親情永遠牽著你。一把火,就能溫暖你的心;一把柴,也能演繹出世間最美的風景。
(指導(dǎo)教師張燕)
精彩點擊
小作者用“煮餃子”穿起了一個關(guān)于親情的故事。細膩的動作和語言描寫、波折的人物內(nèi)心,還有真實鮮活的生活畫面,都體現(xiàn)著親情和愛。把回憶和現(xiàn)實安排得如此巧妙也足見小作者的寫作功底。生活中的某件事、某個細節(jié)都可能成為很好的作文題材。
(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