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鐘
說起工作履歷,我可謂“老干部”了。
從五歲始,我就“參加工作”了。
五歲時,我就得在大人的支使下,學(xué)著起火做飯,尤其是燒柴“把灶火”。
我們村家家戶戶用的柴火,大部分是從村后山撿來的“相思樹”落葉,一條一條或一團(tuán)一團(tuán)的,看上去像曬干的面線一樣,作為火引和主要燃料相當(dāng)好用,一點就著。老家村子背靠幾座連綿的小山。小山也是我們的“柴火庫”。為了保證一周的柴火,我常常和母親在周末的時候上山“拾草”。“拾草”是一個綜合性的稱謂,其實就是到山上撿樹上掉下來的枯枝敗葉,有時也會把一些樹枝用鐮刀砍下,擺放折疊好,用繩子捆起來挑回家。那時候家里太窮,一年到頭買不了兩雙拖鞋,大伙兒穿的拖鞋清一色是人字拖鞋,常常是走著走著,上面的橡膠帶就脫了或斷了。這時,索性把拖鞋扔在草筐里,光著腳丫上山,久而久之,腳底磨出厚厚的一層皮,竟然不怕草叢中的小刺,在夏天烈日暴曬的山路上也能健步如飛。
把灶火時,首先搬一塊竹凳坐在灶膛前,抓一把干草塞進(jìn)灶孔里,再揀幾根枯枝,有的粗,有的細(xì),長一點的就用膝蓋頂住折斷,擱在干草和鍋底之間。
“ 嚓”的一聲,把點燃的火柴伸向干草?;稹按檀獭钡仨懼?,越燒越旺,很快把細(xì)樹枝點燃,同時烤熱,慢慢引燃粗樹枝。粗一點的樹枝往往沒那么容易一下子點燃,特別是像小孩子手臂一般粗的樹枝,搞不好就會半途熄火,冒出一股黑煙,把小孩子熏成小黑包公。所以,在粗樹枝沒有完全燒開的情況下,還必須小心翼翼地用一把1米左右長的鐵鉤子或者鐵鉗子,在粗樹枝和細(xì)樹枝之間隔出間隙,有時候也需要在細(xì)樹枝和枯草之間壓出一定的空間,這樣才能保證火不至于缺氧熄滅。
因為年齡尚小,難免因為操作不當(dāng)而中途滅了火,這時候有幾種補(bǔ)救措施:一個是用鐵鉤子把干草弄得蓬松一點,間隙更大一些,讓空氣流通起來,然后把嘴巴湊近灶膛口,用嘴巴對著火星吹氣,吹一次不行,那就兩次、三次,直到“噗”的一聲,火苗子重新躥起來。有時候是因為干草已經(jīng)沒了,樹枝還沒真正點燃,那就趕緊再抓一把送進(jìn)灶膛里,用吹火星或點火柴的辦法,重新燃火;再有的時候,樹枝其實已經(jīng)被燒紅,只是還沒躥出火苗,只需要用鐵鉤子把樹枝略挑起來,外面的空氣一進(jìn)去,瞬間就又自動燃燒了。
用多少樹枝和多粗的樹枝,用大火還是小火,跟做什么飯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
最常干的是燒開水,往往也就是接連用幾把干草,配合一小把細(xì)細(xì)的枯枝就能夠輕松搞定,如果燒的開水比較多,需要裝滿三四個熱水瓶,那就多幾把小枯枝才能搞定。起初,鍋里的水風(fēng)平浪靜,燒了大概10 分鐘,鍋里四周開始冒著小氣泡,這時,趕緊添一把柴火,水就沸騰起來了。
其次是煮地瓜湯,那就得先派出干草和細(xì)樹枝,用大火把水燒開;再把切好的地瓜輕輕地倒進(jìn)鍋里,用相對粗一點的樹枝,中火慢燒二三十分鐘,地瓜就會熟了,起鍋時香氣四溢,入口時香甜潤酥,吃后唇齒間依然留有余甘。
如果是做米飯、燉鴨湯、紅燒肉,那就得更加小心掌握火候。就拿做米飯來說,當(dāng)鍋里面的水沸騰的聲音傳來的時候,就得把旺火調(diào)成溫火,只讓幾根粗一點的樹枝在鍋底下保持中火狀態(tài),大約持續(xù)15 分鐘左右,鍋里面的蒸氣會把鍋蓋有規(guī)律地輕輕頂起,約莫再過10 分鐘,鍋蓋不再跳動,說明飯已經(jīng)煮熟,得及時把火熄滅,不然就會燒焦,粘鍋底。那個年代,地瓜就是惠安鄉(xiāng)下的主食,大部分人家常年吃的都是純地瓜湯,偶爾也會加少許米粒,那就算是改善生活了。記憶中,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有米飯和雞鴨魚肉。平時把灶火,有時候會把還沒有去皮的小地瓜扔幾個進(jìn)去灶膛里,埋在樹枝下面,一頓飯燒下來,地瓜也烤熟了,用鐵鉤子插出來或者用鐵鉗子夾出來,慢慢剝皮享用。
碰到“南風(fēng)天”的時候,灶臺旁邊的樹枝樹葉會有不同程度的濕潤,就連火柴盒也會略顯濕潤,火柴往往要劃動很多下才能起火,有時候把火柴盒兩邊的紙擦爛了還起不了火。好不容易起了火,趕緊用手捂住這“希望之火”小心翼翼地送到灶里去點樹葉,結(jié)果門口一陣微風(fēng)吹來,“希望之火”又滅了!好不容易再次點燃了樹葉,就得像呵護(hù)幼兒一樣捧在手心里,不讓它再次熄滅。
夏天“把灶火”相當(dāng)“烤”驗人,本來就非常燥熱,在灶膛前“烤”上個把小時,豆大的汗珠像瀑布一樣從前額、耳后根傾瀉而下,“唰唰唰”地灑在地板和手中的樹枝上,有時候滴在鐵鉤子上,還會“嗞嗞”作響。
飯煮熟了,趕緊一溜煙跑到后門通風(fēng)處呼吸新鮮空氣。這一頓飯把火下來,直熏得滿身滿臉煙灰,又加上衣衫破舊,活像從戰(zhàn)場逃出來的士兵。
冬天“把灶火”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
柴門外寒風(fēng)呼號,灶膛前溫暖如春。后來長大之后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美國總統(tǒng)冬天的時候招待貴賓,一左一右坐在壁爐前談事情的那股愜意,似曾相識,不禁抿嘴而笑,這不就是我童年的感覺嗎?
不知道到了哪一年,小煤爐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家家戶戶都有一個高度幾十厘米的小煤爐,蜂窩煤球七個孔的、九個孔的、十幾個孔的,堆在家里面,壘成了一座小山。那時候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給煤爐起火、換煤球。換煤球的時候,要把煤爐上一鍋開水先端下來。記憶中,常常不小心讓開水灑到地上,濺到腳掌,疼得趕緊把拖鞋踢掉,滿地亂跳;特別疼的時候,還要擠一點牙膏涂在傷痛處。換下的煤球灰,夾出來的時候往往還是原來的形狀,可以把它拿去門外或門內(nèi)掩蓋雞屎或鴨屎,用腳一踩,瞬間灰飛煙滅,然后再用掃把簸箕掃掉,幾乎不留痕跡。
不知道到了哪一年,煤氣灶興起,小煤爐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耳朵里面盡是“啪”“哧”的煤氣灶起火的聲音。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